湖南星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省长沙市 4101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道路建设投入力度的加大,参与道路施工的企业也在不断增多,企业间的竞争持续加剧。高产值低效益,甚至没有效益的状况仍在困扰着一部分企业,这在道路施工企业中表现尤为明显。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只有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努力降低施工成本,增加效益。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成本;控制
1 道路施工成本影响因素
1.1 参与施工的人员职业素质不高
在道路施工中,参与施工的人员是主体,主要包括三部分,即施工人员、施工技术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施工人员是否已经掌握专业知识,对于施工质量是否具有较高的重视程度,对于工程是否存在责任意识等等都决定了道路施工水平。如果施工人员不具备较高的职业综合素质,就无法从工程实际出发理解相关的规范,对于新的施工技术不能快速接受,不能及时掌握新方法,甚至不按照安全管理制度展开施工。在道路施工的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不能将施工人员的积极意识调动起来,不能对施工技术人员实施现场技术指导,使得道路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1.2 没有合理使用施工材料
道路施工的过程中,对于工程质量起到决定性因素的材料。如果没有合理使用施工材料,就会导致施工质量问题,加大施工成本。具体而言,在选择施工材料的时候,没有选择合适的材料,导致道路施工中存在开裂的问题,由此造成质量问题。在储存施工材料的时候由于没有采取合适的方式,导致施工材料不能很好地发挥其性能,与施工规范不符合,不能满足施工材料性能指标;购进施工材料的时候没有采取科学有效的资金控制措施,没有选择合适的途径,或者采购人员没有认真履行职责,引起工程的返工,必然会造成大量资金浪费,而且施工材料质量无法保证,这必然会影响施工预算,引起成本的大幅度增加。
1.3企业成本管理手段落后
在早期,我国的成本管理都是由人工完成数据统计,尤其是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对数据进行记载时,大部分都采用高端仪器进行。由于管理手段的落后,使得大部分的企业成本管理费用占用了大量资金,严重影响到了企业的长远发展。而现在的企业大多数都没有意识到这一方面,他们还沉浸在传统的管理手段中,忽略了现代科技所能带给企业的巨大利益。这一落后思想造成了施工过程中成本管理方面资源的浪费和财务的不必要花费,而这些却促成了企业施工成本过高。同时,企业的工作人员和工作部门对现代化科技手段的忽略也造成了企业成本的增加。比如企业某些建筑原料可以用现代科技手段原料所替代,而且可以更加减少成本,而企业内部对于现代科技知识手段的缺乏就会造成这一机会的缺失,以至于在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2 道路施工成本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2.1 科学合理编制标后预算,制定企业目标成本
标后预算是控制项目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的一项重要手段,它有效避免了传统成本管理依靠事后工程决算所带来的数据滞后性的弊端,最大限度克服了成本一旦反映在账面上失控已是既成事实的现象。合理编制标后预算,把标后预算作为成本管理控制与经济责任考核的依据。道路施工项目中标后,应及时根据工程量清单,施工图和施工方案对项目成本进行细化测算,测算每道工序应消耗的时间、投入的劳力、材料、机械等生产要素,进行成本倒逼,要求项目达到具体多少利润,制定目标成本,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依据优化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客观、公正、合理地确定每道工序的数量单价和该项目的目标成本,这样就能更好地组织施工并有效进行成本控制。目标成本的制定,是成本的事先控制。因为在制定目标成本的过程中,已经排除了各种不利因素,选择了最佳方案。目标成本确定了,目标利润确定也就相应确定了。
2.2 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实施全过程成本控制
2.2.1 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
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的重点是做好施工组织设计、施工预算和合同风险分析。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使经济与技术相结合,合理安排施工方案,这是在施工生产中使成本耗费保持低水平最关键的环节,是治本之举。编制施工预算不是单纯地套用施工定额,更重要的是考虑各种技术措施和降低成本措施,使施工预算真正起到指导施工,控制成本,提高效益的作用。分析合同风险就是针对具体的项目合同,应结合市场多变的情况提前进行风险分析,分析是否能够盈利,如果发生意外情况,怎么保障项目的利润;是否能够按期完工,能够自由安排的工期有多少;工程质量要求多高,自身能否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合理利润的情况下完成整个项目的施工等等。
2.2.2 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施工中的成本控制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对影响施工项目承包的各种因素加强管理,并采用各种有效措施,将施工中实际发生的各种消耗和支出严格控制在成本计划范围内,分析研究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减少直至消除施工中的损失浪费现象。由于施工生产过程既是工程实体形成过程,也是生产资料耗费过程,所以是成本控制的重点,这时的成本控制主要是对成本耗费是否偏离预算值和能否达到预定目标成本所进行的日常成本控制。
2.2.3 施工后期的成本控制
施工后期的成本控制是指工程实体已经形成到竣工验收阶段。这一阶段项目有关工程合同、材料机械部门必须积极配合决算部门,将有关资料汇总、核实交至决算部门,决算部门将预算、材料机械实耗清单、人工费发生额进行分析、比较,查寻决算的漏项,以确保决算的真实性。同时工程计量结算部门要与发包方积极沟通,将合同中的暂定金等机动项目,施工工程中的变更、索赔等作为增加收入,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内容。
2.3 提高机械使用效率,降低机械费用支出
机械使用费的控制以机械设备管理部门为中心。一是实行单机单车核算,把费用控制落实到每一台施工机械及其机驾人员,机械使用中所完成的工程量、工时、领用油料,维修备用材料等都一一登记在机械作业任务单和施工机械动转记录单内,以备月终核算。二是要采用新技术,新装备,提高劳动生产率,淘汰设备性能差,无使用价值或使用价值小的老化、状况差的机械设备,以避免不必要的费用支出。三是合理统筹安排机械使用计划,避免设备闲置窝工,提高机械设备使用效率。四是合理确定自有机械和租入机械的比例,在施工过程中也没有必要全部使用自有机械设备,特别是在自有机械设备性能较差、完好率较低的情况下租入社会上闲置的机械设备,不但可以加快施工进度,而且能够有效降低施工成本。
3结语
市政道路施工建设中的成本管理工作与整个项目的质量、安全和经济效益息息相关,针对影响市政道路施工建设成本管理的因素,需要从整体层面出发,加强对市政道路施工建设各个环节的管理和把控,合理安排每天的作业人数和机械使用台数,严禁材料的无端铺张浪费,严格控制各项支出,提升施工质量和安全,加强成本意识,将成本管理贯彻落实到施工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从而保障市政道路施工项目安全、有序地开展,有效控制施工成本,增加企业效益,推进施工建设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苏丹.道路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研究[J].四川水泥,2018(09):35.
[2]史磊.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1):172.
[3]周波.道路工程项目管理成本控制的研究[J].中国高新区,2018(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