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城科泽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江西分公司 330038;2上饶市广信区自然资源局 334114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快,对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进一步提升城乡建设水平,提高城乡规划质量,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深入了解当前土地管理现状,重视土地资源规划管理,提升土地资源管理效率,确保规划工作落到实处。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城乡规划;城市建设;土地管理
1.前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的重要性被普遍认同,并在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对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国家组建自然资源系统就是为了统一领导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推进“多规合一”,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强化用途管制,改变原来的城规、土规存在着脱节的情况。那么在国土空间规划系统未完全建立的过渡期间,不同地区应当结合区域实际情况,优化城乡规划体系,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保障城乡建设的顺利进行;优化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管理机制,创设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2.土地管理在城乡建设中的地位
土地是城乡规划各项工作的基础,是社会发展中备受关注的内容。在城乡规划建设中,土地利用的恰当与合理,直接关系到城乡规划建设的效率以及社会群众的自身利益,属于城乡规划建设的发展衡量指标。与此同时,土地管理还可以为城乡规划建设提供良好的保证,创设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重视城乡规划建设,势必要提升土地资源利用实效,确保二者统筹发展。
3.土地管理与城乡规划建设的关系
城乡规划是城乡建设工作开展的首要环节,是对整个城乡各项建设工作的总体安排,关系到城乡建设的发展水平,城乡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切身利益,是城乡建设的重要衡量指标。土地则是城乡规划蓝图落地的核心要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对城市所在区域内的全部土地作出的统筹安排,是土地管理工作的基础。因此,在合理配置土地的前提下,可以按照城乡规划建设的需求进行有效协调,从整体情况着手,明确城市用地与乡村地的之间的关联性,树立起对应的价值观念。土地管理与城乡规划建设之间的和谐关系,有利于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4.土地管理与城乡规划建设不足之处
4.1城乡规划发展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在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为了扩大城市规模的“摊大饼”式发展,注重开发“增量”,导致城市的用地成片蔓延。土地的开发承载能力直接被提升,大片自然生态空间,优良耕地,甚至永久基本农田被占用或不断外移,很容易导致土地资源利用的不合理,生态、农业空间被挤占。现阶段城乡规划的一些制度在“多规合一”的规划管理制度环境下有待调整、完善。如果没有建立城乡规划建设及土地资源管理的协同发展的思维方式,就会使城乡规划建设缺乏制度及理论支持,进而造成土地资源浪费严重,不利于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建设与发展,不利于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4.2土地资源管理效率不高,程序相对复杂
在土地管理与城乡规划建设中,土地资源管理是繁琐的过程,土地资源的投入生产建设,需要通过一套完整的流程,如农用地转报批就需经过如下程序:按照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分批次拟定农用地转用方案,编制补充耕地方案和征收土地方案。编制建设用地呈报说明书,经同级政府审核同意后,逐级上报有批准权的机关批准。
如果涉及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不仅要编制永久基本农田补划方案,按照“数量不减、质量不降、布局稳定”的要求开展补划,还要邀请专家研究论证通过后,呈报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的有关部门审批。
用地审批程序需逐级上报审批,审批时间长,经常出现项目坐等用地的现象,不利于企业及时投入生产运营,特别是国家政策扶持、限时扶助的产业,或者是对于生产时效性强的产品的企业,错过窗口期,贻误商机,致使打击投资者积极性,不利于企业扩大再生产和转型升级发展。
5.土地管理与城乡规划建设发展举措
5.1重视村庄规划
在城乡规划与土地管理过程中,需要确保乡村振兴工作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得到一一落地,通过村庄规划落实土地总体规划以及年度计划,实施村庄闲置用地综合整治,推进宅基地改革,构建协调农村用地之间的联系,确保农村用地布局结构适当优化调整,预留乡村振兴发展用地。其中,农村土地用地总量控制应当被落实,根据年度计划及村庄总体规划来处理农村用地的建设发展问题,同时处理好村镇建设与总体规划之间的关系。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以农村土地资源要素为切入点,突出村庄规划的引领作用,遵循农民的自身意愿,促进农村规划建设工作的持续性进步。
5.2规范土地管理工作
在土地规划与管理过程中,需要统筹安排城乡发展建设空间布局,增强土地的开发利用效率,规范土地管理,完善土地监督体系机制,坚持严控总量、优化结构原则,构建科学发展新机制,充分开发土地潜能,将农村地区的闲置用地充分的利用起来,依法征地、用地,确保农田用地不被侵占,保障耕地面积不减少、土地品质不下降。同时,做好与当地居民和政府的沟通,向当地居民宣传城乡规划建设价值,征求各方面人士意见,考虑效益收入的合规性、土地用途与城乡空间分布的适应性,保证城乡规划建设的顺利进行。
5.3树立正确的土地档案管理观念
在国家土地资源监管中,土地资源的管控变得更加更加科学以及数字化,此时土地信息档案管理工作也需要跟进时代,利用现代化管理理念明确土地档案的重要性,迎合时代发展趋势。土地档案管理工作的宗旨是服务于不同时期社会,土地管理档案建立的目标不仅仅是为方便快速查阅查找,更是为以现代化的技术为依托,更好的妥善的保存土地资源利用得全过程,以实现高效的为社会经济发展做服务。同时这也是适应土地管理现代化的需要,国家对土地管理建设需求的不断变化,要求其转向信息化数字化方向,用现代管理的理念认识土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6.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国家越来越重视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工作。为进一步提升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发展的质量,着力助推乡村振兴工作,要重视村庄规划;统筹安排城乡发展建设空间布局,增强土地的开发利用效率,规范土地管理工作;树立正确的土地档案管理观念。实现城乡规划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提高地区土地资源利用价值,使得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实施,并为乡村地区振兴,城乡统筹发展,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做保障。
参考文献:
[1]毛远明.浅谈我国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的相互影响[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5(10):290-290.
[2]胡向东.浅析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J].区域治理,2018(24):120.
[3]王小花.浅析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J].精品,2018,000(009):P.120-121.
[4]高小松.浅析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000(019):4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