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 310000
摘要:大规模城中村改造之后,以拆迁换来的城市空间释放,促进了新的城市建设与发展,但原有的城市痕迹也随之消逝。作者认为历史留给城市的痕迹是难能可贵的,应该通过塑造场所精神的方式保留下来,政府、开发商以及规划建造师们应该积极探求出路,解决好政策、资金、运营和设计等问题。
关键词:场所;精神;城中村;出路
正文:
寻求历史的场所
场所能够也应该满足我们的日常需要:需要向外眺望时,就应该有一扇窗户;双手被占用时,就应该有一个台子来放行李;当都市人经历了无止境地竞争和压抑后,就应该有一个场所能放逐疲惫、洗涤心灵……
一、都市人寻求历史的故事
杭州不算国际化大都市,但是当杭州人尤其是我们这些杭州城市建设前线的工作者有机会走进周庄、同里、锦溪这样的古镇时,感触依然是非常多的:
文化的碎片,历史的记忆,隐藏在我们记忆的深处已经太久,在习惯城市的喧嚣、霓虹的炫耀后,突然置身于古镇的苍老中,我们的双眼会忍不住贪婪地凝视着古镇的角角落落。我们在读,读每一块砖后沉重的沧桑,读它上面记载的无数被遗忘的故事。当染红的指甲滑过斑驳的墙桓,当高跟鞋敲打岁月磨平的青石板,这一切强烈的反差却能让我们平静、放松、舒适,愿意就那么一直放松下去、慵懒下去,最好永远都不再回到都市面对堆积如山的案头。
这是一种奇妙的感觉,无论是在哪个陌生的小镇,只要是都市人都会有。在这里所有的活动都是自主的,与现代都市的压抑、躁动完全不同。因为,从婴儿时代起,这种历史所创造的熟悉感觉,就已经开始在我们的血液中流淌……
都市人渴望在累的时候、倦的时候、厌的时候,能有这么个场所放逐疲惫、洗涤心灵,所以,应该提供这个场所。而这个历史的场所如果能在现代都市中找到,那对城市居民——城市经济创造者,城市文化传承者,城市环境建设者——而言,是难能可贵的。
随着杭州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大规模的城中村改造之后换来城市空间的释放,新的城市片区一个个拔地而起,现代、高效,但很少能找到改造之前的历史痕迹,我们不禁提出这样一个设想:城中村有没有可能成为都市人所向往的 “历史的场所”,替代长途跋涉才能到达的那个“周庄、同里”呢?
二、重塑城中村的场所精神
城中村的改造是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所不可避免的,她的改造不仅意味着搬迁和翻建,而且意味着产权的重新界定和村落社会关系网络的重组。一个有着深层社会网络联结的村落乡土社会,其终结问题终究不是城市化就能解决的。这是一个痛苦之旅,不仅充斥着广大农民同胞们巨变的失落,也伴随着乡土文化的消逝。
也许,有人说,城中村能有什么历史、什么文化去担负“历史的场所”这个重任?而恰恰是在那里,人与人之间密切融洽的关系令人折服,人们的生活反映了最素朴的社会哲学。都市人刻意追求的宁静、悠远和烟火气不正是如此吗?香港搞重建,很强调要做社会影响的评估,尽量保证重建后社区网络的完整,正是对乡土文化的尊重和利用。改造城中村如果能保留这份难得的情谊,不仅是对农民朋友的慰藉,也是城乡完美融合的纽带。
在这里,规划师们应该下下苦功,根据杭州的实际情况,好好研究一下不同区域城中村所存在的别具特色的文化碎片,以及哪些碎片是有价值的、可以拼接的。在建筑师、景观师的很好参与下,挑选出有改造价值的村落,将乡土文化做为精神寄托,将文化碎片作为骨架,根据城中村的实际情况,进行方案论证:部分拆迁,部分改造,部分保留,部分新建,从而重组一个城市中完美的历史场所,以弥补原本不堪的城中村给城市带来的遗憾,让这个重生的场所为都市人提供一个喘息的空间。
上海新天地正是场所改造的典范:她的前身是上海近代建筑的标志之一——破旧的上海石库门居住区。石库门是上海的一个不老的话题,有着深深的历史烙印,她可以说是上海流金岁月的见证。在经过多年风雨的洗礼后,石库门建筑早已变得破旧不堪,成为令人担忧的场所。为了重现昔日的石库门韵味,设计师将一部分保留价值相对较低的弄堂规划成为休闲步行通道,对其余保留部分则按照当年的图例进行了修建。现在,留存下来的弄堂、石库门的门框、门楣以及屋顶上的晒台都和当时的一模一样,甚至连石库门上的绿色青苔、枯萎之后重又新生的小草都被很好的保存了下来。所以新天地里有一种深厚的历史感。漫步新天地,你会感觉到旧上海的风情随时缠绕着你,而各个餐厅酒吧画廊内的现代装饰却丝毫无法削弱这种风情。
本地人喜欢石库门,因为透过石库门,能感受到一种古老而绵长的氤氲气息,那是属于上海的特质;老外们欣赏石库门,因为石库门里有他们未曾体会过的新鲜触觉,这是一种摩登;海外华侨寻觅石库门,那是因为他们在看到那一片片青色的砖木墙壁和拱型大门,就能勾起许多幼儿时的苦涩和甜蜜……
改建后的石库门已然成为上海时尚生活、文化、餐饮、娱乐、购物的焦点,确切地将新旧融合转化为无限商机,实践了「昨天、明天,相会在今天」的场所。
三、寻找城中村改造的出路
诚然,以规划师、建筑师、景观师的智慧要重塑一个现代的历史场所并不难,但要彻底改造城中村,仅有他们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在这里,存在政府、农民、房产商三方利益的博弈。村民们的要求是在改造中保护他们的租金收益或对损失的租金收益给予补偿,房产商的要求是在改造中至少获得平均收益,而政府的希求则是避免财政压力和保证市场、社会的稳定。在这种情况下,真正的难点在于改造的资金从哪里来?
采取 “历史的场所”这种模式,通过竞争的途径进行产权重新界定,资金的压力能得以适当的缓解。在遵守场所秩序的前提下,原有小部分建筑质量相对较高能得以保留或经过改造后能得以保留的“农居”,其原有产权持有者有权重持或者放弃,这一小部分产权重持的农民将在运营者的指导下承担起重构场所精神的重任;大部分完全拆迁重建后,与保留“农居”一起被赋予新的城市功能使命,由运营者进行全新的诠释;政府给予村民及房地产商不同幅度的政策鼓励,推动他们的积极参与,并利用出让回收的资金用于拆迁村民的异地安置。
通过这种方式,希望能为农民朋友提供一个保存世代传承的乐土的机会,也希望能为城中村改造提供一个很好的出路。获得新生的城中村将会是杭州的一种特色文化,在那里,已经是居民的村民们以他们特有的质朴为都市人提供一个独特的历史场所;在那里,得以彻底放松的都市人找到了一个值得流连、值得依恋的场所;在那里,城市化正悄悄地改变着村民们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