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22010619871026XXXX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66
摘要:现今,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普及,对制造业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技术条件。以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为载体,加强智能制造对机电一体化技术运用,将有助于更好填补智能制造技术的空白,提高智能制造技术应用水平,使智能制造技术能从技术创新角度,为制造行业及科技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进一步弥补智能制造技术发展不足,为智能制造技术更好地满足多元化技术应用发展需求夯实基础。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制造;运用
1导言
在智能制造中融合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结合制造业和多种先进技术,有利于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益。因此,企业需要注重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运用,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合理选择技术工艺,提高整体生产效率,降低人为操作的失误率,顺利开展整体生产流程,保障企业生产的综合效益,最终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机电一体化技术现状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我国科学技术中重要的一部分,并且在多个领域被广泛应用。传统的制造业和制造模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而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逐渐衍生出了智能制造产业,解决了人力生产和制造模式的问题,显著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率。运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促进我国工业可持续发展。我国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初期只是结合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会因为技术方面的不足而影响设备智能化水平,不利于发挥机电一体化制造生产的效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在生产过程中运用微处理模式,在自动化领域中建立机电一体化新的发展模式,为其后续发展提供动力,同时不断纳入智能技术和信息技术,促进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实现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发展,需要综合运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这也是我国制造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机电一体化技术具有较多优势,因此未来会在更多生产领域中广泛运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提升我国工业生产的综合效益。
3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特点
3.1结构最优化
为了有效控制传统机械产品,需要在相应的机械产品中加入机电机构;为了实现系统变速控制,需要将变速箱加入机电系统中。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变频调速电子设备逐渐淘汰了人工操作控制,转而运用计算机软件控制模式。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运用电子技术和机械技术以及计算机软件等,进一步优化了机械产品整个结构。
3.2系统智能化
在运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过程中,可以智能化控制系统,规划管理生产脉络。近年来,我国不断提高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化水平,逐渐改变了传统生产方式的不足,降低了人力投入量。运用智能化控制系统统一调控系统和程序,可以发挥多种自动化功能的作用,如可以实现信息处理和自动化检测以及故障诊断等。运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工作人员在系统中输入工作指令,即可自动化操控工作程序,节约人力。如果系统发生风险故障,可以提出针对性的故障处理措施,同时可以实现保护系统的预警功能,帮助管理人员明确系统运行情况,保障系统运行的安全性,降低生产工作的危险性,实现工业生产稳定性。
3.3交换优势
对比传统生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具有显著的灵敏度和控制性能,可以高效处理数据。在智能制造中运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高效处理数据,安全地交换信息数据。发挥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交换优势,可以解决技术困难,提高制造信息处理效率,避免因为信息交换而导致系统瘫痪,保障数据完整性,同时可以维护系统运行的安全。
4智能制造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4.1传感技术的应用
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中最为核心的技术构成即为传感技术,传感技术在智能制造中应用时主要是可以通过提高智能制造灵敏性、建立传感网络系统的方法,减少传感信号受到外界影响的概率。如果直接将传感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结合应用,传感信号就可能会对智能设备造成干扰,故就应当应用传感网络系统,采用更多的光纤电缆确保传感技术的灵敏性与准确性,从而为智能制造提供更多的应用优势。
4.2数控技术的应用
数控技术是机械制造生产过程中所应用的基础性技术之一,这一技术也同样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构成内容之一,数字控制技术相比较于一般的人工操作而言,其可以实现机械制造精准度的跨越式发展,这就使得精尖机械设备的生产成为了可能。数控技术的另一项应用优势就在于其可以同时满足大批量机械设备的生产要求,并且可以实现24小时作业,其所产生的生产效率优势是人类所无法比拟的。但数控技术的操作同样对于智能化和自动化操作的要求很高,在当前智能制造与机械一体化技术结合发展的现实环境下,数控技术也一并开始应用智能控制系统。在数控技术中应用智能控制系统主要是采用“CPU+总线”的设计模式,实现数控生产的三维仿真模拟,从而促进数控生产技术的水平进一步提升。
4.3自动生产线的应用
传统的人工生产线不仅在生产效率上存在着上限限制,人工作业是无法实现零失误操作和24小时运作的,故其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生产效率是无法比拟的,除此之外,人工机械生产线上出现安全生产事故的情况也比较多,这也对工人的生产安全性保证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机电一体化技术中的自动生产线技术使得人工生产力被完全解放,不仅促进了机械生产的整体升级,也使得机械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同步提升。在智能制造中应用自动生产线技术,主要是承接生产专家所下达的生产指令,由自动生产线输出实际的产品,从而为智能制造呈现产品结果。除了实现机械生产的自动化外,自动生产线还为智能制造提供了一体化管理的可能,多条自动生产线的协作工作可以通过智能制造系统进行统一管理,从而完成不同的机械生产需求,促进智能制造实施的可行性水平进一步提升。
4.4智能机器人的应用
智能机器人在我国机械生产企业中的应用相比较于自动化生产线而言并没有那么普及,但其以其更为灵活、多样的生产能力势必会成为未来机械生产及工业生产的发展趋势。常规的机电一体化生产技术作业主要是对工业生产的设备提供技术支持,使得计算机信息控制信号转化为具体生产成果,而将机电一体化技术与智能制造技术结合后,其就可以实现对智能产品如工业智能机器人的制造,从而不断的研发和制造对应的智能机器人产品。现代工业生产的实践已经证明,智能机器人的应用相比于一般的工业生产设备而言,可以满足高危、极端环境下的工业生产与技术操作需求,并且可以完成比自动生产线等常规机电一体化技术设备更为复杂的生产操作。工业智能机器人作为多种即成技术的集合应用体,其技术价值相比于单一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或智能制造技术也要更为优秀。
5结语
综上所述,机电一体化在智能制造技术中的运用,涉及机械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信号传输技术等多个领域,对提高智能制造技术应用能力具有一定帮助。由于机电一体化技术内容与智能制造技术具有一定互通性,技术应用难度相对较低,使智能制造技术可以基于对已经成熟机电一体化技术内容技术的迁移,实现智能制造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为智能制造技术未来信息化应用发展创造良好的时代机遇。
参考文献:
[1]郭凌岑.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探索[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2(11):3-4.
[2]杨建中.浅谈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9,50(21):260.
[3]南博.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实践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9,16(21):143-144.
[4]黄碧雯.智能制造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探析[J].产业科技创新,2019,1(30):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