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的“计划经济”思想与当代现实意义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高倩
[导读] 摘要: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经济灾难与长期的阶级对立,马克思与恩格斯在深入分析研究资产阶级经济运行方式之后,在批判性继承空想社会主义合理内容的基础上,构建了“计划经济”思想。
        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25000
        摘要: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经济灾难与长期的阶级对立,马克思与恩格斯在深入分析研究资产阶级经济运行方式之后,在批判性继承空想社会主义合理内容的基础上,构建了“计划经济”思想。这一理论超越了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是人类思想经济史上一次巨大的进步与飞跃。苏联与中国对这一经济理论进行了实践应用,但由于生产力水平与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基础未达到计划经济的高度,而导致了经济体制的僵化。发展经济在任何时期都是十分重要的事情,计划经济的创造性应用在当前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启示着我们正确处理计划经济中各部分因素的协调关系。
        关键词:计划经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市场经济
        一、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生产水平的提升与经济的迅速发展,欧洲很多国家率先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并且影响着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从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状态进入商品经济时期,在初期确实对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与社会的繁荣发展贡献了力量,但随着生产资料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影响着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卡尔•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时,提出其作为一个整体,应分为生产、流通、分配与消费四个循环发展的环节,也是从之前社会形态的简单消费生产环节逐步过渡到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循环往复的经济发展状态。因此每一个环节间都是紧密联系的,其中一个环节有所差池,就会影响整个社会乃至全球的经济运行状态,轻则造成经济发展滞后,重则导致部分国家或全球灾难性的经济危机。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的深入发展,这四个环节之间的不协调性却越来越明显。首先表现在生产领域之中,由于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性质,使得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迅速对立起来。一方面,工人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且不能占有生产资料和产品,只能获得微薄的薪水补贴家用,但付出再多也无法改变贫穷的现状;另一方面,个人此前拥有的生产资料被资本家通过多种手段夺取,无法再依据旧的私有财产创造新的财富。因此马克思在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时,提出了资本主义所存在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长期存在无法彻底解决的冲突。此外,资本家为了创造出更多的利润财富,加大生产力度与对工人的剥削,生产出性能、质量与数量更优的产品。但由于工人的工资在这一过程中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因此商品的购买力还始终与工资相称。这就导致了产能的严重过剩,而且尽管价值提高但价格却与普通人群不相符合,也就使得有效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商品在市场上不能进行正常的流通,很多企业也会因此而走上破产的边缘。在分配问题上,资本主义国家也意识到了阶级间的对立从而提出了生活保障福利制度。但这一举措只能解决表面问题,而无法根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内核问题。在资本主义相对应的自由市场中,政府无权干涉市场与企业的经济活动。但无限扩张的经济活动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分配方式,逐步扩大了社会间的贫富差距,不仅引起了工人阶级的不满,而且在很多时间内对社会的稳定也产生了消极影响。在资本主义国家,常常可以看到各类因为不满现状而引发的游行、示威、抗议活动。在生产与消费的严重失衡中,环境资源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利欲熏心的资本家常常为了一己私利而肆        意破坏与污染社会环境,而很多自然资源又没有办法再生,造成了严重的浪费问题。市场的无序竞争无疑要为资本主义经济所导致的严重经济危机而买单。因此,马克思与恩格斯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创造性的提出了“计划经济”思想。
        二、马恩计划经济思想的理论内核
        为了解决资本主义发展中时常产生的经济危机问题,马克思与恩格斯深刻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向与动态,并于十九世纪共同创立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理论。这一理论超越了当时的现实条件,是思想上一次巨大的飞跃。相较于空想社会主义者对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脑海的幻想之中来说,马克思与恩格斯二人批判性的继承了其中合理的价值观念并一步进行完善补充。在对市场经济和商品货币关系的经济问题上,空想社会主义者所给出的否定答案被马克思所创建的科学社会主义所吸收。但针对由此而引发的阶级矛盾与社会经济危机,马克思与恩格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并提出了合理的解决途径,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初期理论探析。最初在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弊端分析中,二人就提出了关于计划经济的一些观点与结论。其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两篇著作中就共产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提出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与计划经济两大方向。在经济政治学著作《资本论》中,马克思为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思想搭建了基本框架。首先公有制是建立在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共同劳动并平均分配产品的经济制度。计划经济则通常表述为“有计划的社会生产”,意为对社会上的各类资源和社会化生产进行“自觉地”、“有计划地”、“有组织”地分配。同时对不同职能与社会需要按照比例进行计划分配,最大程度地发挥社会资源与人力资本的用途并使得劳动时间得以节约,人们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完善与充实自我,进而整个社会得到全面发展。恩格斯曾指出:“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社会的生产无政府状态,就将让位于按照全社会和每个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的社会的有计划的调节。”1
        马克思与恩格斯计划经济思想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特别是资本增殖的逻辑推断中形成的。马克思首先提出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表现于资本主义社会时则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而计划经济思想的出现恰好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自发的、无计划的无政府状态下个体盲目生产的不足。他们站在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的立场上,立足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而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进行总结分析,针对无政府状态下的市场手段与企业力量进行抨击,提出了计划经济思想以平衡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
        三、计划经济思想的发展与实践运用
        理论究竟能否在现实的考验下立得住脚,需要大量的实践行为去考察。“计划”生成于人类在实践探索中的主观意识,在经济领域盛行已久。马克思与恩格斯中社会主义国家中倡导实行计划经济制度。而苏联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首当其冲的搞起了计划经济。在十月革命的战争非常时期之中,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推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尽可能的对所有产品的生产分配进行监督统计,实行全国范围经济生活的集中计划性管理,以应对物资紧缺和战时状态。这一举措来源于列宁的设想,“整个社会将成为一个管理处,成为一个劳动平等、报酬平等的工厂”,“全体公民都成了一个全民的、国家的‘辛迪加’的职员和工人。”2但这一观念明显与当时的生产条件与生产关系不符,因此在战争结束后没多久这一政策作废,列宁在重新反思了当下存在的经济问题后,为了尽快恢复发展经济又提出了新经济政策。但这一政策未得到斯大林的坚持。斯大林认为国家的强大离不开工业化的强有力保障,由此推行农村地区的农业集体化道路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在发展初期确实提高了苏联的工业化水平,并保证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的战时补给与战争胜利,促进了苏联在二战结束后实力与美国抗衡成为超级大国。但过紧过严的计划经济模式并不能长期保证苏联的稳定发展,这一政策违背了人民群众的主体性意愿且对于商品经济的高度排斥也造成了市场活力的缺失,最终导致了苏联在1991年解体的惨剧。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农工商业滞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民生活水平低下,收入无法得到保障因此也就缺乏基本的社会购买力。市场被资本主义工商业、外国在华商业资本以及黑心商人所控制,物价飞速上涨,商品供应也不是按照民生便利所设置,而是依据利益的大小而发放到市场,居民的消费受到了严重的阻碍。而且在1953年人口迅速增加,使得居民对日常生活用品的需求大大增多,但因受到当年自然灾害的影响,国家无法调配更多的粮食满足居民的消费需求因而供需矛盾日益激化。因此国家决定实行“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模式。最初从粮食部门开始,而后过渡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文革”时期,计划供应的内容数量达到了顶峰。但由于生产力水平未达到一定的高度,统购统销政策也由最初的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稳定市场物价与社会到后期的影响居民消费乃至经济发展落后。

在此期间,农民需要向城镇居民付出粮食等义务但却不享受计划供应的保障,因此长期以来引发了农民群体的不满。此外,对特权阶级的特殊供应等也越来越拉大了城乡间、地区间、群体间的差异。
        四、“计划经济”思想的当代现实意义
        (一)市场与宏观微观的协调性发展
        当前,经济发展所依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非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单一市场经济相同,还包括国家宏观调控与微观调控两部分。在论述有效经济体制时,李松岭在文章中谈到:“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和宏观调控有度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微观主体的活力是在有效市场机制的激励下激发出来的,宏观调控有度能使市场机制运行有效,三者既相联系又有区别,有机结合成为有效经济体制。”3作为国家管理经济的重要职能,宏观调控包括经济、行政与法律手段。相比于传统计划经济时期有限、大致的宏观调控,当下的国家宏观调控主要目的是弥补市场自身存在的局限性与调节的不足之处,以此来保障供需间的基本平衡,稳定市场运行与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但吸取了之前计划经济后期发展僵化的经验教训,现在的宏观调控坚持以价值规律为基础导向,对关系经济运行的重点产业与商品、国家发展战略所需的物质资源予以调控和指导,而不会把经济发展管理得过紧、过细。在有度的宏观调控中,国家还致力于对全国经济的整体把握,消除地区与领域间的利益划分,使全国形成一个统一的市场,生产要素在全国市场自由流动并优化配置。微观调控主要采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调节短期内的经济运行,其重点是调节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如调节控制单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以增强企业活力带动经济发展,并使其行为规范化。此外,合法有效的市场机制也推动着宏观调控与微观调控的发展。针对部分专利、领域内的垄断行为,国家必须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以推动市场的合法化运行,保证中小企业在市场中的合法权益。
        经济在一国发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任何时刻都不能放弃关于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经济发展。中国在经济体制的探索中,从未放弃社会主义原则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这两个原则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实际分析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并且在二者之间建立了相对平衡的发展,使得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国力增强,民族繁荣发展,百姓安居乐业。在之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应当继续积极探索计划与市场的和谐关系,促进经济的长效健康发展。
        (二)经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现实意义
        苏联相对于中国来说,更早的进行了马克思恩格斯计划经济思想的实践。列宁自领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以来就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原则,但最初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之中未能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俄国的切实国情相结合,使得其经济政策由最初的发展势态良好到后期遭到人民群众的强烈反对,罢工罢市现象出现。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仍有一些地方政府或领导人一味的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去调节经济发展,而忽视经济规律的建设与当地实际的经济发展需求,这与马克思主义要求的实践性截然相反,是一种教条主义的错误。列宁搞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必然而迫不得已的,因为物资极为短缺且受到国内外忧患的打击,如果不进行统一的供应必然会给投机倒把分子可趁之机,使得人民生活在高物价的困境之中。但由于缺少对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分析性研究,列宁试图从小农经济之间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是不可能实现的,这一设想脱离了俄国的客观实际。1921年之后,列宁认识到了这一政策的弊端,及时从农业、工业与市场、商品、货币关系中改革旧的生产关系,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经济理论放在实践中进行应用,与俄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出台了新经济政策及其后一系列的经济发展规划来振兴社会主义经济的建设发展。在列宁的领导下,苏联经济开始逐渐呈现复苏迹象。
        列宁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同为社会主义国家,新中国刚刚成立之时,百业待兴,物资极为短缺,市场同样被黑心资本家和投机倒把分子所占据,为了解决这一经济发展难题,中国也实行了计划经济政策,对居民进行统一的物资供应以保障基本的生活所需。对于经济理论来说,其本身对一国的经济发展具有指导作用,但需要我们在结合国情的情况下,认真比对分析各种经济理论从而选择适合国家经济状况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
        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应当看到整体与部分的差异性而依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对策来制订相应的经济发展战略。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计划经济思路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实践办法,只是一种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同时也不应当将其教条化、本本化。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中国逐渐用经济实力与国际影响力证明了对社会主义的坚持和计划经济的协调性应用,为其他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列宁.列宁选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4]  欧阳北松.对计划经济从理论到实践过程的再反思[J].社会科学战线,2005,(01):59-68.
        [5]  张兴祥,洪永淼.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再认识——从列宁到邓小平[J].中国经济问题,2019,(01):3-13.
        [6]  李济广.共产主义社会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J].理论与改革,2019,(02):70-88.
        [7]  詹宏伟.对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及其哲学辩护的批判性反思——兼论中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与人民群众主体性的发挥[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02):168-173.
        [8]  蒋南平,汤子球.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运用及经验[J]. 经济学动态,2014,(01):18-42.
        [9]  蔚建国,伍旭中,安海岗.经济计划与计划经济:哈耶克的批判与对哈耶克的批判[J].生产力研究,2009,(07):16-19.
        [10] 范鹏.马克思恩格斯“有计划的社会生产”思想及其当代启示——基于理论与实践双重维度的考察[J].教学与研究,2016,(08):23-31.
        [11] 石涛.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理论与实践差异之分析研究[J].前沿,2009,(04):65-68.
        [13]  葛扬.经济转型期的历史反思[J]. 当代经济研究,1999,(09):38-43.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295.
        2列宁.列宁选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8 .
        3李松龄. 构建有效经济体制的理论认识与制度安排[J]. 江汉论坛,2021,(01):19-26.
        作者简介:高倩,出生年月1997年8月,性别女,汉族,籍贯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