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省成都市 611731
摘要:新冠爆发伊始,引发全国上下广泛关注,面对这场大危机,依靠政府领导下,动员多方主体共同抗疫,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梳理,分析提出疫情下社会动员的两种模式,并基于此,提出未来抗击疫情相关建议。
关键词:社会动员;新冠疫情;公众参与;动员模式
一、引言
自此次疫情发生以来,引发全国上下广泛关注。面对这场疫情,全国上下众志成城,万众一心,齐心协力抗击疫情,使得疫情在很大范围内得到了基本控制。从各级政府部门到普通群众,从解放军指战员到一线医务工作者,从党政军群机关到企事业单位,每一个人都积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最后全国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局面[1]。
通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当下国内疫情已经基本得到了控制。截止2020年3月18日,除外输病例外,全国上下基本实现了新增病例为零的情况,虽然后面出现部门地方出现几次波动,大多数都是外输病例,疫情管控成效显著。这场大危机以表明,单靠政府的力量已经难以解决问题,动员公众的力量已成为决胜战役的关键所在。
二、疫情下,公共危机下社会动员的两种模式
(一)政府领导的社会动员模式
新冠疫情下,社会动员的主体是多元的,如政府、企业、公众等,在众多力量中,政府在社会动员的各个环节中很明显担当着主导和领导的角色。自疫情爆发后,为遏制疫情蔓延,首先中央成立了应对疫情工作小组,在中央政治局常委领导下开展工作,国务院总理任小组组长,副组长王沪宁,丁薛祥、孙春兰等为小组成员,负责统一领导,统一指挥。武汉市暂行“封城”,其他省份均启动了一级响应以抗击疫情。可以看出政府在全员动员方面有自己的优势:一是相比其他主体而言,政府能更好协调各方面的力量,花费成本更低,效率更快;二政府凭借其制度优势,快速收集来自全国各方的信息,做出决策,节约信息收集的时间,及时管控疫情,同时预防谣言的产生;三国家的传统决定着政府在公共危机的社会动员方面有不可撼动的领导作用。各部门专职专岗、各司其职,一遇到突发事件便能根据指令快速行动,这也是政府的优势所在。
(二)公众主导的社会动员模式
回归此次疫情,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以多种形式参与到疫情防控中,是抗击疫情不可或缺的一份力量。
一开展捐款捐物。疫情下大到知名企业、基金会,小到普通个人/团体,积极为疫情防控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一线工作人员筹集了大量资金、物资,缓解了一线工作者的压力,如各自所需的生活必需品、医疗器械等,随处可见社会力量的身影。前线有医护人员、政府部门等的挺身而出,后方有广大社会力量的积极支持,全国上下守望相助,团结一心。如众多基金会筹集几千台制氧机,为疫情重点地区缓解了供氧设备不足的问题。
二提供应急服务。在武汉“封城”行动后,各种民间力量为援助武汉提供了大量应急服务,提供服务的主体有群众个人、民间协会、学校、企业等,包括如为一线医护人员长期提供免费饮食、住宿;通过私家车、卡车等运输医疗物品,如防护服、医用口罩、酒精、消毒液,以及各种生活必需品,如洗发水,还有社会组织自发组织起来,如大型企业、物流公司向重灾区医院运输各种物资,保障基本需要。除了动员国外的力量外,海外华侨、移民也在国内各种资源及其紧缺的情况下,从世界各国,如美国、日本、韩国,购买、筹集各类紧缺用品,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国内的燃煤之急,为国内抗击疫情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彰显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伟大民族精神。
三关心、关怀特殊群体。
这场疫情对社会运行造成很大的冲击,几乎对每一个人的正常生活都造成了影响,有很多人因为疫情失业,破产等等。传统意义上需要接受援助的群体有两类:一类是原本生活困难或者经济状况低于平均水平的弱势群体,另一类是身体健康条件薄弱的特殊群体,如残疾人、长期病患者、老人、孤儿。疫情下涌现了新的弱势群体,如小微企业、疫区人等等,疫情下如果这部分人群不能得到良好的照顾,关心、关怀,及其可能造成社会动荡,引发新一轮的危机。面对此种情况,社会各界也是大量动员,如高校通过开展线上宣讲会、论坛、云课堂等多种方式,为民众普及防疫小知识,为大家进行心理疏导,鼓励大家正确辨别舆论,以科学的眼光正确看待问题,科学防疫;如新建各种项目以服务各类弱势群体,如疫情期间罕见病患者用药援助项目、“农民工抗疫救援行动”,极大的缓解了困难群体眼前的困难。
三、公共危机中社会动员的基本维度
当前,新冠疫情虽然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在国内已经基本得到了缓解,但是近些日子以来,疫情在国外大肆蔓延,国外输入成为中国面临的一大威胁,此次疫情阻击战仍然困难重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共同体”[2]。对新冠疫情下的社会动员进行客观分析提高抗击疫情的力度和准确性,胜利的曙光很快就会照亮中华大地。
(1)要明确的是,公共危机中社会动员的战略性管理的主导权属于政府。社会各界在处理公共危机处理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没有政府的牵头领导,正确指挥,疫情也不能快速得到管控。党和政府要充分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四方的领导作用,首先是社会动员的领导者,其次才是协调者。
(2)社会动员的开展主要表现在多元主体的系统运作,罗伯特提到,在一定水平上,组织结构和资源在物理地理间的转移,会影响到危机反应的最终进度和效率[3]。对社会动员结构层次进行系统分析,将大大提高其疫情的控制,缓解疫情的蔓延,快速诊断问题并及时解决。在这次疫情中,最显著的特征是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其参与主体已由过去单一的政府主体,变为多个主体并存,包括企业、新闻媒体、大众、志愿者组织、高校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这些主体也是当今政府治理范围下沉的一大表现。
(3)对于当下疫情阻击战而言,社会动员过程中需要现代化的协同部署,才能实现对新冠状病毒肺炎的精准布控,社会动员策略的协同有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依法科学有序防控,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方式开展、要在法治的轨道上推动疫情防控工作开展[4]。而公共危机协同动员,首先党和政府是第一位的,在党和政府充分研判的情况下,发动社会公众的力量并需求达成共识,指导和引导社会力量有序且有效地参与危机治理,以保障能依靠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克服危机、恢复社会正常秩序的行为方式和过程[5]。其次是社会动员策略的技术支持。简言之,就是在其过程中依靠新兴技术对其精准布控,实现透明、高效的应对公共危机,更加突显科学性、技术性。
参考文献:
[1]2020年2月3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的讲话,http://www.qstheory.cn/2020-02/21/c_1125606422.htm。
[2]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28.
[3][澳]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M].王成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249.
[4]张汝金.坚持科学方法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总体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论述[J].理论学刊,2020(04):23-32.
[5]刘良训.公共危机协同动员模式及其构建路径[J].领导科学,2017(35):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