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沙河高教园区开发建设有限责任公 北京市昌平区 102200
摘要:我国房建领域经过多年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变化,尤其是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其中,高支模施工技术不断完善和创新,凭借自身的优势,积极推广应用到房建土建工程。由于工程建设条件和环境差异,对技术应用效果带来的影响差异,深度分析此课题,提出强化高支模施工效果把控的策略,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房建土建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
引言
对于高支模施工而言,其本身存在风险较大,因此,在进行该环节施工时,施工单位要做好准备工作,并且对施工重点以及各个环节有明确的认知,尽可能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提升建筑质量。
1高支模施工技术特点
目前来说,建筑工程施工的高支模施工技术,主要是在相应高度内组织支撑性模板作业,增强土建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保障工程效益模板的实现。采用的高支模技术具有以下特点:①危险性高。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作业,属于高空作业项目,存在很大的危险性,对作业人员的技能要求很高,必须要做好全面审核,达到标准后再组织开展施工作业;②支模作业的难度大,同时安全控制难度大。若管控不到位,极易引发安全事故。采用高支模施工技术手段,要围绕工程全过程,做好严格有力的技术把控,确保支模作业的安全性与质量,实现房建土建工程的效益目标。
2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
2.1施工准备
在进行专项施工方案的落实之前,相关的负责人以及编制人员,要能够组织各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交底工作,不断强化管理人员的认识,让其能够充分意识到高支模工程施工安全以及质量保障的重要性,同时还要能够把握高支模施工中所要控制的要点。另外,还要让相关的管理人员,能够对操作班组做好专项交底工作,让其能够充分掌握相关的操作要求和技术要点,并且能够严格按照质量把控标准,采取相关的措施,同时在交底工作结束以后,需要做好书面签字流程,确认交底工作的完成。在开展高支模工程施工之前,需要提前选择相关材料的供货商,并且能够对其质量进行严格把控。根据国家的标准要求,对施工材料进行考察,看其质量是否能够符合标准,禁止采用质量不达标的材料(比如说变形、脱焊、裂缝、松动等),对于其使用性能具有一定影响的、有缺陷的材料,严格做好不合格材料的退场工作。同时,对于所选的材料如扣件,应该及时做好防锈处理工作。为了确保在浇筑工作以后,能够符合设计要求,在进行高支模施工之前,就要对模板位置进行确定,并且做好固定工作,能够在水准点和控制线的基础之上,按照设计图纸上的要求,进行较为准确的放样,并且能够保证后续的验收合格。
2.2高支模安装
首先,要对架体搭设的位置进行定位,根据现场放样的线来进行确定,同时对于架体的基础而言,要能够坚定结实,同时表面平整,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在进行现浇结构上层模板以及支架的安装时,要保证下层楼板能够对于上层的荷载,具有足够的承受能力,或者也可以进行支架的架设。另外,要保证上下层的支架立柱能够对准,这样也能够更好地进行荷载力的传递。同时,要将木垫板放置在立柱的下面,而不能使用脆性材料作为垫材。在进行纵横扫地杆的设置时,要降低放置在距离地面20cm的位置,要想实现对于结构梁底以及模板标高的调节,可以在立杆的顶端进行可调顶托的设置,而且对于钢管与可调托座的交接部位,要进行横向水平杆的设置。在进行立杆之间的距离、水平杆数量、剪刀撑设置的时候,都要根据具体的施工要求来进行安排。
在进行模板的施工工作时,如果现浇钢筋混凝土的梁板,其跨度大于等于4m,那么就要进行模板的起拱工作,充分根据设计要求来进行,如果没有明确的设计要求,则要将起拱高度设置为1/1000~3/1000的跨度,并且在起拱以后,也不能让构件的截面高度受到影响。在落实好架体的搭设以及模板安装工作以后,要对于各个部件进行认真的检查,确保其具有较高的牢固性。如果在进行检查时,发现部件出现松动、变形等不良现象,那么就要及时安排修补工作,对其进行再次固定。
2.3高支模验收
在施工过程中,高支模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一方面关系到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是否会发生安全事故,另一方面是说高支模施工质量会直接对建筑的最终结果造成影响。因此,施工单位要特别重视这一点,严格把控高支模施工的每个环节;从模架选型,材料规格参数、力学性能,主次龙骨、对拉螺栓间距,竖直方向、水平方向加强型剪刀撑,楼层水平接网等方面进行检查验收;并且要及时对施工过程进行验收,一旦发生问题,要及时的做出处理,以此保证高支模的最终质量。
2.4高支模拆除
高支模拆除环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若拆除不合理,轻则影响到高支模技术应用效果,重则对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所以,需结合现场情况的分析,针对不同跨度高支模采用不同的拆除形式,如高支模高于8m,需在确保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方可拆除,若高支模低于8m,在混凝土强度达到75%即可拆除。针对具体拆模作业的开展,包括:(1)结合混凝土凝结情况的分析,控制拆模作业的时间为浇筑10d后,借助专业工具进行混凝土强度的检测,确定其强度符合要求后方可拆模施工。若检测强度为达到标准,禁止对高支模强行拆除。(2)实际拆除作业过程中,需以“拆除→分级→分段拆除”的流程施工,在主要模板拆除前必须进行从属模板的优先拆除。(3)为避免拆除作业的开展无法顺利进行,需先构建契合现场要求的拆除平台,并按照上述原则进行逐个拆除。而对于拆除构件而言,必须做到分类有序的堆放,如在拆除支架、散板后,必须按照规定要求,在规定区域堆放。同时,在拆除作业过程中,尽可能避免构件对建筑主体结构造成冲击和影响,并第一时间将拆除后的模板清理和运输。若模板拆除时涉及临时堆放,需保持模板堆放距离与建筑主体间隔1m以上,并保持其堆放高度低于1m。禁止在楼层附近、脚手架旁等位置堆放模板。待模板拆除结束后,相关人员需及时进行混凝土质量检测,一旦发现存在质量问题,需制定针对性解决措施进行处理。(4)拆除下的模板构件及时清理,清楚多余杂物、杂物后进行模板构件维护,以便用于其他工程。
3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优化措施
为进一步提升高支模技术在房建土建项目中的应用效果,企业可结合以下措施来优化高支模施工:(1)材料把控。材料是高支模施工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为避免因材料不合格而影响到高支模体系的稳定性与质量,需做到在施工前进行材料质量的严控,按照相关材料标准开展进场检测、取样试验等工作,确保进场材料的质量、性能符合预期标准。(2)人员培训。企业领导需加大对人员技术培训力度,在施工前开展高支模技术理论、实践培训,确保施工、管理等人员能够全面掌握高支模技术的应用,避免在后续高支模施工中出现技术失误等问题。
结语
综上作述,在进行高支模搭建过程当中,要确保施工人员施工水平,提高混凝土浇筑均匀性,严格规范施工人员搭建高支模的操作技术,对施工工序进行严格把控,从而确保高支模施工质量,保障房建土建工程施工质量、安全及进度。
参考文献:
[1]王来玉.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消费导刊,2020,000(002):124.
[2]李梅.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建筑•建材•装饰,2020,000(005):111-112.
[3]佟鹏.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000(003):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