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房屋施工中建筑后浇带技术应用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9期   作者:熊茂华
[导读] 摘要: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很多先进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被应用于建筑工程中,其后浇带是房屋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对防止建筑混凝土结构出现开裂、保障建筑整体稳定有显著作用。
        浙江宏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324000
        摘要: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很多先进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被应用于建筑工程中,其后浇带是房屋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对防止建筑混凝土结构出现开裂、保障建筑整体稳定有显著作用。根据使用目的的不同,可细分为沉降后浇带、温度后浇带、伸缩后浇带等类型。施工单位需结合设计图纸,确定后浇带的类型、位置等相关信息,然后在施工过程中严格加强技术控制,重点把握好后浇带留置、模板安装、浇筑混凝土等几个方面,才能将建筑后浇带的应有价值发挥出来。
        关键词:房屋建筑;后浇带;混凝土;预设模板
        在高层建筑中,混凝土用量较大,为避免混凝土沉降或收缩而影响建筑主体结构的稳定与安全,需使用后浇带将其分割成若干块,待混凝土完成沉降和收缩后,再浇筑后浇带将各个区域连接起来。因此,加强后浇带施工技术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后浇带的工艺流程虽较简单,但其中包含的技术要点较多,如现场施工人员重视程度不高、管理要求不严,易留下质量隐患。在这一背景下探究后浇带技术的应用策略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1 房屋建筑中后浇带的作用
        1.1 解决沉降差
        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完毕后,随着水分的蒸发和自身的收缩,自身会出现较为明显的沉降现象。每隔一定的距离或是在特殊位置设计一处后浇带,可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断开,避免因为整体构件沉降不一致,出现开裂等质量问题。一般情况下,在建筑混凝土主体结构的沉降量超过50%,就可以考虑进行后浇带施工。在原来预留的位置,通过铺设模板、后浇带预处理、浇筑混凝土、养护后拆模等一系列措施,确保后浇带能将相邻的两处混凝土结构紧密连为一个整体。这样既可避免沉降差带来的破坏影响,又保证了建筑质量安全。
        1.2 减少温度裂缝
        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材料之一为水泥,水泥的水化热特性会让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热能。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表层的热能可及时消散,而内部热能不断堆积,使得内外温差不断增加。受到温差的影响,混凝土内外胀缩不一致,容易出现温度裂缝。另外,外部环境中气温的高低变化也会对混凝土的胀缩产生一定影响。为避免因为温度变化导致的混凝土构件热胀冷缩问题,也需通过设置后浇带的方式,让混凝土可在一定范围内自由的收缩,增强其温度适应能力。在高层房屋建筑中,温度后浇带的保留时间通常不低于28d,确保混凝土完全硬结后再浇筑后浇带。
        2 工程概况
        某工程占地面积17620m2,共7层,其中地下1层,地上6层,建筑高度为22.4 m。建筑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南北墙设置了2条东-西走向的后浇带。后浇带把楼板结构分为3段,中段为40m×50m,在此段内为有粘结与无粘结预应力相结合的楼板结构,南北段为18m×60m,这2段为无粘结预应力结构。
        3 房屋施工中建筑后浇带技术要点
        3.1 后浇带设置
        在前期设计环节,设计人员需提前确定后浇带的位置,并对后浇带的尺寸进行精确标注,为下一步的后浇带施工提供参考。在设计方案中,除了对后浇带的断面形式、施工宽度、间隔距离等进行明确说明外,像浇筑时间、所用材料及浇筑等方式,这些因素也都会对后浇带的使用质量产生影响,需在设计阶段提前进行说明或做好备注。位于建筑基础底板上的后浇带,考虑到可能会出现渗水、积水的问题。在留置后浇带时,还须提前设置集水坑。
        3.2 安装模板
        明确后浇带的具体参数和相关要求后,现场施工人员在需留置后浇带的位置,提前架设模板,作用是防止主体结构浇筑混凝土时出现漏浆、坍落等情况。安装模板时,底模、侧模要同时安装,然后将模板固定。若房屋建筑的混凝土用量较多,为提高模板的承压能力,还可考虑增加钢丝网,并使用方木进行支撑、固定,有利于增强后浇带的成型效果。除此之外,后浇带支设模板与建筑其他部位的模板工程要求类似,如均需检查模板本身是否有孔洞、裂缝等问题,还要安装模板后检查拼接部位有无明显的缝隙等。在绿色施工背景下,会将模板反复使用。但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模板不可避免会出现磨损严重、边角变形等问题。安装模板时也要注意检查,如存在表面粗糙、边角弯曲的情况,不得使用。
        3.3 后浇带成型
        在模板安装结束且经过检查不存在问题后,将制备好的混凝土按照顺序完成浇筑,浇筑时要防止混凝土喷溅到模板另一侧。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在浇筑结束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养护周期不得低于28d。拆除模板前,应检测房屋建筑混凝土构件的各项参数(如强度等)是否满足施工标准,然后再确定是否拆除模板。拆除模板时,先将侧模拆掉,再拆除底模。拆除时避免用力拖拽,以防止模板上粘连一部分混凝土,造成混凝土表面出现缺裂的情况。模板拆除后,观察后浇带成型效果,以两侧混凝土断面整齐,无蜂窝麻面,无局部掉落为佳。如发现局部存在缺裂、麻面,则需使用泥浆涂抹,保证表面光滑。
        3.4 后浇带清理
        由于后浇带和建筑混凝土构件的浇筑时间不一致,为保证新旧混凝土能牢固地粘结在一起,必须要对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断面进行简单的清理。浮灰、泥渣等杂物必须清理干净,如有凹凸不平现象也要进行整平处理。使用高压水枪进行冲刷、清洗,待积水排出且湿润后开始进行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另外,如观察到后浇带钢筋有锈蚀问题,应提前使用钢丝刷进行除锈。清理结束后,进行后浇带底模的安装,防止出现漏浆等问题。


        3.5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
        浇筑环节是整个后浇带施工流程中的核心要点,也是现场施工人员需进行技术控制的关键。从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开始密切监测沉降情况,在养护28 d结束后,汇总观测数据,保证沉降量至少达到50%后,才可进行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施工,否则需继续延长养护时间。安排技术人员对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止水条等进行全面检查,确定符合后浇带施工标准后,重新制作新的混凝土。后浇带所用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要高于原混凝土一个等级,且掺加适量的UEA膨胀剂,制作成无收缩混凝土。根据后浇带的设计参数,如厚度不超过500mm,则一次性浇筑完成;如厚度大于500mm,则分层浇筑。在浇筑时,当后浇带混凝土厚度达到200mm后,开始插入振捣棒进行振捣、密实。后浇带浇筑完成后,也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养护,且必须等到后浇带的实际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才能拆除底模。
        3.6 混凝土养护与拆模
        新旧混凝土相接部位易出现裂缝,进而影响到建筑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防水性。为让后浇带与房屋建筑的主体混凝土结构融为一体,后期的养护工作也不可忽视。每完成一条后浇带施工,要立即开展养护作业,避免后浇带混凝土因为收缩而不能与原混凝土牢固结合。
        在气温较低时,应注意在后浇带的上方覆盖薄膜和草垫,防止低温导致混凝土内部水分结成冰晶,导致混凝土冻胀开裂;在气温较高时,要进行洒水养护,防止水分短时间内流失严重而出现干裂。后浇带养护时间与普通混凝土构件的养护时间一致,且不得低于28d。在后浇带上等距离选取若干位置,检测其强度达到要求后,将模板和支架撤走。对于底板后浇带,养护作业时还要注意做好防水,在后浇带两侧砌筑100mm厚挡水台,并在顶部增加盖板,盖板与后浇带混凝土之间用方木支撑,避免人为踩踏。
        4 建筑后浇带技术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4.1 科学选择后浇带的位置
        当下许多施工图纸中均为后浇带预留位置,施工中就要遵循施工图纸的规划和设计开展施工,但后浇带之间的距离不必严格根据图纸限定的执行,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加以灵活变通。若在建筑设计图纸中未设置现浇带,实际施工时就要依照施工规范及需增设后浇带。应加强注意的是后浇带的间距应控制在7m以内,并且综合考量房屋建筑所处环境的气候、地质条件等对后浇带实际间距加以优化。如现场施工人员对设计图纸中布置的后浇带位置有疑问,应及时联系设计人员,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后再进行施工。
        4.2 后浇带混凝土材料的选用
        为了让新旧混凝土的结合更加牢固,需保证后浇带和建筑主体结构所用混凝土基础材料的参数(如水泥强度等级、砂的粒径等)一致。在这基础上,对后浇带混凝土进行特殊处理,如在外加剂的选择上,额外增加少量的膨胀剂、早强剂等,保证后浇带混凝土尽快完成硬结,同时提高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此外,在基础材料的质量控制上,及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上,也需现场施工人员根据设计方案,及相关的作业标准进行严格控制,切实提高后浇带混凝土材料的使用性能和施工效果。后浇带施工所用的混凝土也要保证现用现配。如采用混凝土车运输和泵送浇筑的方式,应对混凝土车运输时间进行限制,并且运输过程中要采取保温措施,且不停搅拌,防止混凝土出现离析、泌水的情况。
        4.3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技术的控制
        根据后浇带产生作用的不同,具体可分成沉降后浇带、温度后浇带等类型。对于不同类型的后浇带,在具体的施工技术控制上也表现出很大差异。现场施工人员一方面需结合房屋建筑本身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和科学设置后浇带,另一方面也须针对某一种具体的后浇带类型,制订相应的技术方案。
        如在浇筑时间上,沉降后浇带需在建筑主体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毕约60d开始施工;而温度后浇带在建筑主体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毕约14d左右,水化热产生的热量消散完毕后即可施工。在温度控制上,后浇带施工的温度以(15±5)℃为宜,对于防止后浇带与建筑主体混凝土构件相接部位的裂缝有明显的效果。
        4.4 建筑配筋的管理
        房屋建筑的各个部位,用钢筋混凝土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在预留后浇带时,需对已经架设完成的钢筋框架进行切割。对切割过程也需加强管理,如切割钢筋的数量过多,极有可能对建筑结构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如切割数量偏少,又会影响后浇带的作用发挥。
        现场施工人员应结合设计图纸,优化钢筋配置,结构之间起到连接作用的钢筋及楼板等特殊位置发挥承重作用的钢筋,不得进行切割。另外,有些大跨度建筑的后浇带较长,切割钢筋数量较多,后期浇筑混凝土前,施工人员需提前将切断的钢筋焊接起来,然后再继续浇筑混凝土。这样可避免楼板等位置因为重力过大、应力集中等情况出现变形、下沉等问题。
        5 结束语
        在房屋建筑主体结构中,后浇带施工既是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问题多发环节。以往很多建筑中,因为后浇带位置不合理,材料质量不过关,养护工作不到位,经常会出现后浇带两侧裂缝的问题,对建筑的正常使用和质量安全带来负面影响。为此,施工单位要树立全过程、精细化的管理理念,从后浇带的设置、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和养护等具体环节上,采取相应的技术控制措施,从源头上消除质量问题,让后浇带与建筑主体结构密切连为一个整体,切实保证房屋建筑的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永刚赵.浅谈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6):125–126.
        [2]软科学论坛—工程管理与技术应用研讨会[C].2015.
        [3]刘涛,孙智慧,姚锡伟.基于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探析[J].鄂州 大学学报,2019,26(1):111–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