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改善之我见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21年1期   作者:徐江涛
[导读] 网络具有双重性,其在于发展学生思维,扩展学习空间,这给小学生带来较大的挑战。本文试图从教育内部、教育外部、学生本身三大方面对小学道德与法治现状进行深度解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
        徐江涛 (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黑竹镇廖场小学   四川 雅安   625100)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1)01-061-01
        网络具有双重性,其在于发展学生思维,扩展学习空间,这给小学生带来较大的挑战。本文试图从教育内部、教育外部、学生本身三大方面对小学道德与法治现状进行深度解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
        一、前言
        网络具有双重性去,其在于发展学生思维,扩展学习空间,这给小学生带来较大的学习难度,给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带来严峻考验,如何科学认识网络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影响,这个问题值得每位教师深思。
        二、网络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
        在网络多样化文化影响下,现阶段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育内部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脱离现实,形式陈旧,实践性和针对性不高。以往,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很难解决情感、信念、行为等等深层次问题,小学生很难把道德与法治知识转化为自身行为。
        校园文化存在的问题,这些年来,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已经成为学校文化的主流,然而在网络文化、抖音文化等等非主流文化给校园文化带来消极影响
        小学教育过于注重升学率,评价形式比较单一,造成效率低下,小学教育过于凸显智力而忽视德育,这给学生高尚道德、健全人格等等方面带来不利影响,造成小学生形成心口不一的性格。
        (二)教育外部
        我国经济由高数量向高质量转变中,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对教育带来不利影响。
        一些家长过于看重孩子智力发展,对于孩子有求必应,这给孩子思想道德教育带来消极影响。


        网络文化潜藏性和虚幻性,再加上欧美不良文化,对小学生身心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助长了小学生道德低下和违法犯罪行为增多。
        (三)从道德与法治主体
        小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一些小学生的观念日益现实化,追逐利益,过于凸显个人;一些小学生肩负着沉重的学习压力,存在焦躁不安、郁郁寡欢等等不健康的心理问题。
        三、网路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改善的策略
        面对着错终复杂的问题,我们要客观认识和积极应对,延伸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空间,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育思想,精心设计和科学实施教学环节
        (一)创新教育理念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创新教育理念,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育思想,点燃学生学习热情,助推学生自主发展、自主反思和自主教育,从根本上实现塑造学生灵魂,提高学生品德。
        (二)丰富教育内容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应紧跟时代潮流,顺应社会发展,与时俱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学始终,把心理教育、文化教育等等形式渗透其中,加强小学道德与法治和各个学科整合,丰富教育内容
        (三)打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主要包括意识形态、科学文化、人文环境、娱乐健身等等方面,这些方面也要及时完善,打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此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定期开展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把那些优雅、高水准、有品位的文化引入到校园文化中,让学生有更多获得感。
        (四)加强小学道德与法治网络建设,改善教学方式
        小学要做好校园局域网建设,扩大校园网络覆盖面和影响力,学校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竞争比赛,设立专门网站,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突出问题进行广泛讨论,让师生在互动和趣味中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
        四、结束语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涉及学校、家庭、社会等等方面,紧靠学校一方面难免捉襟见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等方面交流互动,形成教育合力,只有这样,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才能紧跟时代潮流,助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高质量发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