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施工新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探究 徐志南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9期   作者:徐志南
[导读] 摘要:园林工程作为我国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在美化城市环境、改善空气质量、优化城市形象等多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青岛境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园林工程作为我国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在美化城市环境、改善空气质量、优化城市形象等多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园林工程的建设与发展促进了城市的持续发展与进步,但是以往的园林施工工艺已经不能满足现如今城市园林工程的施工需求。因此,园林施工新工艺愈发关键。园林工程主要是借助一系列技术措施,将建筑和园林景观进行有机融合,对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予以优化。所以,对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愈发重要。
        关键词:园林施工;新技术;应用
        1园林工程施工新技术运用意义
        1.1提高园林植被树木配置的合理性
        在园林工程建设中应用新工艺,对进一步提高园林植被树木配置的合理性具有重要意义。总体来讲,虽然我国生态资源丰富,但能够被应用到园林工程造景中的树木种类不多。所以,合理运用施工新工艺,不但能够延长园林树木的生长周期,同时还能够为新植树种的引进种植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保证园林工程具有良好的观赏性,吸引更多游客入园游玩观赏,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1.2遵循因地制宜的建设方针
        不同地区的地质环境和气候环境存在诸多差异,在对园林工程进行建设时,合理应用施工新工艺可以进一步提高园林植物的适应性,有效提高园林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率。
        2园林施工新技术的运用原则
        2.1利用现有资源
        我国有着植物资源丰富、物种结构多样等特点,对促进城市园林工程建设有着直接的影响。但是对于园林工程来讲,通过将不同的植物类型进行组合,在保证搭配效果的基础上提升景观效果。因此在开展园林工程承建设中,就要从合理引入新技术入手,保证资源使用的合理性,展现植物的独特性,在掌握多样性、地域性等特点的基础上实现合理搭配目标。
        2.2满足地区环境
        在不同的地区中在环境、气候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在正式开展施工工作以前,需要针对施工现场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在做好记录工作的基础上选择最为适合的苗木,确保栽植工作的顺利开展。在研究中发现环境、气候等方面对植物栽种、后期成长等方面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就要从开展植物研究工作入手,明确自然环境情况,选择出最为适合的栽种技术与时间,及时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遵循栽种原则与要求。
        2.3发挥地理优势
        就当今时代发展来讲,技术有着绝对的引领地位。且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下,园林建设工程中新的技术不断出现。因施工中涉及较多的工作内容,且工作内容又包含不同的领域知识,且我国有着地域跨度大、环境特征差异大等特点,所以在施工中需要从当地具体环境出发,在合理引入资源的同时做好技术类型筛选工作,确保所使用的技术能够满足当地实际要求,从而展现技术优势。如在植物种植过程中,需要针对自然条件等进行分析,保证资源配置合理性,从而展现植物作用。
        2.4符合自然规律
        在新技术的使用下,就要从遵循当地自然规律出发,确保新技术作用的全面发挥,提升园林项目整体建设效果。如在开展树木移栽工作时,需要在正式移栽前针对种类、自然因素等进行全面分析,掌握工作重点,选择适合的移栽技术,从而提高树木移栽效果,在保证树木成活率的同时提升生长态势。
        3园林施工新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3.1关于园林施工种植技术的应用措施
        园林种植作为园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新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注意事项也是非常复杂的。首先,要使用保水剂对树木幼苗移植的稳定性进行保障。

在对幼苗进行移植的过程中,树苗的根部会处于失水的状态,如果一直持续下去将会降低移植的成活率。在施工过程中,利用保水剂对幼苗的移植进行保护,可以大大提升幼苗整体的成活率。在一些较为干旱的区域使用保水剂,也可以对幼苗根部的湿润程度进行优化,对于种植成本的降低也至关重要。其次,考虑到生态环境的保护,要应用抗蒸腾防护剂,主要应用于气候比较干旱的地区,对树木当中水分的蒸发进行有效的抑制。将防护剂放置喷雾器之中,通过兑水稀释之后,喷洒到树木的表面。形成透光的保护膜,既可以抑制水分的蒸发,也可以对移植树木的成活率进行提升,其应用范围是极为广泛的。
        3.2关于园林施工灌溉技术的应用措施
        在对园林工程灌溉新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也要结合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对技术内容进行优化。首先,在施工中,将肥料土壤改良剂、保水剂等相关的材料按照相关比例配比混合之后,利用加压机械设备,将其喷射到一定坡度之中。此项技术就被称为液压喷播植草护坡技术。通过该项技术应用,对播种速度进行提升,也可以对草坪的发芽均匀程度进行优化,其推广应用价值是极为巨大的。其次,要应用园林微灌溉技术,均匀地将水洒到园林之中利用微小的喷头。缓慢地向土壤进行灌溉,既可以对水资源进行节约,也对植物的生长进行有效的促进。此种技术的推广,降低了园林施工者的劳动强度。但是,此项技术投资基金投入较大,在推广过程中还存在了一些难度。
        3.3关于园林施工理水新技术的运用措施
        在对园林理水新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一般要结合不同植物的生长过程,将水以及肥料等输送到植物中去,这种技术主要是对局部性的灌溉需求进行满足。通过植物生长状态的考量,对分色面积进行全面的增加和拓展,可以更好地创设良好的自然环境,推动植物的健康成长。这一项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可以提升施工效率,对灌木花卉树木的生长过程进行优化。
        3.4关于城市用水回收技术
        在园林施工过程中,加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节约资源已经成为园林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要结合水资源的不同区域规划要求,设计更加合理的流经路线,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其次,在对过滤系统和回收装置进行安装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地区情况对多层级的过滤装置进行选择。结合新工艺对清洁过滤之后的污水进行净化,满足园林日常的流水景观、植被灌溉等多元化的需求。可以利用物联网无线传输技术对智能控制系统进行优化,通过灌溉系统的智能化选择,对一体化的园林工程项目进行构建和完善。
        3.5关于自然雨水回收技术的措施分析
        在对园林施工项目进行推进的过程中,为有效节约水资源,提升园林施工的管理水平,对自然雨水回收技术进行拓展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建设人工湖泊和蓄水池,对附近的雨水资源进行整合,与灌溉系统进行结合,满足园林的日常水资源使用需求。除此之外,也可以对周围的树木植物的载重结构进行优化,使其可以形成更为科学的自然生态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利用植物对雨水进行阻挡和吸收,这样可以减少雨水资源对于地表的污染。通过蓄水过滤系统,不断对园林工程建设的生态化与科学化进行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园林施工工艺也随之出现,且在园林工程施工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该工艺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园林建设的施工进度,还可以优化园林建设理念,对于促进园林技术工艺的改善以及推动园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必须要提高对园林新工艺的重视度。
        参考文献:
        [1]肖亚丽,王宁.园林施工新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20,43(20):198-200.
        [2]刘天明.园林施工新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20,43(09):80-81.
        [3]李天逸.论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的合理规划与设计探讨[J].砖瓦,2020(07):101+103.
        [4]周俊.风景园林建设施工过程中现场的管理措施[J].砖瓦,2020(07):125.
        [5]赵欢.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9(20):197-1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