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建筑施工材料会对建筑施工质量有着直接影响,为有效的促进建筑工程发展还需要建筑施工单位加强检测建筑施工材料。本文主要从作者实际工作经验进行入手,简要的分析建筑材料检测节段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加强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检测;问题分析
前言:
质量主要是工程建设灵魂所在,在施工阶段我们还需要将施工质量控制管理工作放在第一位。就整个建筑施工发展情况分析,质量控制的内容包含施工过程、施工设计、施工现场管理等环节,在诸多环节中,材料质量会对工程整体质量有所影响。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对材料检测,从源头上把控其材料质量,避免在施工阶段采用劣质材料影响到建设项目整体质量。
1 建筑材料检测的问题分析
1.1 检测机械设备比较落后
对于建筑材料的检测还需要经过机械设备进行完成,就当前现状进行分析,在诸多检测机构阶段依旧使用一些落后的检测机械设备。就传统检测设备来讲,不能检测新型的材料,自动化水平不能满足检测的需要。所以我们还需要坚持与时俱进,及时的更新设备,就建筑材料来讲,通常视为是工程基础,市场中的材料质量或多或少存在着偏差,一些小型的建筑施工企业施工技术、施工工艺落后,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说再使用质量不佳的材料,势必会影响到整体工程建设质量。为对其建筑施工质量进行保证,还需要采用功能性比较强的检测设备进行检测原材料。
1.2 检测人员素质、检测环境方面的问题
在一些检测机构中,因为工作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技能水平的不足,以完成检测工作为目标,并不关注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经常会因为没有结合检测规范开展检测工作,造成检测质量问题的出现。在进行结果记录的时候,也会因为检测人员工作疏忽而错误的记录检测的结果,对其检测精度有着直接影响。检测结果与检测环境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温度是环境中的重要因素,若是温度变化明显,就会对最终检测结果有所影响,为对检测结果准确性进行保证,还需要对周围环境进行及时控制,确保不会对检测工作有所影响。
1.3 检测取样的不规范性
在建筑原材料检测的时候,还存在着取样操作不规范性的问题。首先建筑原材料取样的时候,随机抽取的比例比较低,一些检测样品是由材料厂家进行报送的,不能很好的控制整体原材料的质量,还有一些企业存在着偷梁换柱的现象,使得检测结果不够准确。在进行原材料取样检测的时候,检测人员不够重视自身的取样工作,没有真正意义上获取重点样品的信息,存在着以偏概全的现象,甚至是出现检测人员的造假行为,造成建筑材料的检测和质量控制的效果比较低。
2 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试验应用措施的分析
2.1 保证规范化的监测环境
在进行建筑材料检测的时候,检测人员还需要在对检测结果充分分析的基础上,适当的加强检测材料管理力度,使得材料质量检测工作顺利开展。若想实现材料质量检测工作的有序进行,还需要做好检测控制工作,使得满足标准材料质量检测的需求,若是因为某些因素造成的材料质量控制、管理的不合理,就会对材料质量检测的准确性、精准度有着直接影响。
2.2 对取样流程的规范化管理
就建筑原材料质量检测和控制的主要环节少不了建筑材料检测取样,在取样的过程中,还需要严格遵循有关标准,取样人员需要充分熟悉各取样操作流程,提升检测责任心,保证取样标准可以满足施工检测的要求。在进行建筑材料取样的时候,还需要针对不同建筑材料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方法,加强建筑材料随机取样的比例,尽可能的确保取样流程的科学和合理。
比如说:在进行水泥原材料检测的时候,还需对不同生产批次的材料进行见证取样,确保各批次的水泥都进行取样检测,进而对建筑工程整体的水泥材料质量进行把控,对于一些水泥原材料不合格的,还需要及时将其清退出场,避免其影响到整体施工质量。一些同批量比较大的建筑材料,还需要加强随机取样比例,对建筑材料的检测有效性进行提升。
2.3 对设备仪器的及时更新
检测机构还需要依据有关技术标准对设备进行维护,若是设备已经老旧,还需及时更新,为对检测工作准确性进行保证,应该确保检测室中的检测仪器可以满足各材料检测需要。在进行设备操作的时候,依据规定步骤进行执行,施工之前做好校准处理,若是设备参数存在着问题,还需要重新进行设定,确保操作规范性才能保证检测质量。不同检测设备的功能、特点是不同的,还需要结合不同使用的要求进行设备的操作,进而保证检测结果有效、合理。
2.4 对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提升
完成了设备调试,在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其情况问题出现的因素是检测人员自身操作的不合理。所以我们还需要尽可能的对检测人员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的提高,保证全部操作流程的准确无误,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人为因素在检测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关检测部门还需要给予充分重视,定期开展相关技术培训工作,进一步避免人为失误造成的质量问题出现。
2.5 建设专门的检测系统
在开展建筑原材料检测的时候,为实现检测工作开展有依有据,我们还需要建立健全有关施工材料的检测系统,经过对先进检测技术和先进设备应用,实现各建筑材料检测数据在生产部门之间的流通性,实现资源共享,并且积极制定出有关的检测报告,使得各生产部门都可以详细的了解到,全面的提升生产部门的安全意识。
2.6 确定出检测项目
为实现对建筑材料的检测质量进行提升,还需要设置建筑材料的检测项目,进而确保检测过程的建筑材料各参数和实际情况的吻合。比如说:在进行水泥原材料检测的时候,还需要进行水泥细度、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强度的检测工作。就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最为基本的是进行检测强度,对于有着抗冻和抗渗要求的混凝土,还需要进行其抗冻性、抗渗性的检测,结合规范标准要求开展检测工作。
2.7 全程跟踪现场动态的质量
在检测试验工作开展的时候,还需要进行全过程跟踪管理,就建筑材料从一开始的抽样检测到后期结果的全部掌握,避免建筑材料出现问题而影响到建筑施工质量。在施工的时候应该随时了解到材料情况,若是出现问题应该进一步检测,结合检测结果,对其源于进行分析,及时的解决有关问题,避免建筑施工质量受到影响。
结束语:
总之,建筑材料检测一直都是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一部分,在实际检测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说:施工单位不够重视检测环节,检测流程的不规范操作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到最终的检测质量。在进行建筑材料检测的时候,有关单位还需要对环境温度和湿度进行严格控制,确定出检测项目,保证取样操作规范和合理,科学的处理实验数据,最大限度的确保材料检测可靠性、准确性,对建筑施工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吕小燕. 建筑施工材料检测的问题及措施研究[J]. 门窗,2018.
[2]季冠男. 建筑材料检测的问题与对策[J]. 居舍,2020(05):33+170.
[3]陈新杰. 建筑材料检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 建筑技术开发,2020(1):103-104.
[4]王宏强. 建筑材料在进场检查验收中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J]. 四川水泥,2020,000(001):306.
[5]昌震. 建筑材料检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C]// 2019年7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