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永隆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江苏连云港 222000
摘要:本文的主旨为探究工程招投标的策略与技巧。工程招投标工作是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提高招投标工作的水平,有利于提升工程项目的质量。以应从加大对招投标工作的监管力度,以期能够提高工程招投标工作质量,促进工程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工程;招投标;策略与技巧
随着工程事业的迅猛发展,对招投标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行业的招投标活动,是行业各企业综合素质的一种反映。因此,提高招投标工作水平,有利于突显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当前工程招投标工作问题
1.1有关部门对招投标工作缺乏监管力度
首先,在招投标的活动中,虽然需要严格遵守《招标投标法》的具体规定来进展开,但实际上,有关部门对于工程行业的招投标范围与方法还是缺乏监管力度。《招标投标法》明确规范了工程行业中的招投标流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招投标工作的认识,但以当前现状来看,监管部门对于工程行业的招投标工作还是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其次,监管部门内部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对于一些工程招投标工作,难以实行多重领导的监管工作,从而降低了监管工作的有效性。最后,一些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比较落后、流于表面化,且在招投标活动中,违法与违规行为通常隐藏较深,难以察觉,就算被发现,也最多只是罚款了事,很少有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情况。因此,在这种风险低、回报高的驱使下,就一定会有人铤而走险。
1.2招投标活动的权力化日趋严重
一些招投标活动在开始之前,就已经被某些权力部门所内定,其他企业只不过是竞标陪衬。这种流于表面的权力化招投标活动违背了公正、公平、公开原则,不利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一些中标企业由于缺乏施工能力或资质会将其以关系标的形式转包给其他施工单位,更有甚者会出现层层转包的现象,每一层都是建设施工成本的增加,最终的承包单位很有可能面临着资本力量不足、人员配备不齐的情况,严重影响工程的质量。
1.3极易发生串标现象
串标主要指的是:在工程招投标活动中,招投标企业与投标企业的串通中标行为。近些年来,串标现象日益增多,对我国招投标市场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导致政府与企业在社会中缺乏公信力,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串标现象通常表现为两种:第一种,投标企业之间在投标前已提前达成协议,内定中标企业后,再参与投标,在中标后,中标企业会给予其他投标企业一定的经济利益,从而形成串标;第二种,招标企业与个别投标企业提前达成协议,已经内定中标企业,其他投标企业形同虚设,在完成招投标活动后,内定的中标企业以利益回报投标企业,双方形成互赢局面,共同打造行业垄断,不利于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
2.工程招投标的改进措施
2.1加大对招投标工作的监管力度
首先,在进行招投标活动中,按照《招标投标法》中的有关法定法规,当事双方都应在有关部门的监管下展开活动。因此,工程企业在开展招投标活动前,应提前向相关部门进行备案,同时将标书报告、招投标活动结果等相关信息进行公示,且本活动从开始前到进行中再到结束,全过程应该都处于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内,充分显示本活动的公正、公平、公开原则。其次,政府要对招投标企业建立信用档案,将企业的信用行为纳入严管范围。在进行招投标活动前,政府应将招投标双方的各企业市场业绩与是否存在违规行为等资料向社会公开,从而使招投标活动除了被政府部门严格监管,还要受到社会的监督,有助于提高监管力度。最后,国家有关部门应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对于招投标活动中的不法行为予以严厉打击,从法律层面上对招投标双方形成有力约束。
2.2撰写商务文件、技术文件、造价清单
首先是商务文件,商务文件要包括投标书,也就是企业开展投标活动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与招标法人所要承担的责任义务体现,投标书是确保投招标方后续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授权书,授权书则是标明招标企业和投标企业各自权利范畴,细化不同职能企业所负责的工作部分,以免在后续工作开展时,出现越俎代庖等问题。项目负责人和技术人员情况表,这是为双方之间提升诚信度和了解度的文件,旨在帮助双方了解各自企业能力水平,技术等级,确保投标方和招标方能根据各自能力细化工作流程,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免出现工作能力错误评估导致施工进度减缓,造价提高。
勘察工作总体流程表,施工前的勘察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这项工作直接决定后续施工项目能否顺利开展,在项目开展前要对施工现场周围环境进行详细勘察,分析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和气候条件等等,一方面控制项目造价成本,另一方面明确客观不稳定因素,确保工作顺利进行。技术文件是对工程项目的理解,主要包括对招标项目工作内容和制作工艺进行了解,旨在帮助投标单位明确招标项目具体价值,直观的帮助投标单位进行判断,对招标项目影响因素,施工难点和重点进行技术分析和处理措施分析,就是为了帮助工程施工免受客观因素影响,控制造价。对施工技术的模拟开展和工程造价的初步估算,这是为投标公司开展投标工作奠定基础,明确招标项目具体市值和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帮助投标企业完成投标工作。
2.3完善招投标相关工作的法律法规
建立完善的招投标法律法规,是招投标活动能够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因此,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现有法律法规的查缺补漏,以便及时弥补其中的不足,不留下任何可供“钻空子”的机会。首先,在招标活动中应从基础建设部门开始,建立分级建设项目责任制的业主单位。其次,再由行政部门建立有关机构,规模可参考招标办公室。最后,成立招标代理机构。代理机构需与招投标双方企业无关,应为第三方,从而保证招投标活动的公平性。而第三方代理机构要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招投标专业化素质,定期对其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与考核,从而提高招投标活动的管理质量。此外,第三方机构应为独立的机构运营体,与政府职能部门没有从属关系,从而避免出现政府权力干预的现象,对招投标市场形成有效规范。
2.4协调行业内部管理与市场统一管理之间的关系
每个行业都有其特殊的行业规则和市场规则。在招投标市场中,虽然招标管理已经发展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当前的招投标市场管理工作与招投标行业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难以达到国际水平。协调行业内部管理与市场统一管理之间的关系,是工程行业招投标市场规范化的基础。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结合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分析当前管理工作上的不足之处,并参考人民群众的建议,对招投标活动进行透明制、统一制的管理,有助于提高招投标管理工作水平。
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与研究,提高工程招投标的策略与技巧,有助于提高工程招投标工作的管理质量,从而保证工程招投标活动的公正、公平、公开原则。文中所提的几点策略,对于完善招投标活动的监管工作,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有助于我国工程行业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郝希亮.甘肃建设集团投标报价决策的现状分析及策略技巧——以S集团为例[J].开发研究,2009(06):104-108.
[2]袁建荣.建筑工程招投标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09):55.
[3]赵环.剖析公路工程招投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09):267-268.
[4]全乐.浅谈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四川建材,2018,44(07):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