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监管中对实体检测常见问题防控措施探究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9期   作者:卢健铭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重视关注建筑工程中的结构问题,建筑工程结构实体质量的优劣将会对整个工程的带来直接影响,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安全性以及耐用性。
        广州市增城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511300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重视关注建筑工程中的结构问题,建筑工程结构实体质量的优劣将会对整个工程的带来直接影响,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安全性以及耐用性。本文就对监管过程中,发现容易导致影响检测真实数据的常见问题进行详细分析,为方便监管部门对实体检测易忽略的情况与防控措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钻芯法;回弹法;实体检测;防控措施
        一、钻芯法
        利用专用钻机(不需要计量标定),采用半破损的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是较为客观、准确的方法,可以达到准确测定混凝土强度的目的,同时也是回弹法检测数据有争议时,所采取的验证方法,常见的问题有:
        1、操作不当,(1)根据技术规程[1],宜保持匀速钻进,当固定钻芯机时,假如螺丝未拧紧,旋转把手时候用力过度,螺丝容易松动,抽芯机与混凝土表面未贴紧,就会造成混凝土芯样起纹、甚至偏心,而规范要求“芯样试件端面与轴线的不垂直度大于1度”;(2)螺丝松动较大,再次拧紧螺丝,也容易造成错台,当切割芯样加工不注意,用于试压数据就会比实际值低。解决方法就是必须时刻注意钻机与混凝土面的贴合度(切勿松动),钻取过程均匀用力。
        2、无效芯样,(1)例如在钻芯时,现场混凝土表面已进行了抹灰,钢筋扫描仪是无法发现穿对拉螺杆用的模板管,此时应在抽芯过程中,先把钻芯部位的批荡层敲掉,观察端面是否存在异样再进行作业;(2)在钻芯的位置,应查看图纸和现场观察,是否可能存在线管或钢筋加密区,尽量避免在该处钻芯,以上能有效避免钻取到无效芯样,也避免对结构的二次损坏。
        3、抽芯部位,为更好验证混凝土的强度,在所抽取的芯样,应该较为平均分布在轴线(构件)上,避免钻孔部位过于集中导致结构受力不均和不具代表性。根据[2],所钻孔部位其中梁墙交接部位至少抽取一个芯样,是为了避免不同标号混凝土浇筑混合。例如把梁的低标号混凝土浇筑在所需高标号的墙柱上,会使梁墙交接部位的混凝土粘合不实而离析,从而导致高标号强度不足的情况,监理单位应在检测单位作业时,对所检的部位核查,并对钻芯后的部位进行见证拍照。
        4、样品管理,检测人员在钻取芯样后,必须及时进行标识收集,否则容易导致芯样混合、遗失,甚至被外来有利益关系的人员掉包,监理单位应对抽取的芯样进行及时的签名确认,并要求检测单位对芯样进行封箱保存携带。
        5、龄期不足,混凝土强度的增长不仅与养护时间有关,还与水泥的品种、养护条件、环境温度有很大的关系。如使用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在自然条件下养护,环境温度20℃时,7天可达到设计强度的60%,28天可达到设计强度的95~100%;而在环境温度10℃时7天只能达到设计强度的45%左右,28天也只能达到设计强度的80%左右。所以,在广东地区要求混凝土凝固28天以后才能使用钻芯法或者回弹法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3]。施工单位有可能会追求进度,认为强度已达到要求而不事前告知,检测单位在作业前,应与监理单位共同核查混凝土浇筑日期。
        二、回弹法
        是用一弹簧驱动的重锤,通过弹击杆(传力杆),弹击混凝土表面,并测出重锤被反弹回来的距离,以回弹值(反弹距离与弹簧初始长度之比)作为与强度相关的指标,来推定混凝土强度的一种方法。常见的问题有:
        1、主观影响,(1)机械式回弹仪,不具备存储功能,需人工读数,根据[4],“检测数据实时采集上传,并确保上传功能不受人工干预,上传的检测数据完整无遗漏”,该检测数据容易受主观因素影响,监理单位如发现须责令停止检测;(2)测量碳化深度,由于采用钢尺人工测量读数,监管部门需现场旁站观察检测人员的测量情况。


        2、设备维护,回弹检测作业前后,需要利用钢砧进行率定,并登记设备运行记录,钢砧上的率定值应为80±2,超出规定范围需要对设备进行维护,作为监管部门,在检测作业前应抽查该编号设备的率定情况与计量检定证书。
        3、仪器设定,目前市场上使用的数字回弹仪,都具有设定峰值的功能,即设定了最低值与最高值,不在该范围内就不会读数,监管部门假如观察到检测人员对某部位的测区,进行回弹检测次数较多时,则需核查仪器的设置情况。
        4、打磨过深,由于回弹法推定值=回弹平均强度值-1.645乘标准差,如打磨过对深露出石子进行回弹,数值就会比较高,从而导致整体标准差大,最后计算的推定値反而更小。施工单位或检测单位,在对混凝土表面打磨时,应只清除混凝土表面浮浆,保持平整且干燥。
        三、保护层厚度
        1、设备检定,检测仪器必须每年送到技监局等相关部门进行计量认证,监管部门在检测单位作业前,须对该编号的仪器进行查验。
        2、精度不足,由于保护层的检测精度要求比较高,检测单位需购置对仪器进行验证的标准试块,检测人员在作业前后进行校准,符合要求才携带检测,监理单位可要求检测单位携带已检验标定过的试块核查仪器精准度。
        3、核对敷衍,检测人员对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应认真核查配筋图(经审图机构审核过的图纸),并与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共同核准底筋的规格型号,不能由于核查失误,从而产生误判和错判。
        四、楼板厚度
        1、溯源困难,由于目前楼板测厚仪大多不具备存储功能,检测单位需在原始记录标注清晰测定,监理单位应全程旁站,并在检测点进行现场标记,以方便对检测数据进行查验。
        2、受检部位异常,(1)检测作业前,监理单位应先对所检部位进行现场查看,避免有杂物堆积、楼面积水;(2)辅助人员应利用铁铲等工具,对楼板表面浮浆、板底的腻子进行清理,在检测时需注意探头是否已回顶在楼板底部。
        五、结语
        综上所述,归纳监管过程中,实体检测常见的问题,大致有如下几点:1、辅助人员代替持证检测人员作业,操作经验、步骤、规范要求和理论知识不足;2、检测人员责任心不足,贪图省事;3、检测单位管理不到位,仪器未进行有效检定与台账记录;4、监理单位对检测作业不重视,未委派专人旁站跟进,监督检测过程;5、施工单位人为干预,利益诱导;6、监督部门只关注检测报告而忽视检测过程。
        通过问题总结分析,可以达到前期防范于未然,中期重点环节跟进,后期及时处理,能提升个人责任感,提升各责任单位对检测工作认知为目的,有效避免实体检测数据失真引起的质量问题及事故发生,从而更好地控制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JGJT384-2016:8-8.
        [2]《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加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2019-9-24:4-5.
        [3]李广和.混凝土强度在施工及验收中的常见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5)75-78.
        [4]《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开展现场检测数据实时采集上传相关工作的通知》穗建质〔2018〕2493号: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