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基验收方法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9期   作者:汪倩倩
[导读] 摘要:培养基验收在微生物学检验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做好培养基验收是做好实验的基础。
        安徽拓维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安徽宣城  242000
        摘要:培养基验收在微生物学检验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做好培养基验收是做好实验的基础。本文就如何审核供应商提供的文件、技术性验收、评价和处理方式三个方面对培养基验收方法进行叙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培养基;验收
        引言:微生物学检验需要各种各样的培养基,而培养基的质量由基础成分的质量、制备过程的控制、微生物污染的消除及包装和储存条件等因素所决定。为了对生物检定和微生物检查所需培养基实施有效控制,确保微生物学检验质量,所以需要对培养基进行验收。一般来说,我们依据GB 4789.28-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培养基和试剂的质量要求对培养基进行验收。如何按照标准对培养基进行又快又准的验收是所有实验室必须攻克的难题。
        一、审核供应商提供的文件
        1.1生产企业提供的文件
        生产企业应提供以下资料(可提供电子文本):培养基或试剂的各种成分、添加成分名称及产品编号;批号;最终pH(适用于培养基);储存信息和有效期;标准要求及质控报告;必要的安全和(或)危害数据。
        1.2产品的交货验收
        对每批产品,应记录接收日期,并检查:产品合格证明;包装的完整性;产品的有效期;文件的提供。
        1.3贮存
        一般应严格按照供应商提供的贮存条件、有效期和使用方法进行培养基和试剂的保存和使用。对于脱水合成培养基一般为粉状或颗粒状形式包装于密闭的容器中。用于微生物选择或鉴定的添加成分通常为冻干物或液体。培养基的购买应有计划,以利于存货的周转(即掌握先购先用的原则)。实验室应保存有效的培养基目录清单,清单应包括以下内容:容器密闭性检查;记录首次开封日期;内容物的感官检查。开封后的脱水合成培养基,其质量取决于贮存条件。通过观察粉末的流动性、均匀性、结块情况和色泽变化等判断脱水培养基的质量的变化。若发现培养基受潮或物理性状发生明显改变则不应再使用。商品化即用型培养基和试剂应严格按照供应商提供的贮存条件、有效期和使用方法进行保存和使用。
        二、技术性验收
        根据培养基的类别和用途,严格按照培养基和试剂符合性检查规程或其他标准进行验收,确保相关检验项目的质量要求。一般选择下列方法对每批成品培养基进行评价:生长率的测定、定量方法、半定量方法、定性方法。其验收方法和验收标准可见国家标准GB 4789.28-2013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培养基和试剂的质量要求对培养基进行验收。
        2.1生长率的测定
        按规定用方法将适量测试菌株的工作培养物接种至固体、半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中。每种培养基上菌株的生长率应达到所规定的最低限值。
        2.1.1平板的制备与保存
        倾注融化的培养基到平皿中,使之在平皿中形成一个至少3 mm厚的琼脂层(直径90 mm的平皿通常要加入18 mL~20 mL琼脂培养基),需添加试剂的培养基,应使培养基冷却至47 ℃~50 ℃后才添加试剂。倾注后将平板放到水平平面,使琼脂冷却凝固。凝固后的培养基应立即使用或存放于暗处和(或)2 ℃~8 ℃冰箱的密封袋中,在有效期内使用。使用前应对琼脂表面进行干燥,但应注意不要过度干燥。
        2.1.2工作菌悬液的制备
        将标准储备菌株接种到非选择性肉汤培养过夜或采用其他方法,制备10倍系列稀释的菌悬液。生长率测试常用每平板的接种水平为20 CFU~200 CFU。
        2.1.3接种
        选择合适稀释度的工作菌悬液0.1 mL,均匀涂布接种于待测平板和参比平板。每一稀释度接种两个平板。

可使用螺旋平板法(见附录F)或倾注法进行接种,并按标准规定的培养条件培养平板。
        2.1.4计算
        选择菌落数适中的平板进行计数,按公式PR = NS /N0计算生长率。
        式中:PR——生长率;NS——待测培养基平板上得到的菌落总数;N0——参比培养基平板上获得的菌落总数。
        参比培养基的选择:一般细菌采用TSA,一般霉菌和酵母采用沙氏葡萄糖琼脂,对营养有特殊要求的微生物采用适合其生长的不含抑菌剂或抗生素的培养基。
        2.1.5结果解释
        目标菌在培养基上应呈现典型的生长。非选择性分离和计数固体培养基上目标菌的生长率应不小于0.7。选择性分离固体培养基上目标菌的生长率一般不小于0.5,最低应为0.1。2.2选择性
        2.2选择性
        为定量评估培养基的选择性,应按照规定以适当方法将适量测试菌株的工作培养物接种至选择性培养基和参考培养基中,培养基的选择性应达到规定值。
        2.3生理生化特性(特异性)
        确定培养基的菌落形态学、鉴别特性和选择性,或试剂的鉴别特性,以获得培养基或试剂的基本特性。
        2.4(选择性)半定量测试方法
        用1 μL接种环进行平板划线,并按标准规定的培养条件培养平板。操作时用接种环而不用接种针,接种环应完全浸入培养基中。取一满环接种物,将接种环接触容器边缘3次可去除多余的液体。划线时,接种环与琼脂平面的角度应为20°~30°。接种环压在琼脂表面的压力和划线速度前后一致,整个划线应快速连续,移取液体培养物时应将接种环伸入培养液下部分以防止环上产生气泡或泡沫。通常用同一个接种环对A~D区进行划线,操作过程不需要对接种环灭菌。但为了得到低生长指数G,在接种不同部分时应更换接种环或对其灭菌。
        2.4.1计算
        培养后,评价菌落的形状、大小和生长密度,并计算生长指数G。每条有比较稠密菌落生长的划线则G为1,每个培养皿上G最大为16。如果仅一半的线有稠密菌落生长,则G为0.5。如果划线上没有菌落生长、生长量少于划线的一半或菌落生长微弱,则G为0。记录每个平板的得分总和便得到G。
        2.4.2结果解释
        目标菌在培养基上应呈现典型的生长。目标菌的生长指数G大于或等于6时,培养基可以接受;非目标菌的生长指数G一般小于或等于1,至少应达到小于5时,培养基可以接受。
        2.5性能评价和结果解释
        若按照规定的所有测试菌株的性能测试达到标准,则该批培养基或试剂的性能测试结果符合规定。若基本要求和微生物学要求均符合规定,则该批培养基或试剂可被接受。
        三、评价和处理方式
        若各项验收结果中任一项不符合上述要求,则该批次培养基不得接收。通过验收的每批培养基,应及时登记在培养基目录清单中;没有通过验收确认的培养基,应注明原因,通知供应商退货;若不合格培养基购买数量极少,开启后无法退货,应跟供应商协商解决并记录为损耗。其次,通过验收的每批培养基和,应及时登记在培养基目录清单中;没有通过验收确认的培养基,应注明原因,通知供应商退货;若不合格培养基购买数量极少,开启后无法退货,应跟供应商协商解决并记录为损耗。采购部门应定期向使用组征求意见并收集汇总,作为评价供应品和供应商的依据,评价过程和结论应有文字记录,并填写评定表等,年末将有关资料汇总归档。若发现有严重质量问题,应立即上报并联系供应商,及时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GB 4789.28-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培养基和试剂的质量要求》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