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 甘肃省兰州市 730050
摘要:在高层建筑中,电梯的应用十分广泛。电梯对高层建筑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保证电梯的正常运行,需要加强对电梯的日常检验工作。由于电梯的内部结构较为复杂,因此,电梯的检验工作难度较大,且在检验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危险源,通过对这些危险源的合理性预防,才能够更好的保证电梯的正常检验,同时也降低了事故的发生率,从而更好的保证了检验人员的人身安全。
关键词:电梯检测;危险源;预防
引言
城市建设中,由于人口数量增加等问题,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高层建筑中电梯的检验维修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电梯在检验维修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下文将针对常见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从而促进电梯检验维修工作的顺利开展。
1电梯检验检测基本概述
电梯属于一种特种设备,在国家对特种设备使用的安全法律规定中提到,特种设备在安装、改造和重修的过程中需要由专门的检验检测部门严格遵照国家安全技术规定进行检测。没有经过检测合格的电梯不允许使用。电梯检验检测的内容一般包含电梯使用安全文件是否安全、电梯的安装资料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电梯设备装置的配备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电梯的各个零部件使用是否安全。在对电梯的一次次检验完成之后还需要检验单位打造电梯安全技术档案,在档案中详细的记录电梯过往检验资料,明确电梯的型号和零部件配置信息。
2电梯检验中的危险源分析
2.1坠落伤害事故危险源
当电梯机房内部一般都会设置对应的作业平台,但由于电梯机房一般都是在建筑物的顶层,因此平台高度较高。检验人员则需要通过爬梯,才能到达曳引机所在的作业平台,当爬梯固定处的螺栓松动或踏板被腐蚀时,检验人员在攀爬过程中极易发生爬梯脱落或踏板断裂从而导致的坠落事故。当检验人员需要在平台边缘进行操作时,若未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也非常容易造成坠落事故。
2.2电梯井道内部的检验维修
电梯检验维修人员在进到轿顶前,工作人员首先要对轿顶检修停止开关与机关进行检测,在保证其性能没有问题情况下,再进入轿顶开展下一步工作。如果检验维修工作需要多人一同进入轿顶,必须确保一同进入的工作人员全部发布电梯运行指令情况下,电梯才能开始运行,避免电梯突然开始运行造成部分工作人员出现人身伤亡事件。在井道运行过程中,所有在轿顶的工作人员必须要握紧护栏,禁止身体越过护栏,避免因井道内存在的凸出物体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工作人员如果要在轿顶开展相关工作时,要合理掌控自身与钢丝绳、反绳轮之间的距离,避免自身及衣服与其发生接触,从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在对轿顶进行检验维修过程中,要保证电梯开关保持关闭状态,只有保证电梯是停止运行情况下,才能开展相关的检验维修工作。
2.3钢丝绳引起共振问题
钢丝绳是电梯运行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受力组件。由于每个电梯承重量、使用年限、使用频率都是不一样的,因此难以系统掌握钢丝绳状况。钢丝绳因受力不均,引起某一根或几根严重磨损而变细,磨损后的钢丝绳与曳引轮槽的摩擦力就变小,曳引轮槽也变得易磨损,长时间的使用导致钢丝绳磨损超标,甚至出现断丝,或者在使用前钢丝绳的扭力没有得到充分释放,这些都会影响钢丝绳的拉力,从而引起电梯运行的共振。除此之外,市面上售卖的电梯钢丝绳良莠不齐,部分钢丝绳质量难以达到国家标准要求,会直接影响电梯运行安全。
3电梯检验中的危险源合理防控
3.1坠落风险防控
检验人员在打开层门后,进入轿厢顶部或底坑时,需要保证层门门锁的电气触点处于断开状态,同时按下急停按钮,在确保这些工作完成之后在进入到电梯轿厢顶部或底坑进行相关操作。
而在进入到轿厢顶部之后,检验人员需要保证身体的所有部位都在护栏之内,同时不可以倚靠护栏,防止出现坠落事故。
3.2双计算机改进方法
利用计算机控制方法具有更大的优势,因此,需要在电梯控制系统中利用计算机,通过利用智能化技术,可以使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和平滑性因此提高。在改进电梯安全回路的过程中,利用双计算机控制方法,拖动和控制相分离结构,利用全闭环方式,在各结构中配置 CPU 和继电器和中间继电器,使电梯安全回路运行的精准性因此提高,避免电梯发生误动问题。在电梯安全回路设置专业传感器,实时采集电梯安全回路的运行参数,同时向 CPU 传输数据,因此,判断电梯安全回路是否存在故障,实现安全回路控制的自动性。在计算机系统中,PLC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利用PLC可以减少硬件问题,保障电梯运行的可靠性。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引进多计算机方法,根据不同电梯的安全需求,配置多个计算机,通过增加计算机数量,可以提高控制精度,同时可以实现各个部件的独立管理效果。
3.3钢丝绳引起共振问题的解决措施
钢丝绳引起共振问题的解决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在电梯安装过程中,选择质量上乘的钢丝绳,且契合实际的钢丝规格;(2)每根钢丝绳所受拉力应一致,并保持钢丝绳表面清洁;(3)对钢丝绳绳头下部进行固定,减小钢丝绳的振动幅度,从而减轻电梯的运行共振;(4)注重日常对钢丝绳的维护,检查是否有磨损超标(小于公称直径90%)、出现断丝、锈蚀严重等问题,提升电梯运行的舒适度。
3.4定位制停装置的安装
针对高层建筑的电梯设备,在安装制停装置过程中,由于坑底与门之间的距离较远,电梯开启后,电梯可能会无法直接进入坑底,从而无法开启制停装置。这一情况下,检验维修人员需要进入坑底,但缺少针对性的处理对策,电梯层门在开启后,关闭电梯门后,一旦有人进入存在问题的设备中,由于没有开启制停装置,将会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乘坐者人身安全造成威胁。所以,检验维修人员要注重对制停装置的安装位置进行检测,检验制停装置实际运行是否具有灵活性,一旦制停装置发生失灵,便要及时采取措施,迅速更新装置,以免对电梯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从而保证电梯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3.5加强日常保养维护
电梯在给居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要求更多的电梯工作者为电梯安全事业保驾护航。一是必须定期进行电梯安全维护,逐一进行安全检测,减小运行共振的可能性,避免事故发生。二是保养处理一定要到位。电梯运行过程中,曳引机部件、导轨都需要润滑油,因此,在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过程中,必须注意涂抹合适剂量和类型的润滑油,减少电梯运行的抖动和摩擦力,使电梯能够更加顺畅地运行,减少共振。
结语
综上所述,近几年,电梯设备被大量场所使用,随之电梯设备的安全问题也被广泛关注。想要保证电梯设备能够正常运行,保证乘坐者的人身安全,必须做好检验维修工作。工作人员在实际检验维修过程中,一定要保证自身的安全,加强对自身的安全防护,这样才能保证电梯检验维修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胡战生.电梯检测中电梯运行共振原因及解决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33):125-126.
[2]程友敏.陈永胜,张跃.浅析电梯检测中的电梯运行共振原因及其措施[J].低碳世界,2016,(20):234-235.
[3]唐建富.电梯检验中危险源分析与合理防控方式解析[J].装备维修技术,2019(4):172+166.
[4]胡战生.电梯检测中电梯运行共振原因及解决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33):125-126.
[5]肖海峰.电梯安全性能影响因素及强化电梯检验检测的方法研究[J].装备维修技术,2019(02):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