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赵姣姣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9期   作者:赵姣姣 杜丽红
[导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微生物检测技术有了很大进展,微生物检测技术为食品安全检测提供了有效途径和有力工具。
        安徽拓维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安徽宣城  242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微生物检测技术有了很大进展,微生物检测技术为食品安全检测提供了有效途径和有力工具。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卫生问题监督管理中应用的微生物检测技术包括免疫学快速检测技术、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以及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每种检测技术的特点和使用领域各不相同。未来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还要依托于科学技术研究的不断进步,开发新的检测手段,可为全国人民的食品安全提供强力的保障。
        关键词:食品安全;微生物检测技术;应用;未来趋势
        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发激烈,部分食品生产企业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使用劣质的材料或者是没有做好环境管理,导致生产的食品存在较多的质量问题。劣质食品涌入市场对于市场秩序会造成严重干扰,且劣质食品很可能引起疾病,引起较大的社会危害。因此采取有效的检测技术来确保食品安全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微生物检验技术是现代食品安全检测中的重要技术,能够确保食品的安全性,维护消费者的切实利益。
        1食品微生物相关概述
        微生物是一类人肉眼观察不到的生物的总称,这类生物群体十分庞大,类别丰富多样,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利用生产性食品微生物实现了食品生产制造,如常见的酵母菌和醋酐酸菌等,但微生物也会对食品造成不良影响,导致食品变质,例如霉菌与细菌等,而食源病原性微生物主要包含肉霉菌和大肠杆菌等。鉴于食品微生物与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是紧密关联的,加大对食品微生物的系统研究与分析,有助于对其进行科学利用,将更多新型技术运用到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工作中,能够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非常有益。
        2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微生物检测技术
        2.1免疫学快速检测技术
        免疫学快速检测技术以荧光抗体检测技术与免疫酶技术为代表。荧光抗体检测技术是借助荧光素来标记抗体或抗原,使其直接或间接与待测样品中的抗体或抗原结合,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鉴别检测微生物的技术手段。该技术简单快速,但是所用的设备荧光显微镜价格昂贵。与之类似,免疫酶技术也是标记抗原或抗体,但多利用免疫酶进行标记,然后加入酶底物,根据产物的多少定量或定性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该技术检测快、灵敏度高。
        2.2 PCR检测技术
        2.2.1 常规PCR检测技术
        常规PCR检测技术属于国内经常运用的检测技术之一,其重要性毋庸置疑。此项技术的应用原理在于向DNA模板与引物混合体系内添加一定量的聚合酶,利用相应仪器在体外达到大量扩增DNA片段的目的,在应用相关技术如电泳技术对扩增后的DNA片段进行分析检测,检测准确率为98%。
        2.2.2 多重PCR检测技术
        多重PCR检测工作:此种检测方式和普通的PCR检测方式十分相近,不同之处在于多重PCR反应体系内加入了多种引物,以便达到针对多种DNA片段加以扩增的目的,此类方式既能够凸显出常规PCR的优势,又可以节省时间,提升了检测工作效率。
        2.3生物芯片技术
        生物芯片技术具备一定的精准性、高效性,往往通过一次实验便可以检测出食品中潜在的病菌,检验效率较高,并且操作较为简单。一般情况下,借助生物芯片技术手段可以在几小时内获取检测结果。在实验研究工作中,相关人员曾在6 h内检测出了食品中的致病菌,证明生物芯片检测技术具备及时性、高效性。但是生物芯片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工作中的运用范围相对有限,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并没有大范围推广。


        2.4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
        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是利用现有的具有生物功能的敏感性元件,通过分子识别生物反应,并将产生的生物信号转化为定量的便于处理的电信号,进而检测出食品中微生物的数量和浓度的检测手段。由此可知,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的灵敏度高、测试快捷高效,目前主要应用的生物传感器包括酶传感器、细胞传感器、免疫传感器等。
        2.5微量生化法
        微量生化法涵盖了放射测量法、电子阻抗法以及微热量技法。①电子阻抗法:此种方式主要基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能够重复数次进行检测,抗敏感能力非常强,反应速度较快。②微热量技法:一般而言,微生物生长过程中,会散发出热量,依据热量,实现对微生物的定量检测。③放射测量法:作为可以快速检测食品中微生物的新型技术之一,放射测量法得到了广泛应用。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对培养基中的碳水化合物用14C进行标记,细菌代谢过程中会利用碳水化合物形成14CO2,使用放射测量仪准确测量14CO2含量是否增加,以便明确样品中存在细菌与否。如此,实现了细菌数量的快速计算,同时准确检测出时间与接种量、繁殖率以及代谢类别之间的关系,相较于普通方法更快,通常需要6~18 h。数年的临床试验表明,放射测量法相较于普通培养法而言,能迅速检测出细菌。阳性检出率和培养法十分接近,或者更高。此种方法不仅迅速、敏感,而且精准性十分高,实现了自动化操控,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得到了广泛应用。
        3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现状
        食品安全关系着全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如果食品安全没有把控好,就可能引起重大的食品安全问题。微生物的检测指标是衡量食品安全好坏的主要判定标准,在食品安全检测中承担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免疫学快速检测技术的检测成本较低、实用性强,特别是酶免疫技术,能检测的食品病原菌较多,包括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微生物。免疫学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问题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使用最为广泛的是分子生物学快速检测技术,其中基因探针技术能够快速检测出李斯特菌、葡萄球菌等微生物,检测精准快速,该技术不会受到微生物纯度的影响,可快速检测不同食品样品中的微生物。但是基因探针技术操作较为复杂、检测昂贵,目前主要在实验室使用。PCR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具有较大的优势,因为其检测速度快、敏感度高、针对性强。PCR检测技术可检测范围也很大,如沙门氏菌和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等。生物芯片技术的检测效率高、检测精度好,同时操作简单,在近几年得到了大量的应用。但是生物芯片具有复杂性及特殊性,导致目前该技术仍然需要投入研究,很多相关技术仍在孕育期,推广应用困难。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除了检测食品中的李斯特菌、大肠杆菌等微生物外,还能快速检测环境污染残留物等其他危害因素,同时保持较高的检测灵敏度,因此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中。
        结语
        总而言之,食品安全质量直接影响广大群众的健康与生命财产安全。微生物检测技术可以有效提升食品安全检测质量,切实满足我国食品安全检测工作发展需求。在实际开展微生物检测时,必须要严格按照我国食品检测工作相关要求,遵循我国相关法律法规,选择具备科学性、高效性、精准性、快速性的微生物检测技术。积极实施微生物检测创新技术研发,为我国食品安全检测工作提供基础支持,切实保障我国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孙树兵.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J].化工管理,2020,10(28):161-162.
        [2]阮雁春.新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中的应用[J].现代食品,2019,24(9):24-25.
        [3]刘晓丹.微生物检测技术及其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J].食品科技,2020,12(40):113-114.
        [4]李勤.微生物检测技术及其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2,33(9):217-220.
        [5]项佳林.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运用初探[J].中外食品工业:下,2013,33(2):33-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