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73
摘要:现如今的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快,而在这过程当中人们的精神世界的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过程当中,其艺术形态也就越来越复杂多样。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它能够影响整个城市规划的质量以及效果,这就要求设计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观赏需要,还能够符合人们生理与心理等方面的需求。比如在心里角度,需要将城市与大自然进行有机的融合,对城市居民心中的理想环境模式进行分析理解,以保证城市规划与自然景观能够更好的融合统一,予人以更愉快的观赏感受。所以在进行城市规划与设计过程当中,必须要重视景观形态模式这一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城市规划与设计景观;形态模式;建议
引言
近年来,各个城市都在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的步伐,这就要求在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园林景观设计。城市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为提升规划设计质量,相关设计人员需将二者充分结合,发挥园林景观在城市生态保护与平衡方面的作用,提升城市的生态效益,为人们创造舒适、健康的城市空间。一些城市在规划过程中对园林景观设计的应用不合理,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在未来发展中,需从整体性的角度,发挥园林景观设计的作用。
1 社会景观形态的思想及其发展过程分析
在原始社会当中,大多数人都是在洞穴或者巢穴当中居住,他们的居住点不固定,而在新石器时代,各个区域又建立了自身专业的农业生产机构,逐渐了形成固定的居民点。在生产力发展时期,出于生活与交换需要一些原始居民以自身居住点为中心,形成一个比其区域更大的体系,这就是最早期的城市演变。在这一城市当中其体系庞大,而且针对不同的历史领域与专业也存在一定的理解差异。一般的城市理念当中,最主要指的是由于固定的生产生活方式,将相应地域组织起来,进而形成一个庞大的居民点。在这一区域当中,其经济、政治、文化、活动中心是相同的,而城市则是国家根据一定的行政建设制度所设立的市镇或者直辖市。在城市的发展过程当中,其工商活动、生产产物聚集,人口高度集中,建筑和财富等特点都是集中形式的体现。这也是城市现象的一种区域的体现。总体来说,城市的概念就是在地球表面占据一定的土地区域,以人类的活动为主要核心,与周边的区域存在密切的联系,并且发挥互相控制与服务调整等作用。在19世纪出现“景观”这一名词之后,逐渐又衍生出园林景观、景观形态以及景观设计等专有名词。不同的景观形态有着不同的风景形式系统,并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将风景形式引入到设计工作当中,而其开展过程也会存在一定差异。比如在数量与质量、文化与艺术、科学与愿望、可能性等方面都会存在一定冲突。而在景观形态的思想形成过程当中,都是需要有大量的文化背景作为参考,进而展开优化,提升景观设计框架的合理性及其科学性。在城市景观当中,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人造形式和各种自然景观。
2 在城市规划设计当中的景观形态模式分析
2.1 注意整体搭配效果
城市景观规划和设计需要有效结合建筑、水体和岩石,并与植物进行巧妙的配置,以确保整体的效果。在不同的空间搭配植物时,要根据植物所占空间的大小来进行搭配,例如,灌木和乔木所占的绿化面积相对来说大于那些花和草。所以,灌木和乔木可以用作植物规划的中心,控制所用苗木的大小,将苗木整齐地种植在道路的两侧。此外,必须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苗种,通常可以选择一种或多种不同的苗种来有效地增强景观的装饰性。对花和草进行空间搭配的时候,更侧重于花草所凸显出来的装饰特性,应使用鲜艳的花朵巧妙地组合不同颜色和形状,来营造出出色的景观配置。
对绿草进行搭配时,应该把绿草的那种生机勃勃的特性表达出来,不宜太过复杂,使绿草与鲜花巧妙结合起来,才能创造出更加美丽的景观供人们欣赏。
2.2 现代艺术与传统设计手法相融合
推进风景园林革新发展,首先,确保风景园林景观独具魅力,需要设计者理清现代技术和传统设计手法之间的关系,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把现有的艺术表现手段和沉淀下来的传统设计手法巧妙融合在一起,设计出独具特色的风景园林景观,满足人们情感和感官体验的需求。其次,风景园林功效、外观等的革新,需要设计者把现有的设计思想和文化元素有机融合,设计出层次丰富的园林景观,满足人们对风景园林外观和实用性的需求。
2.3 人工技术对自然方面的影响
自然环境主要是事物所赖以生存的环境,没有经过装饰或者人工雕刻而自发创造的。其造物者是大自然,不受人的意志干扰而产生的;而人工物则是受到人工技术的干扰,与自然相对,由人类所加工改造而产生的各种形态,其受到主观思想与意识的影响,有着很强的人工改造与加工痕迹。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实践的过程当中,人工对自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自然也反过来限制人工的改造过程。所以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当中,景观形态模式需要对两者进行和谐统一。与西方国家不同,在西方国家当中,他们提倡人工战胜自然,将自然与人工分隔开来进行设计。
2.4 加大后期维护的力度
具有特色的景观设计,在植物搭配和设计过程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设计,合理搭配出一个可以提高植物存活率的设计方案。植物在炎热的夏天要控制种植的时间,下雨天种植可以有效地提高植物的存活率,所以在下雨的时候应该增加植物的种植量。在栽植植物的时候,要对根部合理处理,修剪枝叶。冬天气温下降,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防寒措施,加强植物的养护力度。后期的养护工作要求有关责任人提高责任认识,使植物的死亡率下降,保持生态的平衡发展,确保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3 城市景观生态特征及其异质性
在城市景观生态学当中,其主要包括斑块、基质等不同的内容。城市景观生态学具有不定性,主要是以人为主体来发展的景观生态单元,围绕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历史文化特点来进行信息交换,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协调、维持人类活动。同时,其梯度性也是一个较为重要的特色。而城市景观的异质性则是其根本属性。通过城市景观的生态特征可以看出,城市是由多个异质单元所构成的镶嵌体,异质来源就主要是通过人工制造而产生的。比如道路、街道、广场等等这些因子,另外包括一些自然河流等自然因子。在城市景观的异质性当中,其主要有二维平面的空间异质性和垂直空间异质性。在二维平面当中,不同的内容功能各不相同。比如绿地系统用来制造氧气、净化空气,美化城市;而道路系统则是连接不同区域,起到一个通道作用。他们贯穿于整个城市,形成了一定的城市景观,在垂直空间异质性当中,主要是由于高度不同而形成的参差不齐。比如空气中的尘埃、二氧化碳、空气的构成。不同高度的楼层所受到的太阳辐射而形成的小气候效应、植物开花与长叶的时间有着一定差异等等。
结束语
在景观形态学思想当中,它能够为城市规划设计提供更好的思维形式,促进其有效发展。在追求生活的同时,能够满足生态适应性,促进人类发展,也能够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但是这样的景观形态规划开展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必须要让设计人员以道法自然思想为主要指导,将人与自然进行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 谢源.开放空间导向下的山地新城城市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9.
[2] 刘凯军.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规划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04):61.
[3] 郝建华,吴升堂,苑海松.城市园林在城市建设中的功能和效益分析[J].现代园艺,2016,(6):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