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志勇
广州鑫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510650
摘要:近年来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建筑行业的施工技术在不断的提高。在房屋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优劣,因此,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务必要加强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改良与优化,促其更加牢固,更好地应对地震等各种灾害,全面提升房屋建筑的稳固性与可靠性。目前,钢筋混凝土结构凭借着布局规划的灵活性以及施工技艺的持续完善等一系列优势受到业内人士的高度认可,现已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得到大力推广和积极应用。本文就建筑工程钢筋施工技术展开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目前我国房屋建筑主要是利用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较多的优势,可以提高整体房屋建筑工程的强度和抗压能力等。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施工单位需要明确技术要点,明确钢筋混凝土结构优势,深入探究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提升房屋建筑整体施工水平。
1钢筋混凝土施工的特点
1.1流程复杂
在施工过程中,钢筋、混凝土两种特性截然不同的物质材料相结合,需具备良好的抗压性和抗拉性,应根据实际情况规范合理地配置钢筋,由此增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稳固性和可靠性。在最初准备环节,务必要加强检测,严格把控材料质量大关,做好抽样工作;在钢筋混凝土浇筑环节,施工人员应结合实际情况,规范科学地施工,保证施工质量和效率;在后续养护环节,也要加强监管,加强对已施工部分的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养护,改善并提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1.2损坏频率较高
完成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施工单位需要保障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将会引发质量问题。如果没有提出科学的管控措施,将会损坏钢筋混凝土结构,影响到钢筋混凝土结构使用效果,整体建筑工程的安全性都会因此受到影响。
1.3易变性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施工单位在开展浇筑作业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设置模板和临时支架,向下层结构顺利的传递浆液,使结构整体性因此提高。但在这一施工环节,因为荷载发生变化,将会改变模板和临时支撑,影响整体的稳固性,支撑结构发生变化,也会随之改变浇筑结构形态,原有结构因此发生变形,受力效果因此受到影响。
1.4碳化反应
碳化反应存在于混凝土搅拌和浇筑施工环节,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作业中,所需的混凝土用量较大,搅拌或浇筑施工环节,经常会存在二氧化碳渗入的情况,二氧化碳的渗入会与混凝土内部部分材料发生化学反应,使内部产生多余的水分和碳酸钙杂质,致使混凝土出现碳化现象,破坏混凝土性能。直接使用这样的混凝土参与施工,建筑结构会出现干缩裂缝。另外,碳化反应影响下,混凝土的碱度也会有所下降,降低混凝土自身保护性能,在外界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结构遭到破坏。
2建筑工程钢筋施工技术要点
2.1模板工程
施工单位首先需要根据施工要求搭设框架柱模板,在模板制作过程中,施工单位主要利用的材料包括九夹板和木方,施工单位需要把握施工图纸的尺寸,在安装模板之前,施工人员需要明确柱模内边线和支模控制线等信息,在加固支模施工中,需要设置井字形的脚手钢管,控制柱模的垂直度,在两个柱模之间加固拉杆。在安装梁板模板的过程中,需要在柱上设置水平线和梁位线。模板支架搭设工作结束之后,施工单位要注意科学的搭设梁,稳定的支撑立杆。
根据规定合理铺设木垫板,控制支撑立杆之间的距离在800~1000mm以内,同时需要根据规定控制水平横杆的距离和底部扫地杆和地面的距离,这样可以使整体受力体系的完整性因此提高。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实际请跨国设置斜撑,使排架稳定性因此提高。控制横楞间距在300~500mm范围内,在起拱施工阶段,施工的那位需要严格遵守施工要求。在安装梁侧模的过程中,绑扎钢筋之后需要调整钢筋,经过验收之后再落实加固处理工作。如果梁高在600mm以上,施工单位需要将穿梁螺栓设置在横模中。在安装梁、板模板阶段,需要根据施工要求设置水平线和梁位线,在安装模板支架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梁的位置完成搭设工作。在楼梯模板安装阶段,施工单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配置模板,加强审核模板质量。如果施工单位利用常规支模方式,为了保障楼梯线条的美观性,施工单位需要合理调整楼梯踏步立面角度和高度等。在模板拆除阶段,施工单位需要根据混凝土试块情况,合理把握模板拆除的时间,如果试验结果符合混凝土拆模强度,施工单位完成自我检查之后,需要立即上报监理,确定没有任何问题之后开展后续施工工序。
2.2钢筋工程施工
第一,钢筋的绑扎连接。钢筋绑扎前,严格控制钢筋的种类和数量,使钢筋配置满足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绑扎施工阶段,要以铁丝固定钢筋,让钢筋街头位置处于最大弯矩处。钢筋绑扎中需在钢筋和模板间设置垫层,从而全方位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在双层钢筋网绑扎施工中,先设置钢筋撑脚,规避钢筋位置偏差。于板墙间设置钢筋网,除靠近外围的钢筋外,均需做好钢筋绑扎处理,钢筋绑扎中必须严格控制位置偏差。第二,焊接连接。在钢筋焊接施工中,要在垫板、帮条或形成焊缝的位置引弧,不得造成主筋损伤。钢筋搭接焊或帮条焊施工中,如无法使用双面焊接,则可采用单面焊接。如采用帮条焊接时,帮条的牌号可与主筋相同,也可低一个牌号。帮条焊主筋端面应保持2-5mm的间隙。搭接焊条时,焊接端的主筋要做好预弯处理,使两条钢筋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焊接施工中,焊接人员需在搭设焊或帮条焊形成前,做好焊缝的引弧处理,在端头收弧前填满弧坑,以加强主焊缝与定位焊缝的连接效果。
2.3混凝土的浇筑
在建筑钢筋混凝土施工期间,混凝土的浇筑也是比较重要的施工环节。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要对支架的标高、模板、位置、尺寸等进行检验和数据记录,并且还要对混凝土浇筑区域的表面污物进行清理,确保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另外,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时刻监测混凝土的内部温度,避免因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而出现温度应力使内外温差加大,导致出现裂缝现象,从而影响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运用混凝土分层浇筑的方式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在运用分层浇筑前,相关设计人员应把控好混凝土的浇筑厚度,并做好标高,而且要在上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浇筑下一层混凝土。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之后,要使用振捣工艺对混凝土进行振捣,从而使混凝土与钢结构有效融合。另外,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会产生CO2,从而在混凝土内部产生碳化反应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质量。运用振捣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消除其内部的CO2,并且在振动棒的作用下能够使混凝土内部的水分沁出,从而减小混凝土的内部空隙,使混凝土的砂浆与砂石材料进行有效混合和凝结。除此之外,经过振捣工艺的处理可降低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出现裂缝的概率,从而提高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
结语
伴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的持续推进,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取得了长足进展,它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所以,务必要加强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严格化、全面化管控,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选取合适的材料和技术,促进钢筋混凝土结构更稳固、更抗震,从而使得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得到有效保障,促进建筑公司获得可观的利润。
参考文献
[1]许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探讨——以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厂房的施工为例[J].四川水泥,2021(01):206-207.
[2]谢忠理.房屋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36):93+99.
[3]宋伟.房屋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制桩施工技术要点探讨[J].建材与装饰,2020(20):27+29.
[4]袁方.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大众标准化,2020(12):28-29.
[5]周贤涛.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探讨[J].农家参谋,2020(08):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