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玲
第十四师水利工程管理服务中心 新疆兵团昆玉市 848116
摘要:水利工程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基础建设的主要方面,为了尽可能发挥水利工程建设在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就要求从部门管理的方面出发,优化管理措施,提升管理质量,从基础出发强化水利工程建设的信息技术要求,让水利信息技术可控可行。
关键词:信息技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前言
当前我国主要的水利工程建设的工作具体内容相对较大,与之相关的其他城市基础建设内容也相对较多。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方案已经不能应对当前各种突发的水利工程建设施工问题,因此如何进一步转变方式,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管理模式,就成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者应当深入探索的核心问题。水利工程建设不仅仅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当前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能力,同时也是为了帮助居民解决实际用水问题,降低因为缺水产生的社会问题。经过水利工程建设的不断加强,也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社会突发问题,在突发火灾或者需要用水的问题时,水利工程建设就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应用的作用
1.1提高了资源分享的需要
现代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主要涉及到项目的设计、监理、工程等大批量生成的资料和文件,其中包含了很多相关信息,如资料的合并,以及对资源的合理配置,易于被搜索和使用等十分非常重要。为此,有必要通过建立有效地完善对建设工程项目的信息管理体系,增进对信息数据资源的整合与统一。
1.2提升企业工作效率的必然性
首先,应用一个信息化系统能够在收集各种当前事件中的信息数据的基础上,同时对事件中发生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处理过程,并且依据自己设计的反馈来自动地为大家提供了意见建议以供参照,便于做好统计工作的数据和做好统筹性的工作方案。其次,项目的相关负责人能够根据系统中搜集和总结的信息及其他参考意见快速做出回复和响应,及时地进行政策决定、规范资源、进度、质量安全防护措施等,提高了项目的管理效率,有利于企业实现对每一个项目的质量、进度、投资3个环节目标的精细化控制与统筹,使整个项目的绩效水平达到最好[1]。
1.3提升学员科学性企业管理能力需要
基于有效的决策数据分析建立了一套更加科学的分析决策,通过对企业信息管理资源数据进行实时搜索、处理、清算和综合利用,及时地重新调整了对方案决策计划并及时采取措施对其结果进行了更加科学的分析决策,确保了企业实现国家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方式转变,由过去传统的决策经验分析管理向更加科学的决策管理和实现信息资源流量优化管理。水资源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体系的项目构建设计应以其综合实用性、容易性和使用性等为主要基础设计原则,以当前现代我国企业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企业的发展趋势特点为理论基础,根据我国企业项目管理的走向电子化、信息化发展要求,引入了一套项目管理理论方法和设计思路,发展了一套高效、科学、规范的项目管理工具和适合水电工程企业建设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监控系统管理能够自动促使各个设计项目的大量设计数据和项目工作管理流程自动实现了信息电子化、信息化,自动地完成运行和管理动态数据分析以及优化合并调整各类信息资源,为对各个项目过程管理的具体决策和任务执行监控提供了信息支持,从而有效地全面管控监测各个项目的设计施工进度、成本和服务质量,实现了项目管理的高度科学化、现代化[2]。
2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
2.1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应用
在水利工程中合理的利用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可以为水利工作者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通过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能够将各个地区的水利工程相互结合,促使信息资源能够得到共享,而一些数据资源较大的信息同时也能够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快速的传输,这无论是对水利数据和水利图像的传输和储存都是有所帮助的。
2.2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化技术,将地理信息技术利用与水利工程之中是水利行业发展的必然途径。在水利工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对一些空间的数据进行传输和记录,经过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够为水利工程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决策指导,从而达到预防灾害,提高水利工程效率的目的。
2.3CAD绘图技术应用
cad在建筑工程设计制图、工业工程设计等诸多专业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同时具备强大的绘图测绘处理功能。在目前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当中,cad的实时绘图和数据可视化管理功能也正是因为它真的可以实时使大量作为基础的工程数据资料进行绘图可视的转化,提高了工程资料的实时综合利用管理效率,便于工程资料的实时收集和使用管理。cad这种技术将通过进行实时图像采集所得到的大量化学信息和物理数据迅速地对其进行基本的综合处理,画面输出来可以形成二维平面图或者三维立体结构图,为数据的进一步采集分析和综合处理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cad还可以允许企业用户自主进行软件二次开发,利用它的内嵌编程设计语言功能来自主开发设计出一套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水利建设工程质量资料的专门数据处理软件,增强了工程数据处理的计算能力,提升了我国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水平[3]。
2.4先进的模型技术为水利信息化提供支持
决策支持系统是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的一项核心内容,而决策支持系统能够发挥其有效功能所需要的重要数据,则是来源于对水文、灾情等具体分析的结果。这些分析的結果则主要来源于如GIS等的信息技术平台对于天气、水文、洪水等进行分析的系统模型。如天气模型、水文模型、洪水演化模型、调度模型、坝情模型以及水源水质模型等。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专业化的系统模型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完善。相信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专业化模型技术必然会使决策支持系统得到更深层次的完善与发展[4]。
3结语
综上所述,如何充分发挥信息科技技术,进一步提升信息技术的使用效果,让信息技术与水利工程建设任务逐渐融合,并且发挥其应有作用,就成为现阶段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者应当思考的主要问题。当前我国主要的水利工程建设的工作具体内容相对较大,与之相关的其他城市基础建设内容也相对较多。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方案已经不能应对当前各种突发的水利工程建设施工问题,因此如何进一步转变方式,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管理模式,就成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者应当深入探索的核心问题。
参考文献:
[1] 杨素悦.数据库技术在水利信息化中的应用——以北江水利信息数据库建设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18):11139-11141
[2] 武建,金帮琳,张小青,等.水利信息化技术在灌区节水灌溉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5(1):63-64,75.
[3] 全姬芳 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运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5:72-73.
[4] 殷 勇 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1(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