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问题和对策解析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2月(中)5期   作者:马明军
[导读] 全面分析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的原因和安全生产管理,旨在为更多的业内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与参考。

        马明军
        南通通能建设有限公司 江苏省如皋市 226500
        摘要: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因为工程量较大以及工程量较长等特征存有不确定性,在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安全事故出现的几率要高于其他行业,严重甚至会出现严重的人员伤亡,以及严重威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所以,全面分析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的原因和安全生产管理,旨在为更多的业内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安全管理
        
        
        前言:近些年来,伴随我国建筑行业的欣欣向荣,施工安全问题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从建筑施工企业的角度而言,施工安全问题不但对工程的顺利开展存在影响,而且对于企业的正常运营与健康发展存在直接影响,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中,一定要增强安全管理以及相关措施的明确落实。然而,为了更好的解决安全问题,施工单位应在具体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工作中,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并充分结合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具有的风险,针对性建立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案,在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条件下,避免出现危险事故。
        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特点
        1.1流动性特点
        建筑工程项目具有流动性的特征,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毫不例外。其一,安全管理实践一定要充分结合施工单位和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将单位和项目变化当做关注的重点,动态性跟踪企业的转变,严密监控项目的进展;其二,应放低视角,将项目内部当做着眼点,细化安全管理施工过程中的各个部分,随性和建筑工程项目的进展,有效处理全新的安全管理问题。
        1.2渐进性特点
        每一项事物都处在持续发展完善的条件下,行业管理部门一定要充分结合建筑施工领域前沿动态和新型工艺、先进技术发展状况,严格调节并控制安全管理工作策略,并针对性出台法规制度和政策文件,安全管理人员应严格掌控这项变化动态,才能促使每次调整的转变获得明确落实。
        1.3法规性特点
        所有的企业都应充分考虑生产领域存在的差异性,在现有法规框架下进行安全生产管理规则和政策的明确落实,具备针对性和多样性特征,而施工安全管理主要是以建筑市场和各个建筑施工单位当做着眼对象,一定要确保稳定性,并且通过综合、满足标准的法律制度保障安全管理相关内容和措施的规范性。
        2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存在不足之处
        2.1安全管理意识不足
        建筑施工企业对于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安全管理的水平,在有些建筑企业中,领导人员更多的关注利润和进度,而对于安全管理问题不够重视;同时很多决策者没有意识到自身的安全管理责任,从决策角度就没有将安全管理作为重点,这些都严重影响到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和落实,也无法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提供相应的保障。目前的建筑从业人员大多为农民工,一般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和安全教育,所以一般不具有安全管理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且施工工序上容易出现操作失误,导致安全事故概率增加。
        2.2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不足
        针对目前建筑企业的基层从业人员多为农民工,文化素质交底,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均不能适应现代建筑行业的环境要求,所以在防范意识和安全知识上多为缺乏,如不认真按照规范要求施工,冒险蛮干、违章操作等,这些都将影响安全管理的正常运行,有极大的安全隐患。在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实施时,基层从业人员由于自身水平对宣贯内容无法理解,又或者自以为是,不以为然,不能够很好的达到教育培训的效果,从而造成安全隐患。
        2.3施工安全管理的问题
        目前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未在施工现场配备相应的急救设施,且未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对一些场所和施工区域设置安全警戒标识或围栏等。二是未根据建筑工程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制度以及事故应急措施。三是未对施工人员开展安全教育,且在安全防护用品的配备上缺乏重视。四是未规划施工现场安全检查计划,导致现场容易埋下安全隐患。


        3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的解决对策
        3.1增强人员的安全意识
        在进行结构设计的时候,设计人员需要告诉重视安全,提升安全意识,如此才能更好的设计保障结构的安全性。而对于设计人员来说,设计方案的时候,就需要将安全保障当做设计的主要内容。设计人员就需要掌握建筑的实际情况,从而更好的设计出完善的结构方案,确保建筑整体的抗震性以及稳定性开展合理的设计工作。在这个时期,对潜在的问题作出合理的预设,之后再借助合理的相关技术措施来避免问题的产生,如此才能更好地提升建筑工程的安全性。
        3.2增强安全教育,提高管理水平
        通过安全教育可以提高施工人员的规范性,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施工风险。在施工过程中,一些施工单位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规范,工程质量安全得不到保证,导致工程建设过度追求效率,安全管理不到位,影响了整个建筑的质量。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选择了没有相关经验的施工人员,施工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事故的发生。为此,企业要加强对施工队伍和相关人员的管理,做到持证上岗,确保工程质量。
        在实施之前,企业可以召开职工大会,向有关人员传达安全意识的重要性。也可以开展员工安全教育竞赛,整合施工方面的专业知识,通过问卷调查和竞赛的形式,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施工效率。通过完善和提高管理水平可实现企业工程建设步骤的规范性,保障施工建设员工的统一性。其中,企业可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实行事故责任追究,把每一项建设责任都落实到个人身上,使每一项工程建设能够“追根溯源”,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和防范意识,及时发现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施工阶段,要求在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相关人员的安全素质教育,为广大参建者营造一个安全的氛围。其具体做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以施工现场管理和培训制度为基础,进一步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等方面,使施工人员能够冷静地面对各种事故。第二,建筑施工管理人员要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树立企业安全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施工人员的相关意识。此外,加强安全意识的宣传,可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牌,对安全内容进行宣传。这样既可以为广大施工人员创造一个安全的施工环境,又可以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安全防护措施。
        3.3增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安全事故的根本就在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所以安全管理最重要的还是人的管理,加强管理也就要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专业培训,使之提高自身的安全素质和安全防范意识,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规范施工人员的行为,彻底的形成规范化的作业,杜绝凭经验、靠感觉的工作方式,使从业人员形成程序化、标准化的工作模式及流程,从而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和专业素质,杜绝安全事故的出现。
        结束语:
        概而言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在具体的施工中属于至关重要的组成个部分,在各个方面的影响下,很容易发生安全管理问题,所以,应加强建筑施工单位对管理制度的完善性,提高投资,在施工以前应重视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为施工单位可充分提升建筑工程的安全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武世伟.浅谈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和对策[J].四川水泥,2018(12):219-220.
        [2]于志成.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和对策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0):126.
        [3]宋云飞.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和对策解析[J].建材与装饰,2019(22):198-199.
        [4]姜有华.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和对策解析[J].居舍,2019(26):2.
        [5]陈金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和对策解析[J].建材发展导向,2019,17(20):93-94.
        [6]周庆龙.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和对策解析[J].建材与装饰,2020(06):169-170.
        [7]万雪元.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15):119+122.
        [8]刘晋鹏.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和对策解析[J].陶瓷,2020(09):134-1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