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的风险管理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2月(中)5期   作者: 杨成梅    
[导读] 由于工程项目招标存在监督单位法律地位不清晰、监督水平较低、专家评价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导致我国工程项目招标风险管理工作仍存在诸多缺陷,不利于我国城市化稳定发展。
        杨成梅        
        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的风险管理水平和管理策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整体的质量,所以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在加快行业发展步伐的同时,也加大了对于工程招投标风险管理的重视力度、加快了风险管理策略的改进工作进程。但是由于工程项目招标存在监督单位法律地位不清晰、监督水平较低、专家评价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导致我国工程项目招标风险管理工作仍存在诸多缺陷,不利于我国城市化稳定发展。
        
        
        关键词:项目招投标;风险管理;策略分析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的社会大背景下,建筑行业想要进一步在社会市场竞争压力下处于优势地位,就必须要对项目招投标风险管理加大重视力度和工作改进的关注力度。由于建筑工程建设周期长且包含的专业和内容复杂多样,因此需要对建筑工程招投标风险管理进行科学、综合性的管理方式构建,来提升整体风险管理水平。
        
        1 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招标监督水平较低
        我国建筑工程现阶段项目招投标过程中,监督管理阶段由于监督人员缺乏专业水平和主动性,使得在招标监管过程中容易出现责任缺失的问题,导致监督部门设立意义缺乏有效体现,未将监督部门的设立效果和作用有效发挥。主要体现在新闻舆论监督[招标未设立新闻舆论监督制度,建议将新闻舆论监督写到加强监督水平中;]不到位和行政监督工作不到位两大方面。前者是由于工程建设招投标监督的信息获取十分有限,加上我国相关部门对于新闻舆论监督的制度过于严苛,导致一些违法招标的企业行为并未在新闻播报当中进行报道和追踪。后者主要是由于在行政部门进行工程建设招标监督过程中,容易受到政府行政管理的传统模式影响,上级向下级传达命令和监督工作的单一监督方法,无法有效保证监督渠道的扩展和监督漏洞的发现,使得行政监督缺乏主动性和预防机制。
        1.2 建筑工程招投标中介机构效能低下
        现阶段政府对于招投标中介机构的干预过大,且对中介机构的组织工作缺乏规章制度的完善,使得中介机构功能难以有效发挥,长期处在招投标过程的边缘。而且,一些政府官员还会对中介机构进行工作的干预,出现大量招投标作弊行为,使得中介机构的公正性和独立性都难以得到保障,降低了招投标中介机构的效能。                
        1.3 专家评标机制落后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招标在评标过程中,专家评标对整个评标结果有的举足轻重的影响力。由于建筑工程涉及土建,园林,市政等诸多专业,而现阶段我国专业水平较高的评标专家数量较少,无法构建完善的评标机制和制度,使得专家评标机制流于形式,缺乏具体监督效果。第二,评标专家缺乏对项目的充分了解。由于我国评标专家的数量和质量现阶段无法满足建筑工程快速发展的步伐,导致许多评标专家的评标任务激增。随着评标专家对整个评标流程的熟悉,为了应对繁多的审核数量就会降低对投标企业的标书审核标准和关注度,导致招投标的风险管理工作时常出现评标结果不合理的问题。[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 有效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风险管理水平的策略
        2.1 健全招投标监督机制,完善管理体系
        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具体工作流程环节时需要相关部门和单位。制定完善的监督体制和管理体系来从制度上杜绝在招投标过程中出现官商勾结等腐败问题的出现,切实保障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市场的公正性和权威性,提高招投标风险管理水平和控制能力。例如相关单位和企业在进行招投标工作前,要对招标市场的各个企业和市场规则进行充分了解和掌握。

减少在具体招标工作当中的不必要费用、时间消耗,提高招投标工作效率;在进行工程项目招投标过程中,要保证参与投标的企业能够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招标单位和企业保证公正公开的评判原则,通过科学与合理的评价机制来保障整个投标过程的顺利开展,为后期建设落实前期工作准备;选择合适的招标企业进行中标之后,加强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和意识,通过制定明确的合同条款来约束建筑工程建设方的建设行为和责任落实,切实保障建筑工程建设单位在建设过程中的能够保证建设按时竣工和质量安全。最后还可以加入社会监督,可以利用新闻舆论监督来对整个招投标环节进行实时报道和追踪,对于一些违法招标的企业进行曝光。
        2.2 加强投标合同的管理,提高招投标风险控制能力
        甲方招标工作开展过程中,[监督单位不对甲方招标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建议此段修改角度。可以修改为建设单位;]监督管理工作必须要依照国家法律以及行业规定来从合同的制定、技术标准的规定、施工作业的完工时间以及施工质量问题等角度出发,妥善处理好各流程的细节监管对于潜在的安全风险以及造假行为要严厉打击和及时发现,对于陪标围标行为,要积极上报相关部门进行严惩,将建筑工程招投标过程中风险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将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在保障各投标人有投票信息和申报指导标书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和建筑行业的相关准则后,对指导标书进行质量设计的检查,确保建设的合理性。最后甲方招标单位还要对招标文案和施工合同做到实时监管,防止出现阴阳合同的不良行为,切实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
        2.3 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监督单位必须要提高风险管控能力,才能确保工程项目招投标过程能够顺利完成。首先,监督单位在内部要致力完善且全面的风险监督体系来对整个招投标过程进行全方面监管,对于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准确及时的识别和发现,对于影响招投标流程的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和解决。通过完善制度体系来从根源上消灭招投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腐败问题,消灭招投标市场中不良之风,规范和整治招投标市场。同时,监督单位还需要将招标工作按照合同的条款内容进行责任的分配和工作的细节处理,防止出现责任义务与合同内容不相符的问题。在工程项目招投标过程进行到开标和评标阶段,要确保该阶段能够严格依据我国法律法规,并在公正,公平,公开的评审制度体系下进行招投标工作,保障整体招标流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对于在工程项目招投标过程中出现的违法乱纪行为,监督单位必须要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及时上报相关部门追究投标人的相关责任。同时还需要监管单位提高内部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工作主动性。所有监督单位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对整个招投标过程进行全方面细节化的责任落实和细节监管,通过严格高效的监管制度和监管体系来切实保障整个招投标过程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利用管理制度和招投标法律来杜绝招投标过程中围标、陪标、官商勾结等的违法乱纪行为。
        2.4 提高招投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责任意识
        监督单位重视招投标工作人员在招投标风险管理的作用和影响力。首先必须要对监督单位的工作人员定期开展招投标有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工作,通过学习各种错误案例来提升自身对于工程招投标风险的防范意识和经验,才能更好的在实际招投标工作当中不会出现风险意识缺乏、出现原则性差错、官商勾结等违法行为。同时还要提高监督单位工作人员招标的门槛,提高建立单位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和团队建设。在保证经理单位工作人员具备合格的专业知识和学历的基础上,提高责任意识和工作热情,确保在进行具体招投标工作时能够严肃谨慎的完成风险预防工作。
        
        
        
        结束语:虽然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过程中还存在风险管理的不足,需要相关部门和监督单位加强对于工程项目招标过程中风险管理的重视力度和完善管理制度和监管制度,为我国建筑工程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预防风险的保障能力。
        
        
        参考文献 :
        [1]张镇宁.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现状及改善策略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35):99+116.
        [2]刘英明.建筑工程招投标风险管理的细节问题与科学方案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01):154-155.
        [3]冀林玥.建筑施工单位如何做好建筑工程的招投标与报价策略[J].智能城市,2019,5(16):113-114.
        [4]佟禹霖,王吉春.试析工程项目的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动态管控[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8):214-2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