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中水新华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 710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农业有了很大进展,水资源的运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增加。但水资源运用量增加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水资源浪费问题。所以,怎样高效的将节水灌溉技术融入农田水利工程中,已然成为现阶段有关部门和国民所关注和重视的焦点之一。基于此,本篇文章就主要对现阶段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的现实意义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并且根据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运用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系列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以及优化农田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成效的有效措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农业行业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经济的进步。
关键词:节水灌溉;农田水利;工程运用
引言
农业的发展需要充足水资源给予支持。现阶段,我国范围内水资源处于相对匮乏的状态,水资源紧张问题较为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确保可为农业生产提供充足的水资源,降低农业生产中的水资源消耗量,须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于农田水利工程中,减少在周边环境中的引水量,保证农业供水的高效性与充足性。
1节水灌溉技术的类型
1.1渠道防渗技术
渠道防渗技术通常分为两种:1)借助化学方法与物理机械法,对原渠床的土壤渗透性能进行科学改善,以此提高渠床的不透水性;2)利用塑料薄膜、沥青、混凝土等多种不同的材料对渠道进行有效修砌。另外,渠道防渗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将其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大大提升灌溉效果。在农田水利工程中有效应用渠道防渗技术,能够使渠道输水的渗透损失有所减少,大大缓解了水资源浪费问题;降低地下水的水位,避免土壤出现次生盐碱化现象;可以加快渠道输水的速度,促使渠道的输水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也使得农田水利工程的后续维修管理费用能降到最低。
1.2喷灌技术
能对田间小气候进行有效调节,节约用水保土保肥,有着较强适用性等是喷灌技术的显著特点。一般而言,此项技术在坡度较小的土地较为适用,有着较高的灌溉效果。同时,喷灌技术在实际运用中具有灵活性与自然性,结合农田环境能够将灌溉工作做好,可以将这项技术运用于小范围的农田。此外,针对有着较高湿度要求的农作物,此项技术也十分适用,比如在种植温室蔬菜和花卉的时候,通过此技术能够对室内的湿度与温度做有效调节,并且,对作物周围的土样,喷灌技术还能进行可溶性化肥的喷洒,有着较高的施肥效率。
1.3步行式灌溉技术
步行式灌溉技术的主要特点就是将电力和农业机械融入节水灌溉技术之中。此种方式不仅仅提升了灌溉的移动性能,而且其可以和配套的灌溉设施结合使用。总的来说,此项全新的灌溉技术是将机械化技术和节水技术的优点全方位的融合起来。其所利用的配套设施不会过于繁杂,而且其还具有移动性能优良、适应能力强以及可拆卸的优点,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其可以对不同地形下的农作物开展灌溉工作。
1.4滴灌技术
滴灌技术就是借助滴灌管、管网以及滴头等多种工具,通过水滴的形式将已经过滤完的压力水慢慢渗透到农作物的根部区域,以此达到对农作物的灌溉目的。这一种灌溉技术具有省时、省力、省水的优势,还能够促进农作物产量的提升,但是这种灌溉技术的应用需要较高的成本,因此这种技术的普及范围也比较小。
2优化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主要措施
2.1完善节水灌溉技术管理
在当前的农业发展历程中,有关企业一定要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和施工后期管理工作抱有高度的重视和关注,因为其和农作物的生长情况有着直接联系。
首先,有关种植工作人员要高度重视对管理手段和规范的完备,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由于制度问题而影响灌溉工作成效。其次,工作人员还要对管理制度保持客观的态度,进而在确保实现灌溉目标的同时,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2.2落实节水灌溉管理制度,细化输水渠道设计
通过落实有效机制,会实现各项工程技术的规范化,通常情况下,机制落实需要完善以下几点:第一,水利工作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为了实现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需要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先进技术引入的基础上,构建配套性的管理方案,并在各项指导方案落实中,细化节水灌溉管理技术,实现行业的持续发展。第二,对于地方政府部门,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落实中,需要结合当地情况,制定系列优化政策,并通过精品项目的打造,构建高效节水灌溉基地,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品牌效应,为农业产业的技术创新及推广提供参考。第三,调整渠道设计方案。通过对农田水利工程的项目分析,在高效节能灌溉技术使用中,通过输水渠道的科学设计,可以改变以往农田水利工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控制渠道渗水、水资源蒸发问题的出现,为农业水利工程中水资源的保护提供参考。具体的输水渠道优化设计中,应该选择防渗漏材料较高的材料,并按照农田水利工程的项目特点,构建针对性的管道施工体系,整个过程中,将节水、高效、安全作为重点,并在现代技术融合中,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节能保护,为现代化的农业产业运行及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2.3强化对新型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
在现代农业技术、生物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我国农田水利工程也开始朝着纵深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技术被人们应用到农田水利工程中,由此使得节水管理开始朝着现代化、规模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基于此,农田水利灌溉技术也会得到更多的生物技术支持,将植物自身的节水潜力挖掘出来。
2.4科学引进先进的灌溉技术
节水灌溉技术的产生与应用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其中低压管就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利用这一设备进行农田灌溉,则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高节水灌溉效果,促使水资源的利用率能够在50%以上。通过低压运输,也能够降低水资源的损失,缩短输水时间。另外,在对水稻农田进行灌溉时,可以引入薄浅湿晒这一灌溉技术,先利用薄水进行插秧,然后在水稻返青时使用浅水对其进行灌溉。在分蘖前期,要确保田间的湿润状态;在分蘖后期,就要对其进行晒田处理;在水稻的拔节与抽穗阶段,可以使用薄水进行灌溉;在水稻成熟阶段,要保持田间的湿润度。此外,在我国西北地区,则可以使用蓄积雨水的方式对自然水进行有效存储,以此进行农田灌溉,这样既能够缓解用水紧张的情况,也能够有效避免水土流失,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
结语
总的来说,随着水资源的大幅度浪费,我国的环境已经出现了很多严重的问题。有关部门要想防止这类问题再出现,那么就一定要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全面利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与此同时,在节水灌溉技术投入使用之前,工作人员要及时分析其地理位置、系统设计以及应用环境等三方面的影响因素,这样才能更好地将微灌技术、喷灌技术、渠道防渗技术、步行式灌溉技术以及雨水集蓄技术融入具体的农田水利工程中,这对于我国农业领域的发展以及国民生活品质的提升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朱茂勇.探索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珠江水运,2019(11):32.
[2]李玉才.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10):56.
[3]呼志礼.影响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的因素及注意事项[J].乡村科技,2019(32):123~124.
[4]胡云.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19(16):210~211.
[5]李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种子科技,2019(1):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