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顺治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福建省泉州市 362000
摘要:在国家不断加大宣传力度等原因的影响下,我国民众的环保意识越来越高,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也在紧锣密鼓的开展着,对于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而言,环境监测的重要性是无与伦比的,通过高效率的环境监测技术能够发现环境污染问题,为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的具体实施提供有效指导,而下面的文章主要研究生物监测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旨在有效改善水环境污染问题,进一步促进水生态系统的完善性。
关键词:生物监测技术;水环境;应用
引言
水资源与各种生命体系的关联性之密切是不需赘述的,随着工业领域的快速发展,工业废水污染问题愈加严重,再加上其他原因的作用叠加,导致当前水环境的具体状态令人忧虑,水环境保护与治理势在必行,这更加凸显出进行水环境监测的必要性,同时也对水环境监测结果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生物监测技术属于一种高效的环境监测技术,全面深入地研究生物监测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具体应用,对于水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一、生物监测技术内涵分析
生物监测技术是上世纪对水污染以及相关水环境中的生物监测研究过程中所出现的技术,由美国科学家提出,主要是通过对生物单体或者生物群落因环境污染所产生的各类反应进行监测来表明环境污染的程度,从生物角度为人类环境质量的监测提供印证作用。
二、生物监测技术的原理
生物监测技术是通过观察环境中的生物个体因环境变化而产生的影响反馈来监测污染情况。水污染的生物监测技术其主要应用方式是根据水生生物因环境变化产生的影响,来对水环境污染进行评估。该监测技术利用了毒理学、生态学等众多知识来对水生物进行监测,相比较于传统的物理化学检测方法,生物监测技术具备较高的安全性优势,但生物监测技术并不是完全脱离于传统的物理化学检测方法,而是在这两种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延伸。在进行环境评价和监测的过程中,应用毒理学原理来测定环境中的污染具有明显的优势,利用生物监测技术能够对环境中的污染物毒性进行有效的监测,从而更全面地反映水环境污染问题。通过动态化的生物监测技术能够对水环境的污染过程进行更为详细地了解,根据收集生物体变化的不同阶段所反映出来的污染监测数据,在进行综合环境评价时能够较为客观地呈现水环境污染的变化过程,是应对水环境污染治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依据当前在我国水环境工程中所采用的生物技术而言,生物监测技术除了能够对已经被污染的水环境进行监测之外,还具有对被污染地区进行预防的作用。
三、生物监测技术在水环境工程中的应用作用
利用生物监测技术可以对被监测水环境进行综合性分析,实现动态化的监测过程。将生物监测技术应用到水环境工程,还可以实现水环境监测效率的极大提升。通过对水环境中的各类生物单体以及群落的变化过程中所反馈出来的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从而对水环境的变化趋势作出有效的预测。对于水环境的早期污染,传统的物理和化学监测方法监测效果不明显,而生物监测技术则改变了其缺陷,能够发现水环境中细小污染的变化过程,实现了水环境的预报工作。针对某些具备较长期危害且毒性范围不大的水污染类型,利用生物监测技术还能够有效的提升监测质量并降低监测成本。
四、水环境工程中的监测内容
在对水环境进行生物监测的过程中,其主要监测对象为水环境中的微生物、动物以及植物,通过对这些生物在水环境中的生长分布情况进行研究,来了解水环境中的各类生物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生物监测法对于污染毒性测定有着较强的优势,它能够对水体中的生物及生物的群落所具备的各类形态以及毒性和残留物实现有效地测定,形成了对水环境污染进行监测的重要依据。
且生物监测所取得的监测数据能够对污染因子对水中的生物及人体所造成的危害进行量化;在环境污染物相对较低的环境中,还可以根据某些生物对污染物的反应来对水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危害进行一定的预测。生物监测技术相较于物理化学监测方法不会产生极为精确的数值,但是其能够有效地对水体环境进行综合性的评价,通过将生物监测技术与物理化学监测技术所产生的数据进行互补和整合,能够对生物监测效果起到较大的提升作用。
五、生物监测技术在水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一)微生物群落监测技术
微生物群落监测技术通常用于水环境中的细菌以及病原生物等微生物的监测,针对这些微生物的数量以及状态进行监测,从而对某个阶段内的水体环境进行有效的评估。微生物群落监测技术是以水体的微生物多样性指数、鞭毛百分率等为指标进行测试分析,通过收集水样并结合数据计算方法,来对微生物的分布类型进行监测,并以此来反映水环境污染程度的一种生物监测技术。水环境污染本身是一个周期性的变化过程,污染物在水环境中持续地发生改变,正是对这种变化进行的实时监测才能够实现根据不同数值来对水环境污染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
(二)生物行为反应监测技术
生物行为反应监测技术通常针对微生物因污染而产生的各类变化,不少微生物在受到污染环境中的刺激时会发生较为明显的生物变化或行为变化,通过对这些指标进行监测能够反映环境污染的变化程度。对于水环境中的污染较为敏感的水生物有金鱼及斑马鱼等鱼类,通过对金鱼及斑马鱼的行为变化和生理变化进行监测,能够对水质的变化进行较为清晰的反映,并以此为基础来对水环境污染问题进行评价,其中较为重要的是斑马鱼在某些行为上跟人体有较为相似的反应,所以对斑马鱼在水中的行为变化和生理变化的监测有较高的参考和利用价值。
(三)发光细菌监测技术
利用发光细菌监测技术监测水环境中的细菌存在的数量以及类型和状态,能够有效地对水环境安全性进行评估。较为常用的细菌监测技术为发光细菌监测技术,该技术以某些细菌的发光特性为参考指标来对水生物中的细菌进行监测,同时利用生物毒性探测器实现水环境细菌毒性的有效监测,该技术的监测结果较为精确,且操作便捷,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水环境细菌监测结果。
(四)底栖和两栖监测技术
两栖动物以及底栖动物是生物监测学的重要内容,因为两栖和底栖动物对水环境的要求较高,对这两种生物的生理变化以及行为变化能够有效地反映水环境污染中的重金属污染情况,这使得对底栖和两栖动物的监测指标成为整个水环境监测结果不可或缺部分。
结束语:根据以上种种论述可以发现,在水环境监测中合理应用生物监测技术,能进一步提高水环境监测效率;通过对生物监测技术的具体实施,可以更为准确地分析和了解水环境污染物的综合毒性,为水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依据。为了促使生物监测技术的应用价值得到切实发挥,相关人员应针对生物监测技术及其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进行更加广泛的分析探讨,以便更好的改善水环境污染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东.生物监测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运用探索[J].科学与信息化,2021(7):32,34.
[2] 李旭晖.生物监测技术在水环境工程中的应用及研究[J].科技风,2021(5):130-131.
[3] 生物监测技术在水环境工程中的应用及研究[J].吴芳.居舍.2019(25)
[4]生物监测技术在水环境中的应用及研究[J].张述伟,孔祥峰,姜源庆,吕婧,吴宁,张婧,马然,邹妍.环境保护科学.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