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化地形图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方建霞
[导读] 摘要:地理信息系统是收集、管理自然环境信息、人文信息的管理系统,其具有生成、维持及物质形态、能量形式转换等功能的有机整体。
        广西北海市城市信息中心  广西北海市  536000
        摘要:地理信息系统是收集、管理自然环境信息、人文信息的管理系统,其具有生成、维持及物质形态、能量形式转换等功能的有机整体。本文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特点,分析了数字化地形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化地形图;应用
        引言: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掌握城市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才能做好对城市的规划工作,为城市建设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地理信息系统主要针对地球表层空间进行客观现实的信息管理,其结合观测与物联网技术,能够将地理系统的变化与演变过程在地理信息系统中进行投影显示,当地理系统发生变化是,信息地理系统也能同步发生变化。
        1 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分析
        在目前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过程中,主要问题表现在基础地理数据生产、管理与应用几个方便,具体问题如下:
        1.1 数据形式没有统一标准
        对城市基础地理数据的管理工作,主要是管理不同年代、不同方式获取的城市基础数据,而在这些基础数据中,其数据格式种类较多,来源也有所不同,例如CAD格式的地理结构图、MAPGIS格式的数据信息、未经编码处理的数据信息等。在这些数据信息中,其数据的存储方式也有不同的要求标准,一些数据是以纸质文件形式保存的,一些为电子文档形式存储的。不同年代的数据信息,数据格式、保存方式上的差异,会加大对数据信息的管理难度,调取效率也相对较低,这些问题都会干扰到正常的测绘工作,不能满足目前城市规划的实际需求。
        1.2 生产模式并行
        目前,对地理信息的管理工作主要是在一体化并行生产模式下进行的,在该模式下,数据的采集、处理以及产品制作需要在同一个软件内完成。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目前的数据采集软件只是单纯考虑了软件操作的方便,却忽视了数据组织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这就会导致数据成果形式过于单一,数据掌握不够充分的问题。一体化并行生产模式下的数据管理,通常只能满足数据库构建或制图需求,对数据信息的利用效率较低,这都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也限制着数据的应用范围。
        1.3 数据更新不及时
        数据信息具有一定的实效性,数据信息采集不及时,其价值就会随着时间逐渐降低。因此我们首先要保证相关数据信息的现势性,数据信息更新不及时、更新方式过于零散,都会导致数据信息的价值不足,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1.4 管理技术手段落后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其对数据信息的管理技术手段过于落后,也会导致数据信息的采集、利用效率较低,同时还更容易出现数据丢失、损坏以及泄密的问题。加入数据安全性得不到保证,就会让宝贵的数据信息丢失,进而让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受到影响。
        1.5 对数据信息缺乏有效的分析手段
        对城市的规划需要有大量基础数据予以支持,而在实际工作中,对数据的分析手段、方法过于单一,这也是目前地理信息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数据库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库以及数据挖掘等技术的推广应用,为空间分析带来的更多样的方法,如果不能提高原本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水平,将多种信息有效结合在一起,就会影响信息的分析、表达效果。


        1.6 缺乏对数据信息价值的深层次挖掘
        在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中,主要的目标之一就是进一步提高对基础信息的利用效率,但是实际工作中发现,城市规划中的规划信息、基础地理信息等数据信息都没有得到系统化的管理,对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始终难以提升,信息所具备的价值也并没得到深层次的挖掘,这都不能满足社会、企业以及个人对城市信息的需求。在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下,城市规划更加依赖信息资源,只有提高对信息的综合分析能力,制定更符合城市发展需要的规划方案、发展策略,才能为城市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
        1.7 与国家要求的“五统一”原则存在一定距离
        最后一点就是目前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仍然与国家要求的“五统一”原则有一定差距,不能满足统一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城市地形图图幅分幅与编号、技术标准、城市勘测基础资料管理的系统构建标准。
        2 地理信息系统与数字化地形图的总体目标
        为了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避免重复工作,实现测绘成果的有效统一,必须通过地形与地籍两图并侧的方法,完成对城市全域面积的数字化地形图进行更新测绘。在原本的地理信息系统基础上,要提升系统的信息采集、监理以及转换功能,实现数据信息的统一格式与管理。要建立其数据分层、分类编码的管理系统,保证数据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要为地理信息制订影像图生产、建库方案,以此满足城市DOM与DEM数据生产、建库以及应用分析的工作要求。要为城市规划建立起更加开放、稳定、安全、共享、海量、连续无缝的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空间数据库管理与应用系统,进而形成一套更加完善的数据管理机制。
        3 融入数字化地形图的地理信息系统构建策略
        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必须满足城市地理信息的高效、准确、动态的基础空间数据库建设目标,根据基础空间数据采集、管理以及服务等业务流程的要求,按照以下几个阶段来实现:
        3.1 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及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
        城市数字化地形图、测绘信息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是整个工程的重要基础,做好设计工作能为整个工程带来指导作用,其主要包含了航空摄影、控制测量、两图测绘、工程监理、系统开发以及组织架构等内容。通常情况下,航空摄影、航摄底片扫描以及工程监理需要由当地或外地专业的地理信息工程院完成。
        3.2 数据生产阶段的设计
        在进行城市地形图测绘工作时,要按照总体设计制定数据作业方案、数据整理方案以及监理方案,为其制定具体进而质量检查标准以及数据提交方案,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地形、地籍数据采集、整理与存储工作,进而符合数据信息的入库标准。
        3.3 动态更新阶段的设计
        在动态更新阶段,主要设计工作是针对数据的修测、补测、监理以及入库等工作,确保数据信息格式的统一性,进而形成一套更加完善的更新管理办法。
        3.4 系统应用阶段的设计
        在系统应用阶段的设计中,主要目标是保证地理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基础空间数据作为城市建设、国土资源利用等城市发展决策的基础地理框架信息依据,必须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确保为城市规划提供一套标准基础地理信息支持的信息管理平台。
        结束语:综上所述,地理信息系统与数字化地形图的应用,可以为城市发展建设建立其数字城市与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平台,提高我国城市的测绘水平。
        参考文献:
        [1]董景玲,李安群,严志新.数字化地形图数据入库的质量控制[J].广西城镇建设,2009(09):108-110.
        [2]吴成亮,倪明.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技术与发展动态[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33):147-1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