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蓟州分局
摘要:新时期,国家高度重视城乡发展,城乡规划建设是城乡发展的重要部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的空间布局是政府部门的重要过程。它对于保护自然生态,合理利用资源,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在城乡规划建设中,往往受到土地管理的影响。因此,有关部门需要充分把握城乡规划建设中土地管理的相关影响因素,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土地管理,以促进高质量、高效率的城乡规划建设。
关键词:规划建设;土地管理;影响因素
1土地管理概述
1.1土地法规和政策制定
土地管理涉及内容广泛,其中土地法律政策是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地管理过程中,要组织开展重大政策和发展战略的调查研究;编制土地立法规划,起草土地管理法律、行政法规和行政法规;解释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内容,研究有关行政法规草案与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协调;依法办理国土资源部受理的行政复议,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对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进行组织。
1.2地籍管理
在土地管理中,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的基础。主要内容包括初始土地登记,如土地所有权变更登记,如土地转让、出租、转让、授权经营、划拨等,以及土地使用权租赁、抵押登记、土地用途变更登记;研究解决历史遗留和新出现的土地权属问题的政策边界,确定土地权属,调解重大土地权属纠纷,开展全国土地资源调查、状况调查和变更调查,评估土地资源状况。
2城乡规划建设中的土地管理环节
科学的规划建设是根据整体空间的布局,遵循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原则,综合多个资源并合理分配,以此保证社会环境的公平、公正,增强规划建设方案中的政策属性,同时,也要根据相关法律的要求,合理划分土地的用途,把优化人民的生活环境作为目标,促进城乡经济快速发展。
2.1受一些因素影响,方案有明显的问题
目前,人们进行城乡规划建设时,会因为自身与外部因素的影响,让已经设计完成的方案中有很多明显的问题,比如有些人员设计方案时,会过于追求个人利益,忽略了长远的发展,做出破坏环境、土地的行为,而土地是人们可使用的无形资产,从中体现出价值是基础价值,价值具体体现的方式是:开发商在前期建设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对土地进行合理开发,规划投入使用后得到预期或超出预期的回报,但有些开放商并未注意这一点,用不科学的方式开发,使生态环境严重失衡。
2.2缺少对环节的有效管理
土地管理是城乡规划的重要环节,需用完善的管理方案管理,以健全规划体系。但就目前情况分析,很多区域的土地管理工作存在很多漏洞,进而导致规划体系并未完善,由此引发多个问题。同时,土地管理是复杂的,具体管理中会使用多个技术,有些人进行土地管理时使用的技术并不完备,降低了管理的质量,给城乡规划建设带来不利影响。
2.3管理工作的落实受阻
城乡规划建设、土地管理中,会面临多个情况,包括投资主体单一等。我国土地的投资主体是政府,对整个工作起主导作用,并为其提供主要的资金来源渠道,但其投资力度较小,不可以完成所有资金的投资,所以目前需解决的投资问题是,增加资金来源的渠道,让主体向多元化转变。
2.4管理的灵活性不足
在不同的时期有相应的土地管理环节,每个环节都有不同的侧重点,所以为增加管理的灵活性,必须根据管理的实际情况,对后续工作的展开进行适当调整。但现在的问题是,管理工作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虽有灵活的处理方式,却和现实情况不符。
由以上四点总结出现状是:建设形势简单化,即管理工作没有在工作中真正落实,无法体现出所在城市的特色,缺少活力,给城乡的建设带来消极影响;土地管理的措施不到位,某些城乡的规划建设并未体现出设计的整体性,各功能区的划分不明确,布局方式还有待商榷,尤其是相关规定的建设;管理衔接的科学性有待加强,城乡规划和土地管理直接相关,两者会相互影响,所以如何在工作中处理两者的关系,优化土地的使用,实现可持续发展,是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需真正解决的问题,而其面临的情况是,城乡中有很多违法用地,部分土地的使用不协调。
3土地管理与城乡规划建设有序开展的策略
3.1高度重视土地管理,构建完善的制约机制
土地资源问题具有很强的全局性和战略性,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也在迅速增加。因此,只有不断调整优化土地资源布局和结构,才能充分挖掘土地资源的真实潜力,有效配置土地资源。城乡规划建设和土地管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城乡规划建设的实施,意味着我国打破了传统的城乡二元法制,推动了城乡规划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要充分发挥土地管理和土地资源的主体优势,将面临城乡规划建设和土地管理的巨大矛盾。人们法律意识淡薄,就会导致违法占地、违法建设的不良现象。上述现象也与执法人员缺乏严格监管有关。因此,政府要站在大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城乡规划建设和土地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大民众法律意识的宣传力度,真正做好城乡规划建设和土地管理工作。
3.2合理规划城乡建设空间
相关部门需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指导土地利用事业规范化建设。城乡发展统筹尤为关键,有利于调控用地总量结构,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善城镇规划和乡村规划通过土地规划的衔接工作,科学编制村庄政治专项规划,能够完善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方法,以彰显土地资源的经济性、社会性,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
(1)加大土地利用控制力度
加强土地利用规划与总土地利用规划的衔接工作,科学规划现有建设用地的规模,使其全方位满足现有土地规划目标安排,依据土地资源总体规划,落实年度用地规划,及时调整和完善不符合年度计划或总体规划的土地资源,以此有效把控用地规模。
(2)重视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规划
基于经济可行性和控制时效性,加强城乡内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产业建设规划工作,有效规避投资的盲目性,减少重复建设所引起的资源消耗与浪费,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完善公共设施与工艺事业建设用地标准的编制工作,参照节约与集约用地的总体要求,在全方位满足安全和功能需求的前提下,重新审核不同工程建设用地标准,第一时间调整和修正不满足土地使用标准的建设内容。
(3)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科学利用土地资源可显著增大土地资源利用率,有效控制土地供需矛盾。城乡规划建设中,一方面要推动农业长期、稳定、高效的发展,提升耕地产出量,从而维持粮食产量的稳定性,也可基于完善的规划,加大建设用地使用率,减少土地侵占问题。另一方面定期检查违法占地和违法建筑行为,同时采取切实可行的整治工作,注重城乡建设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及时惩处违法用地和违法建筑。
3.3加强土地管理规范化建设
在土地管理规范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高度落实“严控总量”、“优化结构”、“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的原则,主动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创建全新的发展机制,始终坚持“保、控、严、硬”的工作思路和方针。
其中,保险主要是指保障土地供应,提高审计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安排新增建设用地项目,保障在建工程、民生工程和重点工程的土地资源供应,大力支持发展支柱产业、新兴产业、优势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理配置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产业的土地资源,做好废气回收利用规划,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政策,充分挖掘土地资源潜力,实现建设用地的有效供给,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最大利用价值。调控是指在严格土地利用审查的基础上,及时调整土地结构,加大政策调控力度。以节约集约为主要原则制定土地利用标准,有效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严格限制富余项目和重复建设项目用地供应,积极开发闲置土地,科学安排闲置土地资源和利用率低的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现有土地,切实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在土地管理工作中,要大力贯彻“三不准”方针。如果出现土地手续不全、环保考核不合格、农民补偿不到位等问题,就不准用地。严格控制耕地红线,保护基本农田用地,保持我国农业耕地总量的稳定。我国耕地面积大,但人均耕地面积小。为此,要加强质量管理,高度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建立完善的责任机制和制度,建立土地整理与城乡建设双赢的关系,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既能增加耕地数量,又能保证耕地质量。硬主要是指在制定不同规章制度后,落实制度内容,加强执法检查,严厉惩治违法用地行为,追究违法者的经济、行政和刑事责任,从而有效控制违法行为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
3.4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
在土地管理过程中,有着不同的技术和环节。在管理上,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管理,提出最优的管理方案,以保证方案的可行性,使工作顺利进行。对此,在工作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建立专业化的管理队伍,增加管理队伍中的专业人员数量,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扩大队伍规模。因此,在当前的工作中,要深入了解现有管理者的能力和水平。要根据员工的水平,采取合理的培训方法,选择更合适的培训内容,不断提高个人的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同时,在工作中引进新知识、新技术,对工作人员进行新知识、新技术的积极培训,使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更加专业化,从而保证土地管理工作能够高质量地完成。另外,在提高人员综合素质的过程中,通过不同途径增加管理人员的相关专业知识和相应技术,可以更好地在工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能力,使工作发挥到极致。同时,这一过程也需要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通过评价的方式增强人才的竞争力,使人才的竞争意识不断提高。它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使工作人员在竞争过程中不断促进能力的提高,最终有效地提高整个队伍的水平和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城乡建设。
3.5城乡规划建设体系优化
在建立城乡规划建设体系的过程中,政府各部门要加强沟通,积极研讨工作,相互协调,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完善各项制度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加快城乡转型。因此,在当前的工作中,要不断优化土地规划,科学利用土地资源,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加强对周边环境的保护,科学统筹城乡规划和管理,在城乡规划过程中增加环保设施,在建设过程中保证绿地的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可以采取节约的规划,城乡规划建设,加大节约的宣传力度,让城市居民树立节约的意识,从而达到节约的目的有效优化城市环境建设。
另外,在施工过程中,要增加管理过程的灵活性,最重要的是提前做好准备。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根据当地的基本情况,综合各种因素,加强不同方面的管理,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和相应的规划,落实建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积极制定应对方案。
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关系十分密切,必须正确分析二者的关系,根据当前形势进一步提出解决办法,加强城乡规划实施和土地利用,加大投入,提高建设质量,提高土地管理效率,增加方案的可行性。
结束语
城乡规划建设离不开土地管理,正确分析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总结土地管理的现状,为进一步完善土地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即:,加强和落实城乡规划用地,增加投资主体,提高城乡规划建设质量,提高土地管理效率,保证土地资源利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增加方案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王刚.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探讨[J].四川建材,2016,43(8):33,35.
[2]米德拉.城市规划作为金沙萨环境管理的一种工具[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20.
[3]李小勇.城乡规划建设中与土地管理相关影响因素的探讨[J].江西建材,2021(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