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三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清远市分公司 511515
摘要:目前,市政路桥的路面施工主要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利于提高市政路桥运行的安全性及稳定性。现阶段,广泛应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应加强对市政路桥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要点的分析,从而促进市政路桥路面工程的高效建设。本文阐述了沥青混凝土公路路面工程质量的要求,对市政路桥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的施工准备以及市政路桥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的施工要点进行了论述分析。
关键词:市政路桥;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要点
市政路桥的多样性与广泛性对路面工程的施工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如何在功能性、组成性等方面进行充分考虑为沥青混凝土的路桥建设提供安全、可靠的建设环境,是路面工程建设者需要进行考量的方面,需要施工建设者针对施工要点进行把控,以此促进路桥建设水平的进一步完善。
1 市政路桥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1 把握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特点
对于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是沥青混凝土混合物,主要包括以下特征:第一个方面是可以更好地改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在市政公路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技术相对简单,与现有水泥混凝土路面相比,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时间相对较短,养护时间也相对较短,路面施工的时间可以大大减少。第二个方面是,与水泥混凝土相比,沥青混凝土混合物可以更好地保护环境并降低公路建设的建设成本。第三方面,与使用沥青作为建筑材料的情况相比,在耐热性和耐低温性方面是优异的,因为在沥青混凝土混合物的情况下,它不仅具有优异的粘度,而且还具有弹性。
1.2 机械设备、原材料准备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拌和质量及产量,与所选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有重要关系。路面的平整度主要取决于摊铺机,摊铺机最少选用1 台,摊铺机的生产效率要高。压路机采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及轮胎压路机的组合作业,数量由实际工作量确定。其它设备均要与整个施工环节相匹配。总之,设备在造型上要以故障率低且性能优越为宜。最后,相关人员还需要对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进一步确认,使用粗集料时要保证大石料的破碎面超过两个,对于细集料的选择应尽量挑选天然砂石和人工砂石,进而保证其纯度,有效保障沥青混凝土的质量。
1.3 拌和场设置
拌和场设置需要充分考虑场地位置在运输上的经济合理性,场地要宽大、平整,并对环境及周围居民无影响,且不受洪水侵扰。场内运输道路要平整、方便,进出的各种机械车辆要方便掉头,减少相互之间的干扰。同时要将油料及沥青等易燃物品与电源及各种加热设置隔开,动力用电是自供还是接入电网也要考虑。
1.4 熟悉设计图纸和相关文件
准备阶段的首要任务是熟悉设计图纸,招标文件及合同规定,通常由技术人员及项目经理部主要负责人去做。通过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掌握项目规模并准确的计算出沥青混凝土的数量,为合理确定施工计划打下基础。
2 市政路桥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要点
2.1 沥青混凝土拌和
沥青混凝土的搅拌要以选料精准为前提,例如:若在实际的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为改性的沥青混凝土,则要确保大石料中高于两个破碎面,以此作为粗集料的使用标准,细集料方面要在保证纯度的基础上进行质量的控制。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同时,控制拌和过程中的温度与湿度符合施工指标以及国家规定,在拌合后要控制出厂温度,一般搅拌的时间为10 秒时加入沥青,之后控制搅拌时间在1 分钟上下,并按相同方向进行均匀的搅拌。此外,施工人员还要做好添加料的清理,并酌情使用抗剥落剂,提升沥青混凝土的粘连性,还要在搅拌时间上进行精细化的管控。
2.2 沥青混合料运输
沥青混合料采用自卸车运输,在摊铺机前形成一个连续的供料车流,尽量减少等待的时间,保证摊铺温度。
为便于卸料,运输车的车厢底板和侧板抹油水混合液作隔离剂,并排除可见游离余液。沥青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采用防水的篷布遮盖整个运料斗;发现其温度低于要求、颗粒有花白斑点、离析、结块、含水等不符和规范要求的情况,将混合料废弃至指定位置,禁止用于本工程。
2.3 沥青混凝土的摊铺
在市政路桥工程路面施工中,沥青混凝土的摊铺工艺与一般混凝土的摊铺工艺相同,都需要借助专用的摊铺机械设备,辅助在用滑动基准梁,高效自动摊铺,实现路面施工绿色高效目标。在进行摊铺工作时,施工人员要严格把控摊铺速度,保持匀速摊铺,从而确保均匀摊铺,摊铺工程必须保持连续性。另外,要严格监测运输至施工现场的沥青混凝土的温度,温度满足摊铺温度要求,才可以进行摊铺。摊铺工作完成后要进行碾压,通常碾压操作包括初压、复压和终压三部分。碾压效果决定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进行路面碾压时,要严格遵循2次静压、3次复压、1次终压的原则。碾压部位要先碾压外部及周围区域,最后再吗、碾压中间部位,在碾压过程中,允许重叠一半碾压带。完成初压后,必须检查碾压的平整度。完成整体碾压后,使用钻取芯样试验法检测碾压效果及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另外,也可以通过核子密度仪检测压实度。检测设备的选择,需要根据施工单位的综合分析实际情况后选择适应的设备。
2.4 细化施工缝处理措施
在施工缝及构造物两端的连接处操作应仔细,接缝应紧密、平顺。梯队作业采用热接缝,施工时将已铺混合料部分留下20 ~ 30cm 宽暂不碾压,作为后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后摊铺部分完成立即骑缝碾压,以除缝迹。半幅施工不能采用热接缝时,采用人工顺直刨缝或切缝。铺另半幅前必须将边缘清扫干净,并涂洒少量粘层沥青。横接缝的处理方法:首先用3m 直尺检查端部平整度不符合要求时,垂直于路中线切齐清除。清理干净后在端部涂粘层沥青接着摊铺。摊铺时调整好预留高度,接缝处摊铺层施工结束后再用3m 直尺检查平整度立即用人工处理。横向接缝的碾压先用双轮双振压路机进行横压,碾压时压路机位于已压实的混合料层上伸入新铺层的宽为15cm,然后每压一遍向铺混合料移动15 ~ 20cm,直至全部在新铺层上为止,再改为纵向碾压。纵向冷接缝上、下层的缝错开15cm 以上,横向接缝错开1m 以上。
2.5 加强路面施工养护工作
市政路桥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完成后,施工养护工作到位是非常重要的。实际沥青混凝土养护中,首先要针对沥青透油层进行喷洒养护,避免沥青透油层受到不良影响,促使其作用正常发挥出来,同时为下一阶段工程施工奠定基础。其次,沥青混凝土结构路面铺设中,对于沥青透油层的养护使用专门的路帚拖扫形式,能够在保证沥青结构完整性基础上,塑造良好的工作状态。最后,针对摊铺过程中,对于需要在路面上运输的车辆,需要提前铺设吸油材质,对于沥青材料发挥有效的保护。此外,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尽量避免在大雾和风雨天气下施工,同时洒布车作业严格操作,提升整个路面施工的完整性。
2.6 做好检测和竣工验收工作
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在路面成型后,为了满足施工设计要求,要对路面进行检测和验收,监测主要内容包括检测路面的平整度是否合格;路面的宽度、厚度、排水性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竣工验收主要以国家相关标准为依据,对施工质量进行鉴定,另外,为了给竣工验收提供依据,要记录、整理和收集相关资料,按照归档要求进行存放,使竣工验收有章可循。
3 结语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对人们的出行安全影响很大,因此相关的建设单位需要更加重视市政公路的路面,并了解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公路工程中的要点和难点。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合理的步骤来控制施工的重点和难度,以使路面的平整度和稳定性最大化,并提高行车的舒适度。
参考文献:
[1]张雯雯,马腾飞.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智能化控制研究与应用[J].四川水泥,2021(05):39-40.
[2]胡建军.沥青混凝土路面机械摊铺技术浅析[J].技术与市场,2021,28(04):170+172.
[3]刘志勇.路桥工程沥青路面面层施工技术探究[J].居舍,2021(11):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