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凡鹏 李秀荣
中森(山东)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摘要: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规划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其发展基础是土地资源,但由于我国城乡规划建设起步相对较晚,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同时土地资源管理效率也相对较为低下,无法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利用价值,进而影响城乡规划建设的进程。对此,政府部门与有关部门需要做好配合,积极地学习和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加强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资源管理的结合,旨在能够更好地推进城乡规划建设的有效进行,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国土空间体系下城市规划与土地规划关系展开探讨。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规划;土地规划;统筹协调
1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任务及关系分析
1.1两者基本任务的分析
1.1.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本任务
从我国的大局出发,在更好地保护耕地的前提下,通过调整各土地对城市发展的需求,全面安排各类土地的规模、面积和布局。才能促进中国城市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从而保证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1.2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
为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中国城市建设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总体规划和具体安排进行。通过规划各类土地面积和施工现场,可以满足建设用地的需求和流线管理,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2通过基本任务分析二者关系
从两个计划的基本任务角度来看,它们是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一个综合计划,城市只是其一部分。计划部门首先对整个区域的土地资源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然后对城市进行城市规划。事实上,城市规划重视城市未来的发展计划。通过分割不同土地利用区域,通过分割人民住宅区、商业地区、教育区等土地利用区域,实现城市整体发展的控制,是补充和具体地实施土地利用计划。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两者之间存在很多矛盾。
2 原城市规划与土地规划存在的问题
2.1 城市的规模的不断扩张,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规模远超土地利用规划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的规模也处在不断扩大的进程当中,城市建设用地不断增加,侵占了大量耕地和其他功能用地。部分城市盲目追求规模,大手笔地展开规划建设。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城镇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将近土地利用规划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1.5倍。
2.2 土地规划信息不足,更新缓慢,规范力度不够
我国在对土地使用情况的信息上,呈现出更新缓慢与信息滞后的特点,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是2009年,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是2019年,间隔了十年,而这十年是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全国的城乡建设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于土地的使用情况掌握不及时,导致许多土地信息滞后,不能反映最新的土地使用情况,而且每次对土地使用信息的调查和更新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工程量大,过程烦琐,这一特点也导致了我国对于土地规划的规范、管理不够。
2.3 城市规划与土地规划难以实现协调统一,产生了冲突
由于土地规划与城乡规划在侧重方面有所不同,导致二者之间很难实现协调统一,难以避免地出现了冲突。土地规划属国土体系,采取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代表国家战略,立足于全域用地空间的合理配置,对重要的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进行严格保护;而城乡规划属地方建设体系,代表地方发展意图,立足于经济发展,以建设为主导,注重建设用地规模的扩张,建设用地规模的扩张必然会对耕地等保护性要素造成一定的威胁。因此,土地规划与城市规划从管理角度来说必然会产生矛盾,二者由于代表不同的规划意图,其规划目标和应用的技术等各方面都有所不同,造成二者之间规划的不协调和不统一。
2.4 城市规划中对土地的利用率低造成对城市土地资源的浪费
从我国城市土地使用效率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许多城市规划中对土地的利用效率低,没有使城市中的土地得到很好的合理应用,导致出现了许多闲置土地,例如在对北京地区的闲置土地面积调查整理之后发现,北京地区有将近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闲置或废弃,没有得到合理应用。与此同时,城市规模还在不断向外寻求扩张,二者之间存在一种矛盾并存的现状。因此我国在城市规划中需要努力提高对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做到对土地资源的物尽其用,避免造成城市土地资源的浪费。
3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城市规划与土地规划统筹发展策略
3.1确定可持续发展观念
土地规划部门需要将可持续发展观念运用到土地资源利用和规划工作中,既要保证国民经济平稳,又要保证生态环境不受到侵害。也就是说:城市规划部门成员在开展土地利用规划工作中设定的终极目标是:既要满足基础设施用地、工业用地等需求,又要保证土地资源的循环使用。城市规划部门成员需要站在长远的角度上思考实际问题,需要具备大局观、国家观,只有将问题考虑的面面俱到才有可能做好城市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工作,切记不可在走上改革开放初期的道路,不要过度追求发展经济,而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
3.2完善土地规划建设管理机制
在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管理十分重要,通过合理的管理能有效发挥出土地资源的利用价值。因此,在城市规划建设中需要建立完善的土地资源利用管理机制,保证土地资源管理的有效进行。在开展土地资源利用管理具体工作时,需要进行综合的考量,制定全面的管理制度。相关工作人员要深入实地进行考察,这样才能有效掌握当地的地理情况和气候情况,收集整理出详细的数据信息,从而不断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并有效解决土地资源管理与城乡规划建设之间的矛盾,为城乡规划建设提供有效的依据,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3.3强化部门协作,实现信息共享
在土地资源规划利用中,要重视城市规划调控方式的价值。目前区域土地资源高效化利用涉及多个部门,各部门要加强沟通与协调,实现多项数据信息的全面共享,规范化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各个部门工作内容差异性较大,在城市规划与土地资源利用规划中存有多样化需求。因此,各部门在具体规划中要明确具体发展职责,设定完善的沟通交流机制,及时反馈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各项问题,依照具体现状集中优化改进,防止产生较大的土地资源浪费。近年来,我国新技术等发展较快,各部门要注重通过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网络信息平台,以便于沟通交流,将土地利用规划现状与城市发展规划等录入对应的网络信息平台中。相关部门技术人员要做好多项信息的获取,通过平台查找多项信息,及时掌握规划活动开展现状,及时调控原有的工作,能满足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城市规划要求。
3.4建立城市规划与土地规划共用的信息平台
原城市规划信息为了便于与建筑管理衔接,多使用CAD矢量信息平台;而土地利用规划基于大地信息管理,多基于GIS数据平台。两个信息平台虽然有数据转换接口,但由于数据库方式不同,坐标系和信息录入的标准不同,无法实现海量数据的精准对接、便利管理和实时查阅。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已提出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建设的要求,应进一步利用5G技术和互联网平台,构建既安全保密又便捷实用、兼顾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的信息平台,提升国土空间规划管理效率。
? 4结语
城市规划与土地规划虽然起源于两个不同学科,但又有本质上的密切联系,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两个不同的规划虽然合为一体,但其规划学科自身的理论性和学术性依然存在,要在国土空间规划总的统筹下,发挥各自规划的优势,转变规划理念,化解矛盾冲突,共同构建城市与山水林田湖草的命运共同体,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的长远大计。
参考文献
[1]王浩.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探讨[J].智库时代,2019(36):20-21.
[2]刘健鑫,丁海涛.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探讨[J].居业,2018(07):52-53.
[3]闫旻.浅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J].山西农经,2018(05):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