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高铁工务段 河北邯郸 056004
摘要:本论文立足于我国高速铁路线路维修管理的实际需求,系统分析相关作业特点、研究完善高速铁路线路养护维修、充分考虑维修资源优化配置,兼顾运输与检养修之间的关系,制定合理的高速铁路线路养护维修作业计划,最终实现检养修和行车安全的双控制。
1.高速铁路线路维修养护概述
1.1高速铁路运行优势
目前,我国已建成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运营规模与速度位居世界第一的高速铁路网。我国高速铁路在运行过程中具有以下优势:第一,铁路运输能力大。以京津城际为例,高峰时可以每3分钟就会开行一列动车组,可见其运输能力的强大;第二,能够实现全天候的运输。在正常的自然环境下,我国高速铁路可以全天候运行。虽然动车组遇到极端雨雪天气时会限速,但是不会像公路一样停运;第三,高速铁路属于绿色交通工具。动车组是依靠国家电网提供牵引动力的,其在行车中产生的环境污染比较小,属于绿色交通运输形式之一,能够满足社会节能减排的需求。
1.2高速铁路线路检养修的必要性
对高速铁路线路进行检查、养护、维修能够延长铁路线路的使用寿命,保证线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有利于提升高速铁路运行效益。铁路部门工务养护人员还需贯彻落实“严检慎修”的原则,将设备的变化规律作为检养修的依据,以此来推动我国高速铁路的健康、高速发展。
1.3高速铁路线路检养修的特点分析
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我国高速铁路线路检养修技术也在不断创新。目前,无砟轨道在我国高速铁路中的应用比较广泛,这就给线路检养修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此,在高速铁路线路养护过程中,为了保证线路检养修结果,相关技术人员需要不断引进先进的养护技术与经验,结合我国铁路线路的实际情况,保证线路检养修工作的结合与统一。为了保障线路的使用寿命,加大检查力度,能够给养护与维修工作提供较大的便利条件,因此,只有不断提升检养修质量,才能保证高速铁路的高效、安全、平稳运行。
1.4高速铁路线路养护维修核心内容
高速铁路线路维修的主要特点是根据设备状态进行必要的适度维修,即“状态维修”。线路“状态检修”是根据线路设备的运行状态,通过监测手段掌握线路设备的工作状态,根据状态标准分析判断线路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当线路设备状态接近故障控制线,但无故障时,应进行适当必要的维护,以避免维护和维修的盲目性,使设备处于可靠受控状态。线路检测是获取线路设备技术状态信息,掌握线路设备变化规律,编制维修计划,分析设备故障的主要依据。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检测技术的发展,轨道检测车为线路的“状态检修”提供了技术支持,其动态检测数据为线路维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1.5国外高速铁路的发展及其养护维修特点
国外高速铁路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十年来,发展迅速。世界铁路在各种运输方式的激烈竞争中,获得了高新技术。铁路线路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铁路技术水平和行车速度,而保证铁路线路质量的关键是做好线路维护工作。国外铁路发展的共同特点是将线路改为少维护或不维护的轨道,以省力、经济、高效的新线维护为日常标准。维修水平主要体现在采用先进的检测系统、高度机械化的作业方式、科学诊断和自动化管理。国外铁路的研究和经验证明,直接影响和控制线路运行速度的主 要因素是线路的平纵断面和线路的平顺度。日本铁路线路专家佐藤佳彦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指出:“日本东海道新干线的秘密,就是运营费用最低,能否完成大盘高速列车的安全运行,关键在于建立更加科学的轨道不平顺维护管理体系”,法国TGV的成功经验也证明,如果改善和保持轨道结构的平顺性,可满足300km/h高速行驶要求。因此,近年来,国外铁路特别重视轨道诊断与监测、高度机械化维修和自动化科学管理,以保持轨道畅通,提高旅客舒适度,缩短列车运行时间。
近年来,发达国家的养路管理现代化有三个方面的变化:①从定性和传统的经验管理向定量的科学管理转变。② 轨道状态和质量检测由静态检测向动态检测和综合检测转变。③ 轨道管理系统由原来的单一系统向覆盖全铁路的综合化、网络化、智能化系统转变。发达国家都制定了自己的铁路轨道管理目标值,通过先进的检测车辆监控,对高速铁路线路的畅通状态进行严格管理。
2.高速铁路维修养护工作的优化措施
当前,我国高速铁路线路的检养修工作的开展主要有两种管理方式:一是“检养修合一”;二是“检养修分开”。而从我国高速铁路线路养护现状来看,“检养修分开”方式更适合我国高速铁路的检养修工作。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高速铁路线路维修养护工作的优化措施。
2.1?提升高速铁路的线路检测水平
在高速铁路线路养护过程中,只有提高线路的检测水平,才能保证线路检养修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因此,工务段线路技术科主管人员在线路综合检测过程中,应制定相应的检测方案,依据高速铁路的运行特点确定最终的检测计划与方式,从而保证线路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同时,工务段线路技术科主管人员要注重自动化检测技术与人工巡查方式的有机整合,了解线路实时状况,为所属线路车间的检养修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2.2?强化综合维修养护,落实养护规则
在高速铁路线路的检养修过程中,其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维修类型、维修周期、维修内容。一般情况下,“状态修”的应用比较广泛,其可以充分运用现代化的维修技术手段,按照养护内容确定最终的维修养护规则,确保养护维修工作有制可循。同时,工务段线路技术科主管人员还应做好综合养护工作,利用综合检测动车组、确认车等实现对线路的临时检查与定期检查,发送实时检测信息,并对“天窗”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确保高速铁路线路维修的安全与高效。
2.3?树立先进的养护理念,优化设备配置
高速铁路线路的检养修工作的开展不仅需要技术的支持,而且也需要人力资源及设备的支撑:第一,在线路检养修过程中,工务段线路技术科主管人员应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不断完善维修养护操作制度,保证线路检养修工作的开展能够在规范化的制度体系下运行,从而有效提升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第二,优化线路检养修设备配置。在检测过程中,只有不断提升线路维修与检测水平,优化对设备相关配置的更新与换代,才能保证线路检养修结果的有效性。
3?高速铁路线路维修养护工作开展的意义
第一,我国高速铁路线路检养修工作起步晚于德、日、法国,由于在工作中缺乏相应的管理经验,使得该工作在有效开展上存在一些问题。只有不断加强高速铁路检养修的相关知识研究力度,才能不断增强理论基础。
第二,有利于提高高速铁路线路的检养修水平。目前,我国铁路部门借助相关的养护维修制度,对工务段线路技术科主管人员进行定期脱产培训,能够实现管理与检养修相结合,切实做到管好、建好、用好。
第三,有利于推动高速铁路事业的发展。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高速铁路事业的支持。国家铁路集团公司应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组织专业力量深入研究高速铁路线路检养修工作,从而能够为我国高速铁路路线维修与养护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第四,切实提升我国高速铁路线路检养修的管理方式,建成一套高效、完整、便捷的标准,并使之成为国际标准并推而广之。
4?结束语
目前我国在高速铁路线路的检养修管理体制方面缺乏经验,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和探索,不断地创新和改革,进一步建立健全检养修体制,完善管理模式,不断优化线路几何尺寸,并积极为高速铁路的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文义,焦方敏,蒋习龙.高速铁路线路养护维修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6):111-112.
[2]缪雪君.浅析新形势下普速铁路线路维修策略[J].科技与创新,2016(18):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