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与应用 郭伟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9期   作者:郭伟 李连福
[导读]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工程建设数量逐渐增多,城市建筑设计质量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也推动了城市的发展。
        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船舶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工程建设数量逐渐增多,城市建筑设计质量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也推动了城市的发展。为了让城市得到高速发展,需要提高对于建筑合理设计的关注。在智慧城市理念的引领下,可以让城市建筑设计的要求得到提升,让社会的发展需求得到切实满足,需要将其融入城市建筑设计之中,以推动建筑设计的发展。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设计;表现;应用
        引言
        在国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升的同时,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室内环境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的优美程度会直接影响民众的精神。本文主要对环境艺术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与应用做论述,详情如下。
        1色彩在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表达
        1.1色彩要服从于整体和功能
        空间不同所具有的属性与功能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别,室内空间所包含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比如说:居住空间、学习空间、办公空间等。这就需要设计者对空间的实际需求进行充分考虑,对空间的私密性、动态性、共享性等进行充分的分析。色彩的应用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民众在生理、精神方面不断提升的需求,为人们营造更为舒适的空间,在对整体功能及色彩关系进行思考的过程中,要重视对空间的适用对象以及使用性质进行区别。比如说针对居住空间进行设计时,要考虑居住对象是新婚夫妇居住,还是老年人居住,客厅主要用于休闲娱乐,还是主要用于会客。
        1.2对室内空间的光线进行调整
        深色系折射光线的能力较差,浅色系折射光线的能力相对较强,设计者对色彩搭配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色彩的变化来改变室内空间内光线的强弱,所以,在色彩搭配时,要保证空间内的光线到达最舒适的程度,比如说,如果室内空间狭小昏暗,可以对明亮的颜色进行利用,提升空间内的亮度,减少空间内的阴暗度。
        2传统文化的在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表达
        2.1复制与仿制
        中国传统文包罗万象,其涉及的领域十分的广阔,而一些独特的雕刻、书法、古画、陶瓷等,都具有较强的历史气息和中国传统特色。在进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时,相关人员应充分的掌握不同的纹理、质感、光影、色彩、空间、形体、造型、装饰等特性和特质,以设计意图为切入点,创造性的进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引入。在兼顾其实用性的同时,提升其建筑整体的艺术性。以确保能取得更加良好的居住环境、装饰设计、建筑工程装饰、园林景观修建、城市建设规划的成效。相关人员也可以充分的考虑设计的功能性和时效性,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某些事物的具体功能和作用,在整体的环境空间内进行呈现和复制。如,在环境设计过程当中引入古色古香的屏风、回廊。巧设雕刻有优美镂空图案的隔断,或是引入中国水墨画艺术,利用竹、兰、梅、菊、牡丹、蜡梅、荷花,以及凤凰、孔雀、喜鹊、鸳鸯等装饰墙面,以增加建筑古色古香的韵味。从知识面拓展层面进行考量,摆设一些书法作411品、书籍、古书,以酱色或古铜色为主色调,通透和呈现古书的韵味和意境,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空间效果。或在掌握文化神韵和艺术特点的情况下,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符号或者事物、格局、图形进行仿制,将其默化的融入艺术设计的氛围和环境当中。而在进行造型设计时,也可以引入具有吉祥寓意和象征作用的龙凤图案,对具有特殊时期的文化风貌的双龙戏珠、龙凤呈祥等主题进行研究。考虑整体设计的协调性、融合性,在石雕、木雕上用雕刻的方式呈现龙凤图案,或是将草坪和植被以龙凤呈祥的造型进行设置。


        2.2进化与变异
        相关的人员也可以在深刻的了解和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前提之下,从创新、发展、前瞻的角度入手其进行分析,结合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变异处理。在其中增加一些与当下的社会发展和人文发展相契合的内容,以加速中国传统文化的升级与革新。如,在进行以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为主题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引入传统的天人合一、虚实相生等理论,深化和谐相处、顺应自然发展的主题,使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思想实现科学的变异与发展。而在表达不同主题式时,也可引入具有代表性的古典诗词、戏剧、歌曲、剪纸、皮影等元素,利用现代化的设计手段和卡通画的方法进行设计,在加速中国传统文化和各领域知识的发展与融合的前提之下,提升人们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2.3更新设计理念
        在艺术设计中不断更新环境艺术的设计方法及设计理念,结合“创造性”的设计需求融合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更新艺术设计本身的深度。因此,设计师应学习不同文化、时代元素的融合方式,根据创新、创造的需求展现特色化的艺术设计,强调设计本身的空间特点,有利于构造“现代—中国特色”为主体的环境的设计体系。
        3符号学在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表达
        建筑中的符号学可以是关注建筑结构的学问。不同的建筑结构也成为了该建筑自己的独特符号,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各有特点,也各有自己的设计方法。不同的建筑材料也是建筑符号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木构建筑的特点也同时体现出了古代人类的文化与历史,石材建筑也拥有着自己的历史意义。以西藏建筑为例。处于西藏省会拉萨的布达拉宫,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其代表的建筑类型和展现的建筑意义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殿宇嵯峨,气势雄伟,是藏式古建筑的杰出代表、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主体建筑分为白宫和红宫两部分,宫殿高200余米,外观13层,内为9层。而在西藏地区,尤其是拉萨城市中的建筑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布达拉宫的影子或者包含着西藏元素,这些建筑以宗教建筑为主——藏族宗教建筑以及装饰艺术,最直接地表现了西藏民族的宗教热诚,他们对宗教的信仰以及对佛教彼岸世界的理解和来世天国的向往。拉萨地区的宗教建筑大部分属于黄教格鲁派,主要外装饰集中在建筑的门窗、屋顶、女儿墙及檐口等部位。拉萨地区的宗教建筑,在建筑造型上主要是以西藏的碉房形式为主,大部分都是平屋顶的低层或多层楼房,由于是平屋顶的形式,女儿墙和屋顶成为了装饰上划分等级的重点,女儿墙的做法与其他建筑不同,上面还树立了大量标志佛教的各种装饰符号。西藏建筑的符号性不仅仅体现在宗教建筑上,而对于现代的公共建筑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和设计灵感的启迪。位于拉萨市的西藏大学,作为国家211重点工程大学,其主楼的建筑设计灵感和建筑符号的运用都来自于布达拉宫。但作为教学楼,该建筑并没有出现鳞次栉比的建筑群而是在颜色和层次上对布达拉宫进行了模仿和改变,使其不仅具有浓厚的西藏特色,也具有现在教学楼的教学作用。学校主要以红色屋檐和白色墙面为主,主楼采用上半部分红墙开小窗,下半部分白墙开小窗的设计,远观与布达拉宫很是相像。建筑的符号不仅仅可以用在相似的建筑类型里面,比如西藏的宗教建筑,而是可以经过建筑师的设计和利用,使之成为更贴合现代社会的建筑风格。
        结语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综合性比较强,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要求应用现代化设计理念,同时设计人员还应充分挖掘文化元素,并将其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中,将现代设计理念与文化进行有效融合,进而彰显出我国悠久的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1]沈磊.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意义[J].商情,2019,000(044):282-283.
        [2]张福涛.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J].明日风尚,2018,000(010):152-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