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杨计芳 2康玉亮
1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农业农村局 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2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城乡水务局 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摘要:我国一直以来都是江南水乡的核心地段,加上江南地区水产业十分的发达,我国作为农业大国,自然而然的渔业生殖业也就愈发的发达了,自从WTO的国际贸易组织的加入后,贸易技术不断的影响到各行各业之中,对于我国渔业的发展也产生着巨大的冲击,加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水产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对水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再加上对于无公害农业的愈发重视,使得我国的农产品行业尤其是渔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所以基于这一背景下,本文研究如何加强渔业养殖的管理,努力提升水产品的质量,尽力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这就成了如今必须认真对待和迫切解决的问题了。
关键词:渔业养殖;管理;水产品质量
一、渔业养殖管理的现状
进一步规范国有渔业水域养殖权流转行为,维护流转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国有渔业水域资源配置和合理利用。该办法对于建立全省水域滩涂流转机制、完善养殖权物权体系、规范养殖管理将起到重要作用。
渔业养殖规划和养殖证制度是《渔业法》确立的一项重要制度。自2002年以来,江苏省一直着力推进该制度的落实。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已有95%以上的市县的渔业养殖规划经当地政府批准并施行,75%以上的养殖规划面积已依法核发了养殖证。但在推进养殖证制度过程中,因缺乏对养殖权流转的制度规范,一些地方出现了因矛盾纠纷而导致打官司现象。
为维护流转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切实保护珍贵的国有渔业水域资源,江苏省与渔业局按照“开门立法”的要求,依据《物权法》明确的养殖权的用益物权属性,于去年初就对养殖流转制度组织开展了广泛的调査研究、征求意见和《办法》起草工作。
《办法》规定,养殖权的流转应遵循依法、平等协商、自愿、有偿的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迫或者阻碍其依法流转养殖权。《办法》确定了养殖权的流转方式,主要包括“转让、互换、入股、继承、出租、抵押或者其他合法形式”。对有违法行为尚未处理终结的、有权属争议的、属临时养殖权的等8种情形之一,养殖权不得流转。《办法》还规定,使用从事养殖的,其养殖权的流转与使用权的流转同时进行,并明确“使用权证书和养殖权证书记载的权利人、面积、期限等内容不一致的”不得流转。
为防止和避免养殖权流转在实际操作中产生不必要的问题,《办法》对流转的合同内容、期限、方式、用途、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价款、支付方式及违约责任等作出具体规定。同时,还根据流转的不同情形,参照相关立法规定对养殖权流转的登记管理、需要提交的材料作出明确规范。
《办法》的出台,对江苏省大力改造传统渔业、积极推进规模经营、统筹协调资源配置、实现科学合理利用、依法保护渔民利益、规范养殖权流转管理等方面将产生积极影响,为加快现代渔业建设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二、我国发展渔业养殖的难点
1、养殖工程装备科技储备不足。
我国海上养殖设施的工程化水平相对落后,包括深水网箱在内的现有养殖设施系统的研发水平较低,大型养殖平台构建还处于方案设计阶段,一些关键性、基础性研究亟待开展,包括专业化养殖工船基础船型与深海大型网箱设施研发、集成构建游弋式大型养殖工船及综合渔业生产平台等,都是今后的重点任务。
2、养殖的实际经验相当缺乏。
与近海养殖相比,海水养殖在水文水质条件、水中生物和气候等方面具有特殊性,现有的比较成熟的养殖技术是否适合养殖,养殖技术如何适应的特点,相关的遗传育种、饲料营养与投饲、疾病诊断与防治、养成品的保活保鲜与加工等技术能否满足要求,还需要在不断的探索中去解答。
3、养殖产品冷链物流技术落后。
由海到陆到餐桌的无缝连接是养殖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我国海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仍处于息、食品安全检测、污染物降解、信息标识与溯源等核心技术需要重点开发。
总体来说,我国养殖能力还较弱,几乎只有深海捕捞,还没有成型的规模养殖平台,差距集中在工程设施、配套设施、网箱养殖和牧场构建技术上。
三、探索养殖与网箱发展新模式
根据我国国情,专家提出与绿色网箱发展的模式,可探索巨型现代化养殖网箱、养殖工船和养殖平台等新养殖方式。
1、深水网箱
以挪威、美国、日本渔业为代表的大型深水网箱养殖历经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引领养殖设施发展的潮流。其中,以挪威最具代表性。挪威在经历了从淡水陆基养殖到近海养殖发展阶段后,近海养殖的成功推动了向深海养殖的发展,造就了“一条鱼”深水养殖产业,达到了单一品种(三文鱼)世界产量最大、全球贸易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成效。
近年来,国外深水网箱养殖的发展主要体起步阶段,冷链物流各环节的设施、设备、温度控制和操作规范等方面缺少统一标准。未来网箱容积日趋大型化,并向更深水域、开
对流通冷链装备、流通保鲜保活、流通网络信放性發入新材料应用异军突起。近几年新开发的铜合金网箱,利用铜的天然抑菌性能和抗腐蚀性,为鱼类养殖创造更洁净、健康的生长条件,其养殖容量可达到1万立方米。
2014年我国海水养殖产量1812万吨,其中深水网箱产量仅约9万吨,占比约0.5%。我国的网箱规模相对较小,抗风浪能力较弱。网箱周长一般为40米,最大周长80米,深度6米-8米,养殖密度约20千克/立方米。目前,我国拥有海水养殖网箱1。0多万箱,但由于养殖设施简陋、装备水平落后,无法抵御较大风浪和较恶劣的海况条件。总体上说,我国的深水网箱养殖技术及装备与挪威等国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2、养殖工船
欧洲正在实施“大型网箱养殖平台”项目,整合海水大型网箱技术、海上风力发电技术、远程控制与监测技术以及优质苗种培育技术、高效环保饲料与投喂技术、健康管理技术等配套技术,形成综合性的工程技术体系,是人类开发和利用资源的新尝试。挪威正在建设大型的深海养殖工船,船长430米、宽54米,可容纳104吨三文鱼成鱼或超过200万条幼鱼。法国与挪威合作建成了一艘长270米,总排水量1万吨的养鱼工船。西班牙建造的养鱼平台能经受9米海浪,管理7R2000立方米的深水网箱,年产鱼250吨-400吨。
2017年7月2日,我国第一艘养殖工船“鲁岚渔养61699"在山东日照港达船厂码头启航。鲁岚渔养61699由中国大学和中国水产科学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设计,日照市万泽丰渔业有限公司出资,日照港达船厂改建造。该工船长86米,型宽18米,型深5.2米,拥有14个养鱼水舱,配备饲料舱、加工间、鱼苗孵化室、鱼苗实验室等配套齐全的舱室和设备,可满足冷水团养殖鱼苗培育和养殖场看护要求。该工船相当于一个超大的浮动网箱,深入到普通养殖网箱无法到达的深海区。冷水团养殖工船通过循环抽取冷水团中的低温海水,可以低成本进行三文鱼等高价值的冷水鱼类养殖。
此项目通过构建养殖工船和多类网箱组成的离岸养殖系统,研创陆海衔接的养殖模式,打通山东省黄海冷水团优质鱼养殖与内地苗种供应基地的联系;项目可催生远海养殖产业带,形成经济新增长点;项目率先建造养殖工船一网箱一观测一体化工程示范平台,引领我国新一轮海水养殖浪潮;在世界上首创温带冷水鱼类规模化养殖模式,促进我国由水产养殖大国向水产养殖强国的转变。
这是我国现代渔业装备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体近8万立方米。相比较而言,我国的养殖起步较晚,且在各方面同挪威等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这标志着我国在推进养殖装备现代化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在真正走向方面箱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对于拓展养殖空间,提升养殖业发展水平,推动渔业转方式调结构具有网箱数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谭小玲.水产养殖与成本管理分析[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5,(2).142-142.
[2]张结.关于水产养殖与成本管理的关系研究[J].农家顾问.2015,(6).118.
[3]苏绍萍.水产养殖及成本管理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7,(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