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汇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市政建设中的人性化设计追求越来越大,无障碍设计在市政建设中抓逐渐普及,已经成为城市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无障碍设计应该遵循实用性原则,满足不同人群的实际使用需求,无障碍设计的目的在于为市民安全出行提供保障,有助于推动城市的协调发展,本文主要对无障碍设计的原则和要点进行的分析,为提高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水平提取策略。
关键词:无障碍设计;市政道路;设计体现
一、无障碍设计的原则
(一)人性化原则
在市政道路中建设无障碍设施的目的在于保障特殊人员的安全出行,包括残障人士和行动不便的人员,例如残疾人、孕妇和老人等。这类特殊人员在出行时比较容易受到自身行动能力限制,会面对一些客观存在的困难,因此出于服务特殊人士的理念,在市政建设中设计无障碍设施,能够体现出市政建设的人性化,确保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满足大部分市民的正常出行需求,对于推动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安全性原则
无障碍设计的目的在于保障特殊认识的安全出行,因此在设计和建设时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设施的安全性,需要在建设时加强先进技术的引进,最大程度上保障设施的安全性,保障全体市民的安全出行。其次在进行设计师需要秉承人性化原则,依据市民出行的实际需求进行建设,避免出现表面工程而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
(三)整体性原则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城市规划的整体性原则,无障碍设计应该与从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公共空间进行统一,考虑到残疾人士出行时面临的实际困难,为残疾人士的出行提供全面的服务。
(四)细节化原则
随着市政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无障碍设计也应该得到相应的重视,并且在市政建设中不断完善无障碍设施,在确保了残疾人士安全出行基本需求的前提下,需要丰富细节处设计,提高人性化原则在细节上的体现,满足残疾人群出行的多样化需求。
二、提高无障碍设计水平的措施
(一)全面掌握残疾人群出行情况
当前我国残疾认识在总人口中占据7%,包含多种残疾类型,主要包括肢体残疾、视力残疾、智力残疾、言语残疾、听力残疾以及多重残疾等,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类型残疾人群的需求,设计多样化无障碍设施,充分考虑到各类残疾人群在出行中对基础设施设计的期望,提高无障碍设计的实用性和市政建设的社会满意度。
(二)提高设计人员综合能力
无障碍设计对于设计人员综合能力要求相对较高,首先设计人员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能力,才能保障设计满足残疾认识出行的基本要求。其次在无障碍设计中,设计人员应该具有较高的职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能够考虑到残疾人群的多样化出行需求,根据市政道路建设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实用性较强的无障碍设施。
因此在市政建设中应该加大设计人才的引进力度,并且对当前设计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其对无障碍设计的理解,提高设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建设专业化的无障碍设计人才队伍,提高市政建设中无障碍设计的专业性。
(三)扩大无障碍设计覆盖范围
当前我国市政道路建设中的无障碍设计主要针对残疾人的基本出行,需要相关人员提高意识,深入理解无障碍设计的原则和理念,为更多人群的安全出行提供保障。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的背景下,无障碍设计应该在满足残疾人需求的同时,考虑到健康人士的使用需求,为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出行提供对应的人性化服务,充分体现出无障碍设计的人性化原则。
(四)避免形式主义
现阶段城市无障碍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能充分考虑到残疾人群出行面临的实际困难,不符合人性化设计原则,导致无障碍设计的目的得不到充分体现,无障碍设施建设停留在表面阶段。针对这一问题,需要政府提高对无障碍设计的重视程度,加强实地考察,减少无障碍设计的混乱现象,对信号标识等无障碍设施进行统一管理。例如在盲道的设计上,存在不能按照市政道路建设实际情况作出调整的问题,导致盲道指示错误、遭到占用的问题较为严重,不仅无法为视力残疾人群提供便利,甚至增加了其出行危险性,对此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管理,并且加大保障残疾人群出行的宣传力度,提高市民意识,避免无障碍设施出现人为被占用或被破坏的问题。
三、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建设中的体现
(一)视力残疾人群出行无障碍设计
1、盲道建设
在市政道路建设中,需要设计满足视觉残障人士基本出行需求的人性化设施,盲道的设计目的在于提高视力残疾人士的出行安全性,避免发生肢体障碍。在盲道的设计上应该考虑到盲人和其他视力残疾人群的需求,选择颜色饱和度较高的盲道砖,为视力残疾人群辨认盲道提供便利,并且能够对其他人员产生明显的提示,能够避免盲道被占用。在盲道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人性化原则,尽量降低视力残疾人群的出行障碍,通常选择平整度较高的材料,并且经过科学计算,提高盲道设施体感识别度和舒适度。盲道的设计主要依靠盲文对盲人进行指引,因此在盲道的设计中应该考虑到对障碍设施的排除,对障碍物进行警示,以盲文形式提示其道路设施变化情况。
2、道路指示牌
在盲道侧面1m以内需要建设相应的指示牌,出于人性化设计原则,指示牌的高度设计在1.3m符合盲人出行需求。在指示牌的设计上,主要通过图画与盲文相结合的方式,为盲人出行提供指引,确保视力残疾人士能够根据指示牌明确出行路线和自身所处位置,指示牌的设计应该确保准确性和安全性,并且以醒目的形式进行警示提醒,设计大小适中的盲文,确保盲人能够准确获取信息,为视力残疾人群快速安全到达目的地提供保障。当前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一些道路指示牌可以采取声音与图像相结合的形式,通过声音向盲人传递信息,提高设施的人性化水平。
(二)肢体残疾人群出行无障碍设计
1、道路建设
在市政道路的建设中首先应该保真道路整体的平整性,避免道路坑洼为肢体残疾人群带来出行困难。市政道路建设在涉及地势变化时,可以适当采取缓坡的形式,为出行不便人群提供便利。坡道在设计时应该满足轮椅的安全出行需求,坡度需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坡道类型包括缘石坡道和行进坡道两种,需要最大程度上降低坡道角度,并且适当提高路面摩擦力。
2、台阶设计
在市政建设中,台阶的设计为肢体残疾人士的正常出行带来了较多的阻碍,因此需要将台阶设计的优化放在无障碍设计的首要位置,针对台阶设计的具体情况需要进行不同方式的调整,对于级数不多的台阶,可以选择缓坡代替台阶的方式,为轮椅出行提供便利。在级数较多,高度较高的台阶上,需要尽量保证坡度满足临沂出行的安全需求,将斜坡拉长、高度放低,并且设计高度满足残疾人士使用需求的扶手,确保无障碍设施的安全性。随着市政建设的逐渐完善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有需要的情况下可以为残疾人士建设专门的轮椅电梯通道,提高无障碍设施的人性化。此外为了保障老人儿童等出行的安全性,需要在台阶处设计醒目标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需要充分发挥其人性化、安全性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满足市政建设的整体性要求,对设计的细节进行完善。为了在市政道路中充分体现无障碍设计理念,需要提高对无障碍设计的意识,针对不同类型残疾人士的多样化需要,建设类型丰富的无障碍设施,提高无障碍设计的社会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逯斌. 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中的体现[J]. 海峡科技与产业,2018,229(07):118-119.
[2]任仁. 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 建材与装饰,2017,000(045):20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