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桥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9期   作者:周建伟
[导读] 摘要:道路桥梁属于公共基础设施,道桥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安全将会给行人车辆的日常通行带来直接影响。
        身份证号码:33038119920410XXXX
        摘要:道路桥梁属于公共基础设施,道桥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安全将会给行人车辆的日常通行带来直接影响。在目前的情况下,道桥施工技术已经得到道桥施工单位的充分重视,道桥施工的工艺手段也得到了改进与优化。道桥工程主要包含桥梁工程以及道路工程,道路桥梁的基础结构设施能否达到完整坚固的基本技术标准,直接决定于道桥施工与处理环节。现阶段的道桥施工工艺手段正在不断获得创新,然而从总体角度来讲,某些道桥大型项目工程的施工建设质量仍然缺乏保障。具体针对道桥施工的全面实施开展过程来讲,道桥施工企业以及工程监理人员必须要结合道桥施工中的难题与缺陷,探索提升道桥施工总体质量的路径对策。
        关键词:道桥施工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结合当前山区道桥施工中的现实问题,应制定有效的施工技术措施和质量控制措施,提高山区道桥施工质量,为山区道桥工程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基础。
        1  道路桥梁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1.1  保障道桥整体稳定性。由于山区状况复杂,山区道桥
        所处的地质条件特殊,容易受到山体滑坡、路基坍塌以及其他事故的影响,给山区道桥的施工和使用造成影响。因此,山区道桥施工中,必须保证其整体稳定性达标,消除地质条件隐患,对存在的风险进行合理预估,提高山区道桥的施工质量。山区道桥施工应保证道桥整体的稳定性,根据施工实际,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提高山区道桥的整体施工质量,使山区道桥满足实际要求。
        1.2  降低施工安全隐患。在道路桥梁施工中还存在不同
        程度的风险隐患。其主要风险就是施工风险以及验收风险,各种风险隐患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难度。因此,在施工中为了提升道路桥梁施工质量,要根据工程进行质量控制以及管理,降低安全隐患。
        2  道路桥梁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2.1  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是当下桥梁施工管理阶段的常见问题之一。比如,针对采购购置、存管、领用等制度未能严格执行,很可能增加材料的耗费量,提升工程造价成本,还可能为工程施工埋置安全隐患。又因施工管理阶段未能建设必要的应急预案,导致安全事故发生时调控力度不足,降低工程质量安全,延长工期。
        2.2  机械设备使用阶段管理力度不足。
        道路桥梁建设阶段,需要多种机械设备的协助,合理使用高端设备设施,能协助施工单位在保证项目建设质量的基础上,减缩工期,获得更大经济效益。但是当下,很多施单位能重视工人操作机械设备技能的培训,以致很多员工对设备参数指标缺乏全面了解,也没有扎实掌握操作常规,操作不娴熟甚至违规操作,一方面可能会损伤设备,无法高效率辅助桥梁施工生产作业;另一方面可能会对工人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使施工单位承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3  工程质量监管不到位。
        工程质量监管不到位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未能认真参照工程现场地质勘测资料、业主要求等落实施工设计工作,质量意识不足,导致工程设计图纸存在较大纰漏,难以为高质量施工提供可靠指导。二是施工阶段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疏漏点,或为加快工程进度而擅自降低管理标准,难以保证桥梁施工质量符合预设要求。
        3  解决道桥施工问题的措施
        山岭重丘区公路由于地形限制,往往存在地形起伏大,高填深挖地段多;地质、水文、气候条件复杂,地质灾害多发;弯、坡、斜桥和高架桥梁众多;防护工程数量大,型式多,高边坡防护需要综合采用多项防护技术;线路长、大纵坡较多,平面半径偏小,整体线形指标较低等特点。下面就施工管理的措施进行分析。
        3.1  严格制定监管制度。


        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对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施工成本这些问题要严格把控。制定好与之相应的管理方案和规章制度,对迟到早退与擅自离岗者作出相应的惩罚,让施工人员克服主观随意性。要建立施工人员岗位责任制,一旦发生事故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处罚。同时还需要加强施工人员自身素质,加强施工人员之间的相互沟通,及时应对各种即将出现或已经出现的问题,各个部门按照原则办事,各司其职。
        3.2  制定并落实施工责任制度。
        在山区道桥路基施工中,施工责任制度的制定和落实关系到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的应用水平,对解决施工中存在的技术应用不理想和施工工艺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应当认识到施工责任制度的重要性,在施工中通过强化责任制度的落实,提高责任制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效控制施工质量,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感。
        3.3  加强对工程材料的管理
        在具体的现场施工材料管理中,首先针对具体施工设计方案中施工材料实际使用的具体性能提出要求,采购管理人员需要及时进行了解,和现场施工人员需要进行有效的沟通,确定好具体的施工材料使用型号之后,采购管理人员根据目前市场所能确定的材料价格与质量标准,选取性价比高、质量好且不超出预算的优质原材料,对此产品进行大批量的市场采购。采购的建筑材料,需要严格符合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的相关标准,如若因为材料缺失导致内部钢筋出现裂缝,混凝土遇水凝结后强度低等特殊情况都将严肃追查到底。
        3.4  山区道桥路基施工
        路基挖方是路基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山区道路因地形陡峭,开挖高度较高,边坡较陡,在施工过程中,存在机械设备安全、落石安全、地质较差的地段还存在塌方的危险。因此,地形陡峭的山区道路挖方施工过程中,特别应做好安全措施。施工前,需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等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已经掌握的地质资料,正确估计挖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质量缺陷,严格按照土方挖掘施工措施,提高施工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保证路基挖方质量。在路基挖方中,应对断层进行特殊处理,保证断层平整性。必须按照相关规范及设计要求作好错台、换填等处理,填挖交界和零填挖处理不好,极易出现质量问题。
        在路基施工中需要进行路基的排水处理,排水前应当对路基中的土壤水分含量进行测定,根据水量的大小调整施工工艺,如果水量达到了冲刷路基的程度,应采取强排水的方式排出土壤中多余的水。如果含水量过低或者路基的砂垫层过于干燥,即使进行压实,土基的密实度也无法达到施工量要求的,需要进行洒水作业处理,当含水量过大时,应晾晒风干至最佳含水量再碾压。施工过程应连续作业,减少雨淋、暴晒,防止土壤中的含水量发生大的变化。路基压实时采取分层铺筑压实,尽可能采用重型压实机具,较常用的为50t振动压路机,每层压实厚度不超过30cm,而采用吨位更大的羊角碾时,可增加其压实功,进一步提高压实度,同时降低含水量,提高路基的回弹模量。利用羊角碾进行压实应采用复合碾压的方式。
        4  结束语
        在山区道桥施工中,应认识到施工的特点以及施工的复杂性,根据施工实际需要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并优化施工工艺、施工流程,使施工过程得到有效的控制,保证施工开展效果,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避免质量缺陷的产生,为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应根据山区道桥的施工特点建立完善的施工计划,制定并落实施工责任制度,提升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以解决山区道桥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山区道桥施工质量,促进道桥施工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樊世兵.公路工程道桥施工中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03):157-158+161.
        [2]包珍.双层叠合桥现浇箱梁同步施工支架体系设计[J].广东公路交通,2020,46(06):22-26.
        [3]王刚强.浅谈城市道桥工程施工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及关键技术[J].居业,2020(12):110-111.
        [4]滕婉婷.跨既有高速公路匝道桥拆除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20(12):193-194.
        [5]王亚,褚星星.道路桥梁施工中裂缝的成因与预防对策分析[J].居舍,2020(35):167-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