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生活用水的节水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2月(中)5期   作者:许田田 李志鹏
[导读] 本文通过详细分析各种措施对生活节水的有效性,并辅助以实际案例进行说明,以期促进城市生活用水节水。

        许田田 李志鹏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14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进展,城镇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阻碍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同时,城镇居民的生活用水浪费严重,生活用水节水迫在眉睫。生活节水措施归纳起来可分为技术、经济、行政、法律和教育等五个方面。本文通过详细分析各种措施对生活节水的有效性,并辅助以实际案例进行说明,以期促进城市生活用水节水。
关键词:生活用水 节水措施 有效性 技术
1.生活节水的必要性
1.1水资源现状
        水资源短缺是中国城市发展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之一。研究表明除西藏水资源特别丰富外,华南、西南、两湖地区以及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属于水资源相对丰富或脆弱地区;华北、东北、陕甘宁地区以及山东、河南、上海、江苏属于缺水或严重缺水地区[1]。在全国67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座不同程度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有110多座。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与水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愈发凸显,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瓶颈”,发展城市节水已经迫在眉睫。
1.2生活节水潜力
        城市用水需求主要包括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两个方面。随着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清洁生产推进,工业用水量不断下降;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用水量还将继续增长,占总用水的比例增大。2000至2010年,我国城市生活用水量从285.9亿吨增长至462 亿吨,占全国总用水量的由5.2%增长至7.7%,增幅高达 61.9%。中国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量急剧增长,其增长速度亦在所有用水户当中最快[2]。
        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包括饮用、烹调、洗涤、冲厕、洗澡等。在城市居民用水中,冲厕占29%~35%,洗浴占 25%~30%,厨用(含饮用)占23%~27%,洗衣占10%左右[3]。由此可见,在生活用水总量中,饮用等生理必须用水占的比例很小,做饭、洗衣、冲厕、洗澡等用水占家庭用水的80%左右。若采取有效措施,洗涤、冷却用水可大大减少,大量节约用水,从而有效缓解水资源危机。
2.生活节水措施及分析
2.1技术措施
        生活节水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供水管网改造、节水器具的推行普及以及中水回用等。
2.1.1供水管网改造
        2007年,住建部信息中心对408个城市进行了统计,全国城市公共供水系统的管网漏损率平均达到20%左右,部分城市高达30%,而欧洲国家平均的漏损率仅为7%,我国的漏损率较之差距非常明显[4]。城镇供水管网漏损率要控制在《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CJJ92-2002)规定范围内,对于超过漏失率要求的城镇供水管网,要制订计划,加快改造。绍兴市城乡供水一体化经营管理后,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铺设的供水管网部分其他类型管道对进行改造,采用了钢管、球墨祷铁管、钢塑管等管材[5],漏损率已经控制在8%左右。
2.1.2节水器具的推行
        生活用水器具类产品,包括卫生间的水嘴、坐便器、小便器、蹲便器、淋浴器、花洒、浴缸、便器冲洗阀等产品[6]。我国是终端用水产品的产销大国,坐便器、水嘴及洗衣机等高用水产品的市场保有量巨大,且存在用水产品效率不高、结构不合理、市场不规范等问题。
        《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标准》对居民常用生活用水器具水量指标作出明确规定,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要求在新建、扩改建工程项目中必须使用符合标准的节水型器具[7]。现有浪费水严重的各种水嘴、沐浴器要逐步更新改造。在公共浴室中的将传统双管淋浴改为单管恒温混合阀,保证管道初期的水温减少冷水放出量,一般来说这种方式比传统双管淋浴方式多节约至少20%的水量[8]。
2.1.3中水回用
        在住宅小区建设中水回用设施,污水进行就地处置和资源化利用,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自来水,还可降低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负荷,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具有开源节流和控污环保的双重功效。
        经济成本是决定中水回用能否被广泛实践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处理量在100吨/d~500吨/d的中水处理设施,须将成本控制在1元/吨以下,而在500吨/d以上处理量的处理设施,可将成本限制在0.8元/吨以下[9]。
        某建筑小区中水处理及回用工程,将小区生活污水作为原水,采用生物处理和深度处理方式,取得较好的运行效果,出水能够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的要求。
        该工程处理水量为100吨/d,回用水量为99吨/d。处理费用为0.45元/吨水,电费0.41元/吨水,药剂费为0.04元/吨,由后勤人员值班顺便巡视,无人工费。

设备投资5.8万元,保守估计使用寿命为10年,按年限平均法折旧,预计净残值率5%,则年折旧费为5510元。自来水费为2.6元/吨水;则年节省用水费用为5.56万元/年[10]。案例表面中水回用工程是完全可行的,能够有效地节约水资源,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2.2经济措施
        生活节水的经济对策主要包括:通过水资源费和水价等经济杠杆激励节水,减少浪费,提高用水效益;对不同的用水行为进行奖励或罚款,强化合理的用水行为[11]。
        部分研究者认为,目前水价低是水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之一,适当地提高水价,可促使更多家庭和机构使用节水设备,此法对节约水资源有效,但总体效果有限,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水价格体系,通过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和强化全社会的节水意识。
        地方政府应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利用价格杠杆促进节约用水的要求,适当地调整水价。合理调整城市供水价格,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要逐步提高到补偿合理成本和微利的水平。超计划超定额用水实行累进加价,对于浪费水资源行为,要按照浪费水资源的数量实行惩罚性水价[12]。
2.3行政措施
        对于各级水主管部门,应建立机制健全的水行政执法和水行政司法组织结构,提高依法治水、依法管水的能力。同时应加大执法力度,建立执法责任制,明确具体的执法责任、执法程序,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3]。
        北京市政部门于2000年实行了“节水龙头进家门”活动。2001年,北京市节约用水办公室又出台了《北京市主要行业用水定额》。这项标准的实施,每年将会多节水1000多万吨[13]。
2.4法律措施
        宣传水法是依法治水,依法管水的基础工作,没有长期的水法宣传和教育就没有好的执法效果。水资源节约法律制度的建立能够从根本上实现我国目前使用水资源方式的低效能向高效能的方式转变,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我国的水资源匮乏,它是解决目前我国水危机,推行节水型社会,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必然要求[13]。
2.5教育措施
        一是开展“人人节水行动”。按照中宣部、国家发改委开展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的要求,水利部制定并印发了《水利部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方案》,开展“人人节水行动”,强化节水的舆论引导和社会监督,动员公众积极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
        二是开展节水公益宣传。组织制作节水公益宣传片,在主要媒体持续播出,其中“必由之路—节水型社会建设”宣传片纳入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课件。中国铁路总公司开展“节水在路上”主题公益宣传活动,借助车站和列车平台,滚动播放节水公益广告,向旅客宣传普及节水政策和知识[15]。
3.总结
        水是生命之源,它滋润了万物,哺育了生命。城镇居民的生活用水浪费严重,采取技术、经济、行政、法律和教育等生活节水措施对缓解水资源紧缺都是必须的,但技术手段是实现生活节水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我们必须要加强节水意识,不要让最后一滴水成为眼泪。
参考文献
[1]丁竹英,陈瀛洲,胡陈静. 中国水资源短缺程度及缺水类型研究[J]. 特区经济,2018(09):47-50.
[2]刘家宏,王建华,李海红,李悦.城市生活用水指标计算模型[J]. 水利学报,2013,44(10):1158-1164.
[3]韩建秀. 城市居民生活节水的技术与方法[A]. 2007:6.
[3]李稳. 利用趋势面分析法判定城市供水管网中漏失区的研究[D]. 太原理工大学,2006.
[5]王培永. 城市给水管网漏损分析及控制措施的研究[D]. 浙江工业大学,2013.
[6]赵钢,王玉洁. 用水器具产品标准与水效标准的发展[J]. 标准科学,2018(04):137-140.
[7]谢学峰,王鹏. 浅谈工业、农业及生活方面的节水措施[J]. 内蒙古水利,2014(01):168-169.
[8]孟超.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节水措施研究[J]. 价值工程,2018,37(21):272-274.
[9]孙宏飞. 住宅小区中水回用技术应用分析[J].居业,2018(10):71-72.
[10]汪国雅. 某建筑小区中水处理及回用工程设计[J]. 城镇供水,2015(06):34-36+55.
[11]张会艳. 我国城市生活节水对策及其有效性分析[J]. 北方环境,2004(05):12-14+17.
[12]姜舒怀,廖竑贵,韦毓韬,甘聪. 节水型社会先行性调查[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10):26.
[13]王家枢. 水资源与国家安全.北京.地震出版社,2002
[14]张晓丽. 水资源节约法律问题研究[D]. 河北大学,2013.
[15]颜勇. 落实节水优先方针 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J]. 水利发展研究,2015,15(03):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