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羊养殖常见的误区及解决办法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2月(中)5期   作者:吐尔逊古丽·库都热提
[导读] 肉羊养殖近几年发展较快,在肉羊饲养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多误区,分析产生误区的原因,提出应对措施,促进肉羊快速增长,提高肉羊养殖效益。

        吐尔逊古丽·库都热提
        新疆克州阿图什市上阿图什镇畜牧兽医站  845354

        摘要:肉羊养殖近几年发展较快,在肉羊饲养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多误区,分析产生误区的原因,提出应对措施,促进肉羊快速增长,提高肉羊养殖效益。
关键词:肉羊;养殖;误区;措施
        肉羊养殖属于节粮型养殖业,近几年发展较快,涌现出很多肉羊养殖基地和大型肉羊养殖场,农村散养户也不断增加,大力发展肉羊业,可缓解家畜与人挣粮的矛盾,促进秸秆综合利用,羊粪是很好的有机肥,处理后的羊粪施到土壤里可改变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力,提高粮食产量,符合循环农业发展的政策。 同时养羊业可帮助部分贫困户脱贫致富,从今后畜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分析,肉羊业是今后畜牧业发展的主要产业。国家出台了很多助推肉羊发展的优惠政策,使肉羊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然而在我们的养殖实践中,在整个饲养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很多误区,致使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造成了肉羊业很大损失。笔者根据在基层工作的经验,总结分析肉羊养殖存在的主要误区, 提出综合应对措施,有力推进肉羊业快速发展。
1 盲目追求品种
        不切实际盲目引种是不少羊场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些养殖户在建场初期,不惜花大价钱大量购进新品种,不结合自身条件和品种特性。结果因品种不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或者因不了解新品种的饲养管理特点,造成羊只不能充分发挥品种优势,体质瘦弱、易发病。投入高、效益低,亏损严重,难以维持。肉羊生产的实质是以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量多的羊肉,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所以,应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农业生产、饲草饲料、地理特点等因素加以分析, 有针对性地考察几个羊品种的特性。选择早熟性好、生长速度快、体重大、繁殖率高的羊作为基础母羊,进而确定购买什么样的种公羊。应以本地现有品种资源为基础,根据较成熟的杂交模式,引进优良肉羊品种作父本,开展适合本地条件的 经济型杂交。如本地山羊与波尔山羊的杂交,小尾寒羊与无角陶赛特羊的杂交等。如果饲养规模较小,可依靠当地的配种站点,不必购买种公羊。
2 不注意适度规模
        肉羊规模化饲养是大势所趋。但规模化养殖受到资金、场地、草料供应、技术水平等条件限制,投资大、风险也大。一般的农户饲养技术、管理水平难以达到。养殖户应根据自己的条件和肉羊的育肥方式、出栏情况等来确定养殖规模。并且要考虑到饲养品种的繁殖能力来确定基础母羊的数量及可能达到的最大规模。因此,农户发展养羊时要因地制宜,不能盲目追赶热潮,要根据家庭的经济状况、设备条件等来确定是否发展肉羊养殖及其发展规模,以获得较好的养殖效益。
        肉羊养殖规模过大或过小,都不便于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一般作为家庭副业,没有专门场地的农户,可饲养4~6只基础母羊(以小尾寒羊为例),可产羔10~16只,除选留个别母羊做后备母羊外,其他羔羊半岁内出售,规模可控制在20只左右。采取舍饲与放牧相结合的饲养方式,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刈割青草鲜喂并晒制干草作为储备。老百姓功夫不算钱,成本重点是精料,1年出栏肥羔20~30只,收入很可观。如果资金充足、有专用场地,可饲养基础母羊50 只左右,总规模约200只,比较便于管理。
        有的农户只出售公羔,母羔都留着继续繁衍后代,导致规模不断扩大。饲养密度大 、环境差、疾病不断,养殖效益下滑。所以一定注意规模要适度,不能盲目扩大生产。
3 不重视分群饲喂
        由于育肥羊、母羊和后备羊生产目的不同,对饲料的质量要求及饲养管理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养殖户应当根据生产目的、年龄结构对羊进行合理分群饲养。可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降低成本,提高育肥羊增重的速度和屠宰率。母羊怀孕期约150 d,怀孕前3个月需要的营养不太多,除放牧外,进行少量补饲即可。母羊怀孕后期,除正常放牧外,每天补饲干草1~1.5 kg,青贮饲料或多汁饲料1.5 kg,精料0.45 kg,食盐和骨粉各1.5 g。在不能放牧的情况下,补饲还应增加。

哺乳期母羊在泌乳的前2个月,母羊产奶所消耗的营养较多,特别是冬春产羔时期,必须及时补料。每天供给优质干草1.5~2 kg、精料0.3~0.5 kg、多汁饲料0.5~1 kg。食盐、骨粉各1.5 g,另外要供足饮水。羔羊出生后半个月, 就应开始喂少许优质青草或干草,并给予少量精料。随着年龄的增长,补给量也要逐渐增加,掌握少喂勤添的原则。羔羊90~110d 即可断奶,断乳后可根据牧草情况及以后的用途决定是否补饲。育成羊一般指5~8月龄的母羊。要保证有足够的干草或秸秆,每天补给混合精料200~250 g即可。育肥羊群以公羔羊和淘汰的大羊为主,育肥初期应给羊10~15d的过渡期,以预防过食或突然采食较多精料引起疾病。饲料精粗比可从35∶65过渡到60∶40,料型以颗粒饲料最好, 也可草料分开饲喂。早晚喂料2次/d,2次喂料中间喂些青、干 草,以利于反刍。农户也可采取放牧与舍饲相结合的育肥方式,补充精料可选用玉米55 %、麸皮 25 %、米糠3 %、菜子饼7 %、豆饼8 %、石粉1.4 %、食盐0.5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0.1 %混合而成。育肥期不宜过长,30~50 d够标准及时出栏。
4 不注重降低成本
        羊是食草动物,与食粮动物猪禽相比,生长速度缓慢、生产效率低,所以降低饲养成本是规模羊场经营成功的关键。养殖户应充分利用天然牧草资源。农区土地肥沃、雨水充沛,到处杂草丛生。可利用荒滩、荒坡、沟壑、地头、路边、林间等一切生长的野草,能放牧则放,不能放牧的可刈割后饲喂,或者晒干后作干草贮备。充分利用林间、坑边、河滩等空闲地人工种植牧草。利用花生秧、地瓜秧、豆秸、大蒜秸、玉米秸等农作物秸秆,杨树叶、柳树叶、洋槐叶、榆树叶等各种树叶以及种植蔬菜的下角料,加工果蔬的副产品等。但要注意不能饲喂堆积发热、腐败变质的草料。一般中小型养殖户可采用舍饲或舍饲和放牧相结合的饲养模式,在保证充足青绿饲料和干草的前提下,只补饲精料和矿物质。夏秋季节饲草丰富,可以放牧为主。养殖户要因地制宜,科学放牧,以达到优养优牧, 快速育肥的目的。要做到一年四季都能供给青绿饲料,规模场应开辟青绿饲料专用地,人工种植苜蓿等牧草。冬春的枯草期,可饲喂青贮饲料、多汁饲料和部分干草。
5 舍外运动欠缺
         “羊天生就是放的” ,放牧可以增强羊的体质,促进生长发育。现在提倡舍饲圈养,羊从放牧转为舍饲,最大的特点就是运动量不足。农区农户舍饲养羊,无运动场或场地狭小,羊在运动场内或舍内就自由站立或趴卧。长期运动量不足,导致胃肠功能下降,采食量逐渐减少,从而造成营养不良、消瘦,以至于抵抗力降低易发病。农户散养可采取以舍饲为主,补饲与放牧相结合的方式。饲养规模大不宜放牧时,可加大运动场面积,如运动场面积较小,可效仿放牧在运动场内进行驱赶运动,以增加羊的运动量。实践证明,适量的舍外运动对舍饲羊生长发育、交配繁殖有极其重要作用。一般舍饲小尾寒羊每天要保持1.5 km的运动量, 山羊还要多些。羊属反刍动物,一天中要有较长时间用来采食、反刍。所以,舍饲要有足够的槽位、活动空间和休息场地。
6 不重视疫病防治
        羊虽然烈性传染病较少,但寄生虫病、繁殖性疾病、中毒性疾病较多,羔羊死亡率较高。肉羊生产要坚持自繁自养,尽量避免引进羊只带入疾病。要防止羊食露水草和霜草,不让羊饮用污水和冰冻水。防食有毒植物,不喂霉变饲料,妥善保管农药。育肥前更换饲料要有一段时间的过渡期,不能长期饲喂粗硬难以消化的饲草,注意钙磷比例平衡,以免引起酸中毒、前胃弛缓、中毒等疾病。预防母羊流产,发现繁殖性疾病及时治疗,淘汰不孕羊。通常每年春秋两季进行定期驱虫,常用的驱虫药有丙硫咪唑、伊维菌素、左旋咪唑等。在常发生某种传染病的地区或有某些传染病潜 在危险的地方,有计划地对健康羊群进行免疫接种, 是预防和控制羊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羊只育肥前注射羊快疫、猝殂、肠毒血症三联疫苗,怀孕母羊分娩前20~30d注射羔羊痢疾疫苗,分娩后10~20 d再注射1次。口蹄疫免疫按当地免疫计划进行,其它疫苗根据疫情而定。饲养户应强化消毒意识,克服麻痹思想,搞好日常消毒工作。要对羊舍、饲槽、饮水器具、运动场及院舍进行消毒。羊舍及运动场应每周进行1次消毒,当羊群发生疫病时应隔天消毒 1 次。要注意观察羊群的精神状态、食欲和粪便情况。当发生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时,应立即隔离,及时请兽医进行诊断,对病死羊的尸体要妥善处理 。
参考文献
[1]任永富. 当前肉羊规模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当代畜牧, 2018, (9): 6-7.
[2]闫军. 论提高肉羊养殖经济效益的综合措施[J]. 今日畜牧兽医, 2018, 34(2): 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