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份证号码:21088119910830XXXX;2身份证号码:35018119920223XXXX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地区之间、城市之间的交通运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道路桥梁工程作为当前建设越来越频繁的工程项目,提高其质量是至关重要的,以便于满足经济建设需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道路桥梁工程存在诸多病害类型,为提高工程建设的整体水平,为人们出行提供安全、良好的交通环境,需要采取科学的施工处理技术,优化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基于此,本文首先探讨了做好道路桥梁工程病害处理工作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当前常见道路桥梁工程病害,最后针对当前道路桥梁工程病害与施工的主要技术进行了分析,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病害处理;技术分析
引言
我国的道路桥梁工程会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目前因为天气、环境以及施工材料、质量等影响着道路桥梁工程的整体质量,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病害,使整个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为了保证人们的生活需求,提高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质量,就要对在建设以及以后使用过程中所经常出现的病害进行有效地分析,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措施来保证施工的质量。
一、做好道路桥梁工程病害处理工作的重要性
道路桥梁是我国交通运输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方便交通通行方面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因此,为保障我国经济建设和物流运输的高效化,则应当正确处理工程病害,提高整体建设质量。而通过采取有效的施工处理技术,有利于进一步增强道路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充分解决桥梁裂缝及沉降等问题,从而提高其使用性能,以确保行车安全。同时,做好道路桥梁工程病害处理工作,也有利于保持道路桥梁的外观良好,打造舒适的行车环境,维持较好的承载力,发挥道路交通的基本服务功能,最大限度的保证道路桥梁使用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二、常见道路桥梁工程病害
(一)裂缝病害分析
由于道路桥梁长期暴露在外部环境中,而且在我国车辆保有量越来越高的社会背景下,对其使用次数极为频繁。并且在物流高速发展下,道路桥梁需要承载不同重量。同时道路桥梁的桥面以及路面多采用半刚性结构。虽然能够有效的增强铺装层的强度,但一旦受到温度影响,特别是温差较大时,极为容易产生裂缝病害。比如在北方地区,因为早晚温差大,会导致路面结构的承受压力性能有所下降,最终造成桥面或者路面出现裂缝质量病害。另外,道路桥梁在长时期使用后,其车行道路铺装层相比于人行道路,裂缝病害发生率更高。主要原因即是车辆通行过程中会出现超载、急刹车等现象,进而对地面造成一定程度的挤压和磨损,形成路面凹陷或断裂层的情况,严重危及道路桥梁工程质量安全。
(二)地基沉降病害分析
道路桥梁工程出现不均匀沉降是其常见的质量病害类型,一般情况下,地基沉降会诱发桥面出现裂缝,严重会引发桥梁坍塌或桥梁损毁等质量安全问题。结合工程实践来看,出现地基沉降的因素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环境复杂性的影响。因为道路桥梁工程基本为露天施工,周围环境对施工效果具有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当前环境变化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很难控制地基施工质量。另外,如果在已有工程附近开展其他作业活动,对地基未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也会导致地基沉降。
(2)设计原因。施工人员对地基的操作主要是依据设计图纸和要求而开展的。如果设计方案中对地基处理的规范不完善、材料选用不合理、施工防范不科学等,也会导致地基质量受损,从而引发后续不均匀沉降现象。
(3)施工因素。施工技术的有序性和规范性对地基沉降具有直接的影响。一旦施工人员未按照相关标准开展作业,就会出现违规操作,比如偷工减料、工序颠倒、粗糙施工等,均会促使道路桥梁的地基稳定性和安全性面临威胁,其是导致地基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原因。
(三)桥梁端头破损病害分析
桥梁端头破损是道路桥梁工程质量通病中常见的类型,当出现病害现象时,桥梁两端会发生一定的形变,对整个桥梁的应力结构造成极大的安全威胁。该病害的出现,与施工材料质量存在较大的关系,比如材料质量不合格,即会致使桥梁结构部件的支撑力下降。同时当载重车辆长时间、多频次的通过时,则可能发生桥梁局部断裂等质量问题。除此之外,道路端头也会出现破损情况,其是工程施工中比较难恢复的危害类型。
(四)钢筋锈蚀、混凝土碳化病害分析
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比较常见的病害还包括钢筋锈蚀和混凝土碳化。钢筋是工程中较为重要的施工材料,对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虽然钢筋的性能相对较好,但由于部分钢筋长期在外部裸露,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就会与氧气发生还原反应,从而出现钢筋锈蚀。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手段,则有可能会影响周边的混凝土质量,严重会引发开裂等破坏道路桥梁承载能力的问题。而混凝土碳化病害的发生,通常是因为混凝土内部出现一些气泡或者是毛细管孔,当氧气、二氧化碳或者水等进入,就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承载性能,并会腐蚀混凝土内的钢筋材料,最终影响道路桥梁的使用性能和寿命期限。
三、关于道路桥梁工程病害与施工的主要技术分析
(一)做好裂缝修补的处理技术
对道路桥梁工程的病害施工处理则是采用裂缝修补技术。针对裂缝的形成原因,如混凝土收缩、温度变化以及钢筋锈蚀等因素进行处理。如在检查中发现桥面或路面铺装层的裂缝超过0.2cm,则应当先清理裂缝,并采用丙酮、精以及二甲苯等开展干燥处理,然后适当的涂刷环氧树脂浆液,间隔3-5min后进行第二次涂刷,将其总厚度应当控制在1m以内。并且也可采用化学压力灌浆技术进行修补,避免裂缝范围的扩大。
(二)做好基层地基施工处理
为解决道路桥梁基层地基不均匀沉降的质量问题,则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合理控制地基的填土厚度。再按照路面平行线的分层厚度来确定填土标高,有利于防止路基发生变形和沉降;针对软土地基部位,可采用置换法更换土质,改善原有土体性能,以加固基层实现稳定性提高。在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合理处理新旧填土工艺,则应当控制接茬台阶的最小长度,确保填土压实度与设计标准相符合,尽可能规避路基不均匀沉降现象;在处理基层地基沉降病害时,还要加强施工规范,根据质量目标和操作规程制定明确的夯实标准、机械压实标准等。并指导施工人员采用分层夯实技术,提高基层地基施工水平。
(三)做好端头处理工作
对于道路桥梁端头破损的病害问题,施工人员主要采用锚喷施工技术予以解决。在具体操作中即是利用专业的锚喷设备,向出现破损的端头位置喷射高强度、高柔韧性的硅胶材料。并利用模板将材料与桥体进行粘结,充分发挥桥体加固修补的功能。该项施工处理技术在应用中的优势体现在稳定性高、施工便捷等,在当前多数道路桥梁工程中,最终可作为处理端头破损病害的主要技术手段。
四、结语
道路桥梁服役期间受到重载车辆、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各种病害问题,当道路桥梁结构发生病害后,不仅会影响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而且会缩短桥梁的使用年限,养护维修费用也会随之增大。为此应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对病害进行处理,从而进一步提升道路桥梁的稳定性与耐久性。
参考文献:
[1]张超.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及施工处理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21(05):283-284.
[2]吴洋.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常见病害与处治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06):72-73.
[3]李凯.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探究[J].居业,2021(03):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