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造价在PPP模式下的管理研究 孙立群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孙立群
[导读] 摘要:PPP模式是一种公私合营管理模式,指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为了提供某种基础服务项目,以特许协议为基础,彼此组建成为的一种合作伙伴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合作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从而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最终使得合作的各方可以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天津)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  300350
        摘要:PPP模式是一种公私合营管理模式,指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为了提供某种基础服务项目,以特许协议为基础,彼此组建成为的一种合作伙伴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合作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从而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最终使得合作的各方可以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在整个PPP模式中,其自身所具有的政府参与全过程经营的特征受到了国内外的重视。通过运用PPP模式,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实现了良好的互帮互助,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工程项目上的投资资金来源,而且还可以充分响应环保建设理念,实现社会组织与政府二者之间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公路工程;造价;PPP模式;管理
        1 PPP模式的概念及优势
        1.1 PPP模式的概念
        PPP又称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是政府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与社会资本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长期合作关系,以此共同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运作模式。PPP模式主要参与方包括政府部门、民营企业或个人、特别项目公司、金融机构等。
        1.2 PPP模式的优势
        作为新兴的项目运作模式,PPP模式与传统模式在融资主体、融资成本、风险承担主体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见表1)。PPP模式注重吸纳社会资本,有利于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节约融资成本,更好推动基础设施建设顺利进行。
        表1PPP模式与传统模式的比较分析
 
        2 PPP模式下公路项目建设的积极作用
        公路建设项目中运用PPP模式,能够引入充足的资金和创新的管理方式,有效解决政府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PPP模式下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对公路工程项目展开投资,能有效缓解政府财政支出压力过大的问题,并且推动项目建设效率的提升。
        公路项目建设采取PPP模式引入资本运作,建筑施工和公路养护等专业的社会资本做好相关的融资建设运营工作,按照PPP的风险分配原则,将各阶段存在的主要风险进行分配,不仅可以降低政府财政补贴,也能够提高公路工程自身的收益水平。
        3 PPP模式下公路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3.1公路项目施工准备阶段的问题
        在以往的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通常对于具体项目的实施方案以及相关工程项目的审批比较重视,但是却对项目建设过程中资金投资的方式、工期成本、质量成本以及其他成本考虑较少,在项目建设初期的项目工程造价中有很多方面并没有被充分考虑,使政府与私营企业之间的合作协商以及项目投资盈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基于此,公路工程在进行造价管理的过程中如果采用以往的造价管理方法,便会使政府和私营企业的项目投资出现一定的投资风险,比如由于造价管理考虑的因素不全面,导致工程项目的总投资超过建设预算。而PPP模式可以有效防止该问题的发生,因为PPP模式下的造价管理通过对建设项目的方案进行细化,使项目的投资与预算更加准确,而且可以增强政府和私营组织投资者对工程项目的有效管理。
        但是PPP模式下的项目需要在施工前对多种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考虑,从而保证后期工作的正常进行。如果在施工前期没有考虑周全,就很容易耽误施工进度以及增加相应的项目成本。
        3.2工程造价管理问题
        造价管理过程中最主要的问题是监管部门工作不力,倘若在实际工程监管中,政府监管部门不能做到有效的监管,项目工程建设所需的各项材料以及设备的采购过程不能达到公开透明,那么其项目相关的投资资产将会出现流失。同时,施工过程中的监管不到位很容易造成施工工序混乱且相关财务申报不精确的问题,从而造成资金损失。
        3.3工程完工造价申报问题
        在PPP模式下,公路工程项目是由政府与私营组织合作推进建设,所以在工程完工后,通常会出现投资预算和实际造价不同的情况,如何通过协商来使得政府和私营组织二者皆可以接受便成为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由于这个问题涉及项目后期资金的正常到位,其将对企业的正常运营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4针对PPP模式下公路工程造价管理问题的措施
        4.1加强公路工程施工各阶段的造价控制
        4.1.1准备阶段
        PPP模式下公路工程造价更倾向于定额估算与造价设计。因而政府部门要转变自身理念,推动工程造价规范化管理。造价定额估算阶段,要明确PPP模式各参与方的风险和收益,考虑市场运行特点以及公路工程定额标准,让各参与方受益。
        4.1.2设计阶段
        选用合理的计价方式,从不同参与方多角度进行考虑。“成本+酬金合同”模式更有利于降低承包方的承包风险。设计阶段要考虑各投资方的利益需求,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加强风险预控,预留风险预防资金,尽量消除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的差距。
        4.1.3施工阶段
        加强合同管理,认真审查合同的每个条款,警惕合同陷阱,杜绝风险发生。加强财务管理,合理划拨资金。PPP模式下投资方较多,因而有必要调动各投资方参与的主动性,全面推动融资活动顺利进行,认真监督每笔资金使用。掌握材料费、机械费、人工费浮动情况,结合变化情况及公路工程资金使用,合理调整造价预算,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防止不必要支出,提升造价管理水平。
        4.1.4结算阶段
        结算阶段需做好PPP模式各参与方的利益分配工作,明确竣工验收标准和利益分配标准,严格遵循法律法规与合同规定,避免出现不必要纠纷。
        4.2注重原材料造价控制
        与材料供应商构建长期合作关系,争取降低原材料采购的资金投入。考虑政策变化、市场供求等因素给原材料价格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前采取防范措施,科学调整应对方案,降低因原材料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保障施工顺利进行。制定科学的原材料采购计划,提高采购人员素质,按要求验收原材料、登记台账、向财务报账。从而让PPP模式项目的造价控制方案更加明确,避免资金浪费,提高造价控制水平。
        4.3重视造价控制的技术支持
        为保证公路工程造价控制效果,应用PPP模式开展施工时,还要顺应“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要求,注重发挥新技术的支撑作用,为加强造价控制保驾护航。例如,在造价控制中推广并应用BIM技术,利用BIM建模,模拟设计方案的施工效果,及时发现潜在质量问题并立即更正,减少设计变更,防止成本超出预算。还可以建立造价控制平台,及时录入公路施工造价数据,做好研究分析,合理安排资金支出,加强监控并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对可能出现的设计变更,通过严格审核,确保设计变更符合要求,避免因设计变更而增加成本。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结合当前情况,为保障公路工程PPP模式下工程造价管理的有效进行,需要政府、社会投资方、金融机构等都朝着共同的方向努力,充分理解风险共担、合作共赢的理念,有效地做好管理工作,提高造价管理效率,推动PPP模式更好运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参考文献:
        [1]齐丽丽.基于PPP模式下公路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11):111-112.
        [2]危奇飞.基于PPP模式下公路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研究[J].建筑与预算,2020(1):24-26.
        [3]李书涛.PPP模式下公路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J].交通世界,2019(7):164-165,1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