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2月(中)5期   作者: 赵京生
[导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干部人事档案是党的重要执政资源,属于党和国家。
        赵京生
        山东省临沂市园林环卫保障服务中心山东临沂276001
        摘要:干部人事档案是各级党委(党组)、人事部门在党组织建设、干部人事管理、人才服务等工作中形成的历史记录,反映干部的个人政治素质、道德品行、思想认识、学习和工作经历、业务素质、工作作风、工作业绩、廉洁自律、遵纪守法、家庭状况和社会关系。它是教育、培训、选拔任用、管理监督干部和评价人才的重要依据,是维护干部和人才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干部人事档案是党的重要执政资源,属于党和国家。
        关键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思想
        引言
        干部人事档案是人员选拔任用、培养教育、职称评定、工资核定、社会保障等事宜的重要依据。干部人事档案具有不可替代性,对单位而言,它是人事管理的基础,对个人而言,它是个人信息的权威载体。但目前事业单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普遍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管理制度建立不完善、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问题,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梳理总结了目前事业单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措施,希望能够为事业单位优化干部人事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1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1.1干部人事档案产生于人事管理活动
        自从有了国家政权,有了对人的管理,就有了对人进行记录和管理的干部人事档案。中国现代干部人事档案工作起步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开展的革命战争年代,建立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建党初期,开始形成党员登记表与鉴定材料。抗日战争时期有计划地对党、政、军干部和党员建立干部人事档案和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就有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并制定了简单的管理制度。随着党的组织和各级政府政权的建立加强,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职工队伍迅速壮大,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日趋完善。干部人事档案是干部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做好干部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1.2新的人事档案分类体系全面建立
        人事档案产生并服务于人力资源管理,其分类必然受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制约。新中国成立后,人事档案以个人身份为依据划分为干部档案、工人档案、学生档案、军人档案四大类型。改革开放后,我国人事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员身份日益多元化,为做好人员管理,现代化的人员管理机制不断完善,人力管理逐步规范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逐步完善,传统的人事档案分类体系与人力资源管理实际脱节的情况日益凸显。人力资源工作呈现出的新特点,要求人事档案管理进行相应变革。为此,中共中央组织部等五部门于2014年12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对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进行明确。而为加强对行政干部的管理,《条例》明确了事业单位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并要求中央军事委员会对职业军人人事档案管理进行明确。至此,我国建成了以流动人员、干部和职业军人为主体的人事档案分类体系。在新分类体系下,学习和服役期间的档案材料由于对劳动者入职后的作用较小,可合并到前述三类档案之中。
        1.3档案管理工作的政治性
        在阶级社会中,档案管理反映了不同的阶级关系和利益,掌握在某个领导阶层手中,为某个阶级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服务。由于档案的内容符合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利益,每个国家在档案管理方面都有相应的保密义务,其中有些档案无法向公众公开,大多数档案只能在规定的期限过后才能公开。这也是档案管理的一个特点。
        2事业单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根据笔者的了解来看,部份事业单位没有从思想上重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不够,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被弱化,处在边缘位置。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人事部门人员配备不足,员工兼职管理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精力投入不多、专业知识深入学习不够,严重影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科学、高效能展开。
        2.2相关人员对干部人事档案工作认识不全面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成之前,干部人事档案在我国组织人事工作中主要用于政治审查。功能发挥的局限造成人们普遍对干部人事档案作用认识不全面,没有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执政资源的意义和在组织人事工作中的凭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注重安全保存、忽视内容建设和信息开发,在工作部署中不能将人事档案与干部工作统筹规划;专职工作人员档案业务和组织人事工作知识不足,档案功能发挥不充分;其他相关部门的指导和监督功能发挥不到位,档案材料填写不规范、内容不全面的问题普遍存在。
        3优化事业单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建议
        3.1高度重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第三条明确指出:“干部人事档案是人才培养、选拔、任用、管理监督和考核的重要基础,是维护干部合法权益的重要基础,是社会信用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重要执政资源,属于党和国家。”事业单位负责人、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充分认识到管理干部人事档案的政治属性,将管理干部人事档案纳入关键管理,并投入相应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
        3.2进一步提升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意识
        首先,牢固树立干部人事档案是重要执政资源的意识。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要高度重视实体管理、内容建设以及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清醒地认识到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没做好就是组织人事工作不到位。其次,进一步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认识,意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对于干部来说,档案是其工作经历、工作业绩及奖惩记录的最好履历,能够充分说明干部的工作情况与态度,具有证明的作用。而做好干部人事档案工作能够充分证明组织人事工作链条的完整合规性,有利于干部群众监督,有利于人尽其才,有利于创造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最后,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创新思维与意识。在数据化时代中,要想保证人事档案的便捷性,做好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充分利用网络,掌握信息技术,汇总干部人事档案中包含的各种信息,建设覆盖全面的人才资源信息库;建立健全干部人事档案科学利用机制,及时开展信息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研究,探索干部人事队伍的总体变化情况及规律,为组织人事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
        3.3构建完善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制度
        在进行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只有把档案管理工作制度进行详细的说明,才能够使得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可以健康稳定地进行。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需要结合事业单位具体情况来建立一套相对可行的规章制度,使得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真正实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干部人事档案全面记录了干部职工的成长经历和人生轨迹,是选人用人、职称申报评选、社会保险参保、退休手续办理等工作的依据和凭证。各事业单位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建立健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强化从业人员培训,不断提高档案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提高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促使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高效率展开。
        参考文献
        [1]杨力勇.加强落实人事档案管理的相关措施[J].今日财富,2019(21):86.
        [2]徐晓莹,齐洪鑫.事业单位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探索[J].管理观察,2019(31):94-95.
        [3]赵英兰.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问题与策略[J].现代交际,2019(20):142+141.
        [4]周青.探究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着力点[J].城建档案,2019(10):87-88.
        [5]张艳歌.人事档案管理的创新性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9(20):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