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挖地基方法探究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2月(中)5期   作者:谢智鹏
[导读] 随着我国地基基础研究的进步,建筑规模和建筑荷载越来越大,对地基基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谢智鹏
        安达市古大湖镇乡村振兴发展服务中心   黑龙江   安达  151400

        摘要:随着我国地基基础研究的进步,建筑规模和建筑荷载越来越大,对地基基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天然地基可能满足不了高层建筑或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的承载力要求,在施工前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地基的处理方案是否合适,不仅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而且对建设速度、工程造价等都有很大影响,在有些时候甚至成为工程建设的关键。因此,地基处理的重要性已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推广和发展各种地基处理技术,提高地基处理水平对加快基本建设速度,节约基本建设投资,保证建筑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加固
前言::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基础设施投入的不断加大,我国土木工程建设也发展迅速。我们在工程建设中,常常遇到天然地基强度不足,压缩性过大或不均匀的情况,往往需对地基进行加固或处理。以下结合实际,重点探讨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
        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利用人工置换、夯实、挤密、排水、注浆、加筋和热化学方法手段,对软弱地基土进行改造和加固,来改善地基土的坚韧性、压缩性、渗透性、振动性和特殊土地基的特性,用以提高软弱土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降低地基的压缩性,减少沉降和不均匀沉降,防止地震时地基土的振动液化,消除区域性土的湿陷
性、膨胀性和冻胀性。
1.换土垫层法(换填法)
        换土垫层法是将基础下一定深度内的软弱土层挖去,回填强度较高的砂、碎石或灰土等,并夯至密实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常用的垫层有:砂垫层、砂卵石垫层、碎石垫层、灰土或素土垫层、煤渣垫层、矿渣垫层以及用其它性能稳定、无侵蚀性的材料做的垫层等。此法可以提高浅层地基承载力,减少下卧层的沉降量、加速垫层下软弱上层的固结和提高其强度,避免地基发生塑性破标,还可以防止寒冷地区土层结冰所造成的冻胀和消除膨胀土的胀缩作用。
2.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
        强夯法是指为提高软弱地基的承载力,用重锤自一定高度下落夯击土层使地基迅速固结的方法,也就动力固结法。主要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但对饱和软土进行加固,必须给予排水出路。工程实践表明:在 100 ~ 200t·m 夯实能量下,一般可获得3~6米的有效夯实深度。强夯置换法是采用在夯坑内回填块石、碎石等粗颗粒材料,用夯锤夯击形成连续的强夯置换墩。具有加固效果显著、施工工期短和施工费用低等优点。
        当前,应用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处理的工程范围极为广泛,有工业与民用建筑、仓库、油罐、储仓、公路和铁路路基、飞机场跑道及码头等。总之,强夯法在某种程度上比机械的、化学的和其它力学的加固方法更为广泛和有效。
3挤密桩施工法
3.1水泥土挤密桩(灰土挤密桩)
        水泥土挤密法是采用机械成孔,选用相对单一的土质材料与水泥按一定配比充分拌和均匀制成水泥土分层向孔内回填并强力夯实制成均匀的水泥土桩,与桩间土一起形成复合地基。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天然含水量12%~ 25%、厚度 5 ~ 15m 的素填土、杂填土、湿陷性黄土以及含水率较大的软弱地基等。
3.2砂石桩
        砂桩和砂石桩统称砂石桩,是指用振动、冲击或水冲等方式在软弱地基中成孔后,再将砂或砂卵石(或砾石、碎石)挤压入土孔中,形成大直径的由砂或砂卵(碎)石所构成的密实桩体。

砂石桩法适用于挤密松散砂土、粉土、粘性土、素填土、杂填土等地基,起到挤密周围土层、增加地基承载力的作用,也可用于处理可液化地基。
3.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简称 CFG 桩,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处理软弱地基的一种新方法。它是在碎石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一定配合比率的石屑、粉煤灰和少量的水泥加水拌和后制成的一种具有一定胶结强度的桩体。此法主要适用于处理粘性土、粉土、砂土和已自重固结的素填土等地基。对淤泥质土应按地区经验或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4.深层密实法
4.1振冲法
        振冲法又称振动水冲法,通过振冲器产生水平方向振动力,振挤填料及周围土体,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量、增加地基稳定性、提高抗地震液化能力的地基处理方法。振冲法通过在地基中形成的大直径密实桩体与原地基构成复合地基,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是一种快速、经济有效的加固方法。目前,振冲法常用来处理砂性土、粘性土、淤泥质粘性土等。采用振冲法处理砂性土地基时,利用振冲时孔内砂土坍陷而下沉方法挤密,常称振冲挤密法,相对密度可达70~80%以上,有的可达92~95%,但需填入当地砂土;处理粘性土地基时,只可采用置换填料来达到要求的密实度,常称振冲置换法。对粘性土不排水抗剪强度小于20kPa 的软弱粘性土,同样也可加固成功,但一定要合理选用振冲器和调整匹配的有关参数。
4.2深层搅拌法
        深层搅拌法是利用水泥浆做固化剂,采用深层搅拌机在地基深部就地将软土和固化剂充分拌和,利用固化剂和软土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之凝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性好和较高强度的水泥加固体,与天然地基形成复合地基。深层搅拌法适于加固较深、较厚的淤泥,淤泥质土、粉土和承载力不大于0.12MPa 的饱和黏土和软黏土、沼泽地带的泥炭土等地基。可以用于处理地下深部的河流冲积软土、湖沼及海底极软的沉积土、疏浚航道堆于两岸的超软填土、甚至新近沉积的淤泥等.它一般采用水泥或石灰作为固化剂。
5.高压喷射注浆法
        高压喷射注浆法是用高压水泥浆通过钻杆由喷嘴喷出,形成喷射流,以此切割土体并与土拌合形成水泥土加固体的地基处理方法。高压喷射注浆法具有适用范围广、施工简便、固结体形状可控、喷射方向可选、耐久性较好、料源广阔等优点,主要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砂土、人工填土和碎石土地基。当地基中含有较多的大粒径块石、大量植物根茎或较高的有机质时,应根据现场试验结果确定其适用性。
6.排水固结法
        当建筑物构筑在软粘土地基上时, 我们常采用排水固结法处理地基。此法可使土体中的孔隙水得到排除,土体慢慢固结,达到减少沉降和提高承载力的目的。排水固结是通过排水和加压两个系统来完成的。排水固结排水系统竖向排水体(普通沙井等)水平排水体(沙垫层)加压系统堆载法直空法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电渗法联合法根据排水系统和加压系统的不同,排水固结法分为堆载顶压法、沙井堆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法、降低地下水位法和电渗法。堆载预压法是在建筑物施工前,用其他荷重或堆土的手段对地基进行预压,从而提高地基承载能力,减少建筑物建成后的沉降量。为了加速地基承载能力的提高,缩短预压时间,常在地基打入沙井,然后进行堆载预压,这种方法称为沙井堆载预压法。
7.结语
        在确定地基处理方案时,宜依据是岩土工程地质情况选取不同的多种方法进行比选。每一种地基处理方法都有其适用性和局限性,对复合地基而言,应根据不同的的工程特征、土质情况、设计要求的承载力和施工条件等因素,选取适宜的地基处理方法或综合运用几种处理技术,以取得最佳的技术经济效果。
参考文献
[1]黄福宁,魏国敬.建筑工程中地质岩土勘察及地基处理方法[J].中国住宅设施,2020(12):12-13.
[2]宋国梁.建筑工程中几种常用的软弱地基处理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7(46):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