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与土地节约利用的关系研究 陈其所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9期   作者:陈其所
[导读]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逐渐加快,土地管理中的制度过时或者条款不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等,还有土地利用中出现的大量闲置用地或低效用地导致用地产出较低、城市蔓延趋势加剧等现象,完全而背离了我国当前节约发展的内在要求,与我们所提倡的建立“两型社会”也是背道而驰的,而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即为没有明确社会发展中土地管理和土地节约利用的关系所致,所以,本文就此展开对土地管理与土地节约利用的关系的研究
        黑龙江省第五地质勘查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逐渐加快,土地管理中的制度过时或者条款不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等,还有土地利用中出现的大量闲置用地或低效用地导致用地产出较低、城市蔓延趋势加剧等现象,完全而背离了我国当前节约发展的内在要求,与我们所提倡的建立“两型社会”也是背道而驰的,而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即为没有明确社会发展中土地管理和土地节约利用的关系所致,所以,本文就此展开对土地管理与土地节约利用的关系的研究,希望在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一点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土地管理;土地节约利用;关系研究
        1 前言
        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开展各项活动的保障,而土地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使得土地资源不断开发,可利用资源就不断减少,人地矛盾难以根本解决。要想提高土地资源整体利用效率,最主要的就是在土地资源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土地资源整体利用效率,保证土地资源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全面提高土地资源的管理水平。
        2 土地利用与土地资源管理关系分析
        自然条件因素和社会发展因素等多种因素决定如何利用和转化土地资源。要想实现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转化,需要我国相关部门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管理,约束及科学指导来实现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并且促进土地转型。一般情况下,土地制度包含耕地保护制度,土地征用制度,土地利用管理制度,集约型土地保护制度等。因为土地制度和土地政策是我国管理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土地资源的利用和转化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积极影响,就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而言,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管理政策和管理制度,推动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和转化,能够改善我国土地资源稀缺的状况。
        3 新时期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1)土地是人们生活及生产建设所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不仅能为人们提供生存和繁衍的场所,而且还能满足各项生产建设活动的开展需求,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根本。(2)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资源紧张问题也愈发突出,再加上土地污染,可供利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要想满足城市建设需求,就需要合理规划现有土地资源,加大管理力度,以避免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3)土地资源属于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建设活动用地日益增多背景下,必须节约土地资源,通过有效的管理及合理规划,充分挖掘土地潜力,提高其利用率。由此可见,在新时期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必须将其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到位。
        4 加强土地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水平的策略
        4.1科学指导节约集约用地
        土地规划工作人员首先应该注重对相关工作的科学指导,从而能够保证土地规划和利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进而有力的促进和推动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土地规划工作人员则应该对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全面仔细的考虑,以长远的眼光完成土地规划工作,进而可以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实际工作当中,工作人员应该最大程度的减少和控制滥用土地资源的情况出现,节约利用,从长远的角度进行考虑。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应该以城市规划和建设工作作为依据,对城市土地加以全面的规划和应用,最大程度的保证城市土地规划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4.2积极构建基层土地管理执法监察长效机制
        城镇化建设脚步不断加快,但是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从而加强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将存量土地资源的价值充分展现。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积极主动的创新具体建设项目用地审批方式,实现项目用地并联审批,提高行政审批效率,简化程序。应当大力推进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工作。在城镇建设用地中加大对建设用地空间的拓展工作,确保土地资源能够满足经济增长的需求。

另外,应当进一步加强对重点用地的保障措施,通过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强化土地调控的力度,确保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管理和利用。
        4.3提高重视度加快人才建设
        提高重视度并加大资金投入是保障土地统计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前提,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应正确认识土地统计工作对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提高对土地统计工作的重视力度,加大在土地统计工作中的经费、统计设备投入,为土地统计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应加快对土地统计队伍的建设力度,结合实际发展需求引进高水平的统计学专业与土地管理专业人才,提升土地统计队伍的整体水平,定期开展土地统计相关技术培训与交流会活动,以增强土地统计人员专业水平与责任意识,并适当将土地统计开展效果与统计人员的工资、绩效、福利挂钩,以更好地调动统计人员参与统计工作的积极性。
        4.4多维发展,拓展空间
        在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的形势下,应该拓宽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维度,不仅在空间上进行合理的规划,同时在用途上发挥更加广泛的思路。在建筑开发过程中,着眼于立体开发模式,可以将平时平面布置的厂房车间等集中在一栋建筑中,从而形成工业综合体,高新区基本上是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工业企业,适宜于布置立体化标准工厂。另一方面,向地下空间拓展,认真借鉴世界各国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的成功经验。
        4.4引入信息技术,加强数字化管理
        当前社会中,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予了多行业新的机遇,土地资源管理工作需要有缜密的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引进信息技术内容能够进一步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的精确度,对加强土地资源利用率有明显帮助。信息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的主要应用可分为数字化评估机制建设、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数据的收集、整理及制图数字化工程建设等等,通过一系列信息技术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强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的精确度,提高土地资源管理的效率,对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减少土地资源浪费等有明显帮助,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4.5加强土地整治,改善环境
        一方面,人们需要推进水土保持的工作,加强对江、河、湖、海及小流域的水土资源治理工作。同时启动各项绿化工程和防护林工程,以最大限度地减轻由于沙尘暴、洪水等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为破坏,从而降低水土资源流失造成的生态环境威胁。另一方面,人们需要推进土地污染防治工作,制订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水土资源保护方案。将堵塞农业用水污染和土地污染的源头剔除,防范城乡工业污染造成的环境破坏,控制三废超标及具体排放量。采用化学技术、生物技术、科学的工程管理措施,对土地污染问题加以管控和治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降低化肥、农药、农膜等废弃物排量,从而有效防范土地污染,达到支持土地资源可循环利用的目标。
        5 结语
        我国是一个地域十分广阔的国家,但人口数量巨大,土地资源匮乏的问题一直十分凸显,由此引发出一系列的现实矛盾。对此,我们需要在土地工作方面,不但需要将闲置的土地进行最大化的充分利用,还要把低利用率的土地做好专业升级与改造,促使土地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同时,要做好土地管理制度的实时创新,指导日常土地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为土地节约工作的有序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尹海峰.新时期土地资源管理与土地利用综合规划[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7):2800.
        [2]李彦忠.新时期土地资源管理与土地利用综合规划[J].产业创新研究,2020(8):94- 95.
        [3]卡德尔丁•吐尔地.新时期土地资源管理与土地利用综合规划[J].南方农机,2019,50(19):100.
        [4]崔云平.新时期土地资源管理与土地利用综合规划[J].住宅与房地产,2019(28):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