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工作综述 库丽孜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9期   作者:库丽孜依拉·木拉提
[导读] 摘要:水利工程对于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加强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工作,能够强化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水利工程正常运行,降低后期运行维护成本。
        青河县萨尔托海乡水管站 新疆阿勒泰地区  836200
        摘要:水利工程对于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加强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工作,能够强化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水利工程正常运行,降低后期运行维护成本。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水利工程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导致从项目立项、资金投入、建设过程到工程实体验收全流程都有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如何通过跟踪管理、质量监管的方式改善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是最为关键的问题。只有充分分析质量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并通过建设方、监理方、设计方共同努力,才能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管理
        引言
        水利工程的主要作用就是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调配,确保水资源能够得到合理利用,并改善全县各个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均匀的问题。虽然我国对水利工程的建设投入不断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资源的供应压力,但是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比较复杂,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难以保证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进而影响到水利工程的正常使用,甚至影响到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基于这种情况,需要强化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确保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且必须落实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从而促进水利工程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1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控制的重要意义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水利基础设施投入的不断加大,国家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的投资也越来越多。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控制通常面临的问题有基础设施不完善,质量管理的机制不健全等。这就需要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控制,健全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增加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资金来源,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加强管理体制的建设力度,提升各部门之间进行密切配合程度,促进水利工程整体的经济效益的提升。在工程施工的实践中,要对既定的质量要求及相关条款进行严格遵守,行业内部也应该提升相应的施工标准的规范性。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够有效地保障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而且做好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控制还能够确保供水系统的良好运行,发挥灌溉、防洪、抗旱等作用。
        2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工作优化策略
        2.1加强材料及设备管理
        材料是构成水利工程的基础单位,其质量和性能指标关系着施工安全和质量,施工单位务必要认识到材料质量的重要性,依照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对材料进行检测,严格监管材料采购、使用环节,配备专业质检人员负责,保证材料选取和检验工作落实到位,避免劣质材料流入施工现场,否则,不仅影响施工质量,还会影响水利工程的运营效益。另外,水利工程的建设规模较大,要借助不同类型的机械设备,应针对不同设备采取不同的维修和养护方法,施工前做好安全检查,指派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定期安排设备安全检查及养护,保证设备使用安全性,同时对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起到积极作用。
        2.2开展全过程质量管理
        一是事前管理。在正式开工前,做好各环节质量审查工作,避免出现审查漏洞,有助于减少后续施工的质量隐患,保证工程整体质量。同时,完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做好管理岗位人才选拔工作,挑选经验丰富、技术性强、懂得管理的人员担任质控员。做好前期培训工作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设置好质控人员岗位,确保每个施工环节有专人负责质量控制,满足工程质量标准。在施工方案设计中做到因地制宜,可以参考权威数据或成功案例及时修改不完善、不合理的部分,为后续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事中管理。质量管理是核心环节,主要包括保证施工材料质量、确保设备符合使用要求、严控施工工序、确保质量控制有效性等。

如在水利工程基础开挖施工流程中,开挖施工决定了后续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基础稳定性,施工具有一定难度,为了保证开挖质量应先挑好开挖面,严控开挖规格,不得过大或过小,开挖面较小不利于保证基础强度,开挖面过大会浪费大量的人财物。开挖前应再次确认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掌握工艺流程,确认腰线部位之后即可开挖。施工主要材料是混凝土,应提前做好混凝土检测,严格按照试验标准配比混凝土。质量管理人员还要不定期对材料进行抽检。对于施工重点、难点应有专人旁站指挥和管控。
        三是事后管理。事后质量管理主要是工程质量验收,可采用“三检制度”,即小组自检,质量合格后签字确认;质检员复检,质量合格后签字确认;监理人员验收,质量合格后签字确认。按照此流程保证工程整体质量,三个签字均完成的情况下开展下一阶段施工。应特别关注水利工程隐蔽部位、关键部位的检测工作。做好完工部分的质量审查,实施全过程质量管控策略,加强质量验收记录,并将质量验收材料整合、保存,用作后续参考。此外,应注重特殊时期的质量检查工作,如在汛期结束后排查工程完工部位是否存在损坏、渗漏问题,并结合工程周围自然环境制定保养方案。如果在质量检查中出现问题,应及时通知负责人,并落实责任,要求在指定期限内完成整改工作,质量不达标不准开展下一道工序,直到所有施工环节质量均达标为止。
        2.3内业资料同步管理
        随着目前水利工程数量增多,资料整理难度大也随着提升。因此,整理水利工程资料要讲求时效及时进行,以达到水利工程资料信息的及时利用。任何信息的价值都有其时间性,且在某种程度上信息越及时其价值越高。对发生的水利工程及时进行资料处理,及时传递和报告施工信息,收集积累和整理方施工技术资料要始终和施工工作同步进行。资料同步工作要贯穿于前期招投标、施工、竣工验收数据的过程中,确保数据真实有效,是做好水利工程资料整理的基础。应该设专人整理各类有关水利工程的施工资料,根据合同的签订、工程的施工全面记录填写,按照水利水库工程的施工过程细致地整理资料确保施工资料有始有终便于查找、全面完整,施工方内业资料应作为进度款拨付的必备条件,后期的进度款拨付提供完善准确的证明资料。
        2.4增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
        若想提高水利工程质量,增强管理人员综合素养是一种有效方式。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能否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主要决定于管理人员是否具备较强的专业性,因此,要尽量选择综合能力强且自身素养高的管理人员,保证每位管理人员正确看待自身工作,明确工作的重要性,并且从多方位、多视角去认识整个工程项目,使施工管理更具规范性。与此同时,管理人员要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将管理职责全面落实,可以保证管理工作与施工规定和要求相符,提升管理成效。作为水利工程管理企业,应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现状,加大培训力度,从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培养的角度出发,使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更加纯熟,通过定期考核管理工作的实施状况,督促管理人员不断提升自我,以更积极的态度投身到自身工作中,将管理人员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保障工程建设效果更加理想。
        结语
        质量是水利工程企业得以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检验整个工程合格与否的唯一标准,控制工程质量才能促进水利工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在控制范围内对施工原材料、机械设备、施工方案进行不断优化调整,避免出现常见的施工质量问题,才能保证水利工程质量稳定。
        参考文献:
        [1]郭思琪.浅析加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管理要点[J].科技创新,2014,(11):21-22.
        [2]王雨萌.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现状及策略[J].工程应用,2013,(5):11-13.
        [3]董燕妮,丁丙学,高国军.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其质量控制措施[J].中国新技术企业,2014,(23):110-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