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南县麻河口镇党群和政务服务中心 413200
摘要:水利水电基础施工工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在项目实际施工过程中,影响工程的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施工技术之外,工程的人员结构、设计方案及图纸等都会给工程质量造成影响。但是,在所有的影响因素之中,最基础且具有决定性的的还是工程基础施工技术,该技术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只有在前期施工过程中,完善相关数据和技术等,才能确保工程建设达到预期目的。本文从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出发,进一步研究基础施工技术及相关把控细节。
关键词: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现阶段,由于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科学技术和综合国力也有了更高层次的发展,尤其是基础性工程建设受到越来越多主体的关注,而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国家重点关注和扶持的对象,其在经济效益、生态保护以及社会效果等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现。为了能推动水利水电项目在施工时间节点内高质量完成,需要我们不断研发更先进更有效的水利水电基础施工技术,把施工的每一环节都做实做好。当下,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基础施工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为了能使项目建设更加稳定和安全,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更先进的施工技术,从而推动水利水电工程能够高质量高水平的完成。
1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技术要求
根据市场调查,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具有明显的特征和规律性,相关的施工要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要高度重视基础地基的施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确保基础地基能达到稳定性的最低标准,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基础地基建设仍然有需要提高和完善的地方,但当前阶段,地基建设的复杂性越来越明显,尤其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之中,应当把水利水电地基建设摆在首要位置。二是在开始施工之前,要及时清理工程建设现场,按照一定的要求和方式方法,提前把需要把控的区域确定下来,并且要有意识的构建更加完善和经得起考验的施工体系,进而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能够保质保量完成,达到预期的目标和要求。三是要学会提前谋划,在正式开工之前,应当先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对整个施工场地进行现场勘探,并根据现场的反馈情况,进一步提高施工计划的实操性和效率性。
2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2.1 高压灌浆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加大对高压灌浆技术的使用,能够最大程度的确保整个项目结构的稳定性和抗渗性,从而使得工程建设符合相关标准。在进行实际作业时,要注意控制钻孔倾斜率,通常保持在1%的范围之内,在特殊情况下时,也可对压力参数进行调整,从而保证高压灌浆技术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工作人员在应用该技术时,也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作业,在确保相关操作科学、有效的前提下,提高整个工程建设的效率。
应明确活塞式灌浆泵是最重要的设备,而这种缸体轴线,一般使用的是立式和卧式,如果使用的是卧式活塞灌浆泵,则设备活塞会在匀速运动时,慢慢的向右进行移动,按照注浆连续性的特点,利用自吸浆阀的方式,当活塞向左移动时,不断的把水泥注入管路中。如果活塞和浆液直接接触,可能会出现一些消极的影响,因此,需要在此基础上,加设一层隔膜泵,并在其中注入一定的水,通过水的加入从而确保整个设备的有效运转,使隔离泵达到效果。在选择输浆管时,最好能选择高压胶管,从而保证整个岩层的有效性,在进行钻罐时,将帷幕灌浆施工技术应用其中,同时,还要在孔距设置时要求较高,在整个排列过程中,通常是安排第一排到最后一排逐渐缩小的方式进行排列,从而确保排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灌浆施工时,假如利用的是循环灌注的方式,则需要往孔内以及缝隙内同时压入浆液,剩下的则通过回浆管逐步的运送至拌浆筒之内;假如利用的是纯压灌注的方式进行施工,直接将浆液通过灌浆管输入孔内,则会比循环灌注的方式更加简便。
2.2 无塞灌浆施工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开工之前,需要先进行钻孔施工,一般钻孔的深度、宽度应当保持的合理范围内,深度在1500-2500mm之内,宽度在750mm上下,在钻孔作业完成之后,工作人员要做好设备的清洗工作,将钻孔内的粉尘、杂物等清洗干净,直到孔口返清水时,才能进行下一步的灌浆作业。可应用无塞灌浆施工技术制作浆液,将水泥、粉煤灰和水等材料组成的浆液灌入设备中,要把控这些原料的比例,并且等浆液凝固后再进行作业,这样才能保证整个灌浆施工的有效性。在应用灌浆施工技术之前,需要先选择核实的灌浆设备和材料,然后按照工程分工进行施工,从而保证整个施工衔接的有效性和连续性。
2.3 预应力管桩技术
为了使工程地基建设的质量保持在较高水平,可以利用预应力管桩技术,解决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在实际应用时,这种技术通常包括两种施工方法,即先张法预应力管桩、后张法预应力管桩,这两种应力管桩的实际应用有所不同,达到的效果也不尽相同。工作人员应当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预应力管桩不同的技术类型。在当前阶段,随着施工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大,在对技术研究方面也不断精细和提高,锤击法和振动法等施工方法也不断的涌现,从而推动整个项目的施工期限降低,施工效率提高和保证施工质量等,其中锤击法的效果最为明显。预应力管桩技术的应用,对整个施工产生积极的作用,不仅能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降低基础地基因沉降幅度过大而产生消极影响,同时还能避免外部因素给基础地基造成质量问题等。
2.4 岩基加固处理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为了防止无法预料的风险,进一步提升整个施工的稳定性,有必要利用岩基加固处理技术,实现加固岩基的目的。通常来讲,岩基加固处理技术常常应用于对软弱岩(夹)层、断层破碎带以及河床深槽等的处理,从而避免水利水电工程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隐患,避免沉降不均匀以及岩基滑动等问题的出现。在对不同的岩层进行处理时,要结合岩层的特点、尺寸以及应用领域等因素,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处理,将两侧破碎岩石清理干净,然后再用混凝土进行浇筑或者填塞,从而达到稳固的效果。为了避免岩基出现滑动问题,可以根据断面形式和基坑开挖的深度,并通过浇筑重力墩、设置抗滑齿墙和抗剪键等方式进行作业,实现预期目的。
2.5 锚固技术
锚固技术对水利水电基础工程建设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其实用价值非常明显,在基础施工过程中,锚固技术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同时,在当前阶段引入锚固技术也有其必要性,能满足水利水电基础工程的实际需求,与水利水电施工的发展密不可分。在施工过程中加大对锚固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减少施工的工程量,避免基础工程建设的复杂性,同时还能有效的应对山区等恶劣环境的影响,在提高工程项目的实际效果方面发挥着应有的作用。在现场施工时,很可能会碰到山区等恶劣环境,在此情况下,为了能有效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质量,确保整个施工效率,有必要从全局角度出发,全方位的利用锚固技术,从而避免在山区建设时可能会碰到的地基质量方面的问题。
3 结语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设时,应当最大程度的保证其安全性和稳固性,在确保整个基础工程建设质量的基础上,通过利用相关的施工技术,从而确保整个施工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此过程中,要加大对水文条件、地质条件以及施工环境的研究和分析,只有根据现实环境,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才能保证整个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取得良好的施工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明珠.工程施工中软基基础处理技术要点探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1,48(06):159-160.
[2]田凯华.水利工程施工中宁夏地区常见地基基础处理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05):37-38+41.
[3]彭水松.PHC桩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江淮水利科技,2021(01):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