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宏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324000
摘要:超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较为复杂,为了维持该建筑表层美观性、稳定性的特点,施工人员应用各种施工技术,以达到理想的施工效果。主体结构的建造质量与超超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存在密切的关联,所以,在针对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技术要点及施工质量检测进行了探讨,希望有助于促进我国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
1引言
根据我国相关标准,楼层数大于40层或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物可称为超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将大部分建筑空间都延伸到了上层,从而大大节省了土地资源。目前在我国一二线城市的新建建筑工程项目中,超高层建筑的占比正越来越高。但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比一般建筑难度更大,因此有必要对这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2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2.1技术资料准备
在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前首先要做好相关技术资料准备,具体包括:图纸会审资料、设计变更资料、工程洽商记录等。同时,不但要准备好相关技术资料,还要根据它们制定完善合理的施工计划安排及指导方案。
2.2施工现场准备
在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前应做好施工现场准备,确保道路通、水电通、土地平整。由于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工程属于高密度集约型工程,且施工涉及的材料和设备繁多,所以在施工现场准备中需重点规划好施工区域、起重吊装区域、材料堆放区域等,以保证在施工过程中各道工序能够有效开展及各类材料能够有序供应。
2.3机械设备准备
由于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需应用到多种多样的机械设备,尤其是各种类型的起重吊装设备,因此必须要在施工前先做好机械设备准备。机械设备一要保证质量合格,二要保证型号符合相关要求,三要保证状态良好、能够正常运行。
3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3.1放线测量技术
在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前,先要做好放线测量工作,这样才能够保证施工的精确性。常用的定位放线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线段定位放线法,其需要利用经纬仪来进行测量定向及利用测距仪来进行定位放线,该方法必须在平缓地形中才能够使用;另一种是曲线定位放线法,当在定位放线中遇到非直线定位放线需求时需要应用到该方法,为方便操作及保障测量精度,其通常会结合圆线、弧线、直线等来进行定位放线,并利用横竖轴双坐标来辅助定位。为进一步确保放线测量精度,还需采取有效地方法对定位放线进行校核。在主要轴线点的定位放线校核中,常用的校核方法有两组坐标校核法、三边测距交会法、三角相加之和为180°原则法等,但注意在轴线点的测量中不能使用两点测角交会法;在工程轮廓点的定位放线校核中,首先需对测角前方与定点进行交会,并引入第三方向作为主要校核方向,另外如果与定点交会的是测角后方,则此时不仅需要引入第三方向,还需引入第四方向;其次若定位放线校核的条件是四组坐标,则必须先完成定点放线后再进行测量,并在测量完毕后将测量结果数据与设计数据做比对以判断测量精度;最后若是采用的几何图形法进行定点放线,则在校核时需充分把握好几何图形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使用相关仪器来测站定向之时,需通过后视两个确定方向来观测方位角的符合性,若对精度要求不高也可选择在水平角上进行观测,另外当需要高程或进行倾斜改正操作时,还需观测天顶距。
3.2核心筒施工技术
在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核心筒一般需要先行施工,且核心筒总体施工难度较大,必须要有效解决高空作业面及安全防护问题。在具体的核心筒施工中,可基于专用模架系统开展相关作业,并集成大模板系统、堆料平台及混凝土布料机等,以保证作业便利和安全。再者,为方便人员运输,还需提前在核心筒内设置能够有效通往模架平台的筒内电梯。塔吊可选择外挂式塔吊,附着于核心筒的侧壁剪力墙上面。
4钢结构施工技术
4.1钢柱施工
钢柱施工的第一步是吊点设置,一般吊点可设置在钢柱两端的焊接带圆孔的耳板上,利用四根强度足够高的单绳吊挂进行吊运,通过挂设倒链来合理调节斜柱倾斜度来维持吊装平衡;为避免起吊时产生地面拖拉而造成钢柱受损,还应在钢柱下垫枕木。在具体的钢柱吊装中应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吊装方式,例如直钢柱施工可采用一点起吊法,先在钢柱接头的内衬板、顶板上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好吊耳,再于吊耳内穿上卡环,最后在卡环上系起吊钢丝绳,从而保证起吊后的钢结构构件保持垂直。此外还注意,如果吊耳安装位置为内衬板的话,则在焊接时不用割除吊耳;如果吊耳安装位置为顶板的话,则在焊接时需要割除吊耳。
4.2钢梁施工
钢梁施工是一项重难点问题,为保证施工便利和安全,应在钢梁构件的加工预制环节就提前焊接好吊耳,吊耳的位置一般是选择在上翼缘部位;吊点位置则应选择在钢梁端头位置,且要距离钢构件约1/4剧里。对于大构件的主梁,采取捆绑法进行吊装是最佳的方式。在钢梁的安装过程中注意要分清主次顺序,先安装好主梁再进行次梁的安装,且钢柱及其连接钢梁需共同完成安装,这样有助于强化结构稳定性。对于中庭平台梁,在吊装提升时需同时应用两辆吊车进行施工,并且在正式起吊前应先试吊一小段,目的是观察构件的倾斜度及钢丝绳的拉紧度是否符合相关要求;此外,由于中庭平台梁自身较长而两梁间相距短,所以应选择退吊方式。
4.3焊接施工
在钢结构施工中的焊接施工环节,应提前清理干净焊接表面及边缘,焊接时保证角焊缝连工件的密贴性,并注意加强对焊缝周围母材的保护以预防定位焊产生裂纹。
5模板施工技术
5.1柱模施工
在柱模施工前,先要根据图纸设计进行柱模板的制作,并对压脚板、柱模板进行有效安装,注意顶撑需应采用斜拉杆。柱箍的安装是一项关键,在施工中需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同时结合柱高、断面尺寸等参数合理计算确定柱箍间距。以双钢管柱箍的施工为例:为保证柱箍与模板之间连接的紧密性,需利用木楔来进行加固处理,且在安装完毕后还需利用钢管等配件来进一步固定柱模,并确保柱模支撑为对称固定。若柱断面超过700mm,则可选择以高强度的对拉螺杆来连接柱箍与模板,并结合实际情况合理控制好对拉螺杆之间的距离。
5.2梁模施工
在梁模施工前需要先搭设支模架,为保证架底的平整度,可在其立杆下面设置垫木。在搭设完支模架后,再准确测量找平梁底模标高,之后进行木枋的铺设和高强度复合胶合板的铺设,注意为保证铺设的严密性,因在最后利用腻子进行适当的嵌补。在正式的梁模安装过程中,需将梁侧模安装在底模上并以支架做好固定,若梁高超过600mm则还需利用高强度的对拉螺杆来对两侧模板之间进行对拉固定。
5.3板模施工
在板模施工前也需先搭设支模架、准确测量找平梁底模标高及进行木枋的铺设和高强度复合胶合板的铺设。注意在高强度复合胶合板的铺设过程中,需从四周开始,逐渐收拢到中间,最后在中间收口。此外,为保证铺设的严密性,可在最后利用木刨子做找平处理及利用腻子进行适当的嵌补,或者也可选择张贴胶带。
5.4电梯井模板施工
通常是采用三轴铰链筒模施工法来进行电梯井模板施工,连接方式则采用层板、角钢等。电梯井模板对尺寸具有较严格的要求,需要保证对边模尺寸一致、模板长宽偏差在2mm内。在实际电梯井模板安装中,需在井四周弹出水平线,设置操作平台并进行有效地固定,注意支腿需埋设至井壁,且井壁洞口不得小于20cm。一般电梯井模板可选择采取现场拼装施工方式,在拼装完毕后再涂抹有效地脱模剂,之后以塔吊设备进行吊装。
5.5楼梯模板施工
楼梯模板施工难度相对较大,在其实际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在墙体上预留出一部分的钢筋,然后再安装固定模板并有效调整钢筋位置,最后进行楼梯钢筋的绑扎作业和踏步的安装。
5.6模板拆除
在模板施工完毕后,还需要对模板进行有效拆除,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在模板拆除时注意避免对混凝土结构产生冲击荷载,并且在侧模的拆除中还要避免损伤、划伤到混凝土结构表面和边角处。
5.7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往往会涉及许多混凝土施工作业,其首先要保证混凝土质量合格、配比合理。在具体的混凝土浇筑中,应遵循合理的操作次序,并采用分层浇注方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斜向分层浇筑、全面分层浇筑或者分段分层浇筑等。注意在浇筑过程中应预防泌水现象,发现泌水后及时清理。混凝土施工的原则是边浇筑边振动、快插慢拔、掌握好振距。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为预防其表面形成塑性裂缝,还应在1h-6h后进行二次浇灌或二次压光处理。此外,在浇筑后必须及时进行洒水养护,一般常温浇灌完毕后的6-18h内即要开始进行洒水养护,总养护时间≥28d。
6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质量检测
由于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材料大多是钢筋和混凝土,利用这些类材料进行施工时必须要符合相关质量与性能要求,否则会影响到建筑安全与使用效果,因此必须要重视对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检测。首先,主体结构施工质量检测需遵循三项原则:一是合法性原则,即在检测时必须要确保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二是公平性原则,即在检测时必须要给出具备严格法律效用的检测报告,严禁出现舞弊现象;三是准确性原则,即在检测时必须要采取科学的检测方法并端正工作态度。其次,在检测前注意要明晰检测重点,先结合主体结构方案、相关技术标准、国家法律法规等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案,并提前给施工单位做好交底,确保各方都充分明晰检测的重点后再开展实际检测工作。再次,在具体的主体结构施工质量检测过程中,应有效掌握好工作方向和重点,有计划、有次序地进行检测,例如将梁板钢筋保护层质量检测、梁柱混凝土强度检测等作为第一重点,将钢筋间距检测、板厚检测、砂浆施工质量检测等作为第二重点,其余内容的质量检测则作为第三重点;并且,当在检测中发现施工质量问题和差错时,应及时下令返工,待返工完毕后再次进行质量检测,直到主体结构的所有部分都经质量检测合格后才可进入后续施工环节。
7结语
综上所述,在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前,先要做好技术资料、施工现场及机械设备等的准备工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重点把握好放线测量技术、核心筒施工技术、钢结构施工技术、模板施工技术、混凝土施工技术等关键技术要点;此外在施工完毕后,还要有效开展好主体结构施工质量检测,如此才能够切实保证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董刘周.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0(9):106~107.
[2]钟俊.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J].技术与市场,2020(7):79~80.
[3]金鹏,张玉斌,虞毅,郭艳平.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浅议[J].中外企业家,2019(31):96.
[4]陈丽.超高层建筑玻璃幕墙与主体结构穿插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9(10):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