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森林资源管理与生态林业建设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9期   作者:李晓东
[导读] 摘要:伴随国民经济的飞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提升,但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
        安溪县林业局  362400
        摘要:伴随国民经济的飞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提升,但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森林资源管理作为促进我国林业健康发展的核心,在保证森林资源协调发展中尤为重要。做好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旨在解决我国经济粗放式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恢复生态平衡。基于此,本文主要就森林资源管理与生态林业建设策略进行分析,以期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林业建设;森林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
        1森林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过度追逐经济利益
        在造纸、家具与建筑等领域中,森林资源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森林资源可以为人们创造非常高的经济收益,很多人为了获取利益砍伐树木。一些人缺乏长远发展目光,乱砍滥伐,将林地变为农业用地,只顾追逐眼前利益,致使森林资源迅速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水土流失,引发了一系列气候问题。这些行为对林业资源管理工作造成了不利影响,打破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1.2缺乏生态保护意识
        较多的森林资源管理的工作人员都将收益归结为森林资源管理的目的,并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森林资源。因为有着“开发-利用-保护”的模式,森林资源管理的工作并未得到充分的认识,在日常的森林资源管理的工作开展中也存在着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的现象。将森林资源可持续化作为管理目标的森林资源管理者少之又少,部分资源管理者关注的只是森林资源大量输出带来的收益,较少对森林资源进行严控的管理,使在森林资源的区域内仍大量出现水土流失的现象。这些水土流失的现象也使森林防御洪涝灾害的能力大大下降,最后使生态平衡难以维系,生物多样性减少,更甚者出现生物链体系的不完整及森林资源内部常出现灾害等状况。
        1.3生态林业建设成效过低
        要知道,规范生态林业建设的发展机制是生态林业规模得以扩大、提高生态林业在整个林业资源发展领域的影响力的前提条件。但是,由于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速度快,加之受到传统生产方式的制约,并且我国对生态林业领域的监督机制、管理与约束等方面的管控尚存在不足,使生态林业建设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上的阻碍。
        2生态林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生态林业建设未形成规模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逐渐提高。国家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相关部门对生态林业的标准逐渐提升,针对性地改进并优化了生态林业结构。在林业产业发展活动中,生态林业占据的比重增加,但在我国林业生态建设活动中,传统的林业生产模式依然居于主要地位。国家要想加快推动生态林业转型,需要投入更多资金,并强化林业产业结构改革。
        2.2生态林业效率不高
        要想加快推动生态林业建设工作的开展,有关部门应当以我国生态林业的具体情形为依据,明确生态林业发展规范,充分保障所制定规范的科学性与系统性,为生态林业发展工作保驾护航。在我国生态林业发展工作中,传统的生产经验依然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在建设生态林业时,相关部门虽然开展了相关管理工作,但管理力度较低,很难将管理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来,不能对违法违规行为起到很好的约束作用。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生态林业的稳定、和谐发展,导致生态林业生产效率较低,对我国生态林业建设工作造成了阻碍。
        2.3缺乏专业人才和先进技术
        在生态林业发展中,我国相关建设活动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综合水平不高,究其原因在于我国缺少专业人才和先进技术。部分人员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未掌握有关技术,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很难迅速采取针对性措施。

虽然一些生态林业部门开展了工作人员培训活动,但培训停留在形式层面,没有充分发挥出培训的重要作用,严重影响了工作人员技术水平的提升。
        3生态林业建设中强化森林资源管理的具体策略
        3.1制订并健全森林经营方案
        为了提升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合理性,促使森林资源管理工作朝着更加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应当立足于经营技术体系建设,认真开展林木树种选择,科学制订森林经营方案,并依据具体情况,不断对该方案进行完善。在树种选择与搭配的过程中,应当合理开展相关的规划工作,强化天然林保护。在重点林区森林资源管理方面,可以加大力度开展管理与监督活动,促使树种选择搭配方案得到改进,从整体上提高森林树种结构。在每个年度制定管理目标的过程中,应当确保所制定的管理目标具有科学性与有效性。在当年的评比工作中,可以将年度管理目标加入评比考核体系,并使其占据重要地位。在年度评比考核工作中,可以依据森林质量、面积蓄积增长量、总量等参考指标进行考核。在林业资源方面,应当定期开展清理与检查活动。对森林资源管理方案和指标作出考核与改进,促使管理方案得到创新,实现林业产业链的升级。
        3.2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活动
        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应将科技创新的作用体现出来,促使资源管理技术水平得到提高,增强森林资源管理的有效性。在良种培育工作中,针对重点林木良种方面,应当进一步强化培育工作,高度重视育苗环节,促使林木良种育苗质量得到提高,从而推动森林资源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在开展科技创新工作时,应当与林业生态重点项目紧密联系起来,利用科技创新为产业建设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在这一过程中,还应对产业转型与升级工作给予高度关注,将新兴业态与高新技术融合为一个整体,并将高新技术充分运用于各项具体工作中。例如在育种工作中,要进一步强化高分子育种技术的应用,通过研发关键性技术,为生态林业建设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3.3健全生态林业制度体系
        为了促使森林资源管理能力和水平得到提升,应当持续完善现行的管理制度,健全管理体系。与此同时,为了加快推动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还应注重对传统林业体制作出改进与优化,充分体现管理制度的重要作用。在优化传统林业体制时,应当加大对国有林场的帮扶,注重提高工作人员的待遇,为林业种植户提供更多帮助,充分调动林农工作的主动性,促使其全身心投入林业建设工作中。有关部门还应出台相关规章制度,监督并管理生态环境,保障生态环境的安全。
        应出台生态安全制度,提高森林资源管理能力和水平。一旦发现非法占用与乱砍滥伐行为,应当依据有关规章制度作出严肃处理。在采伐限定额度方面,应对企业作出明确规定。一旦超出规定范围,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采取处理措施,保障法律的权威性,对其他人起到良好的警戒作用。在生态林业制度体系建设工作中,应将森林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置于重要地位,明确产权与权益,规划宏观管理方向,提高森林资源监督和管理水平。在现行的用地标准方面,可以依据具体情况开展优化工作,将政府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加快推动相关管理工作的开展。在这一过程中,还应全面实施奖惩制度,及时对奖惩制度的具体内容作出补充,促使森林资源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4结束语
        当前,我国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资源浪费问题普遍存在,环境问题层出不穷。森林资源不仅与生产活动存在着关联,而且与经济、社会、环境、人类发展息息相关。我国在大力进行经济建设活动的同时,应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力度,强化相关管理工作,促使生态林业规模得到扩大,加快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在强化森林资源管理工作时,应落实可持续发展观念,严格依据国家政策与方针开展各项工作,加快推动生态林业建设。
        参考文献:
        [1]李方政,秦安富.我国森林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乡村科技,2020(19):75-76.
        [2]尚悦,莫会影,徐来远,等.林业经营与森林生态发展策略[J].乡村科技,2020(18):87-88.
        [3]黄贤举.浅析森林资源管理和新时代生态林业发展构想[J].农家参谋,2019(23):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