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开裂原因分析与防控措施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9期   作者:刘树月
[导读] 摘要:在社会进展的过程中,我国面临频繁的经济变革,交通建设工程规模也在逐渐加大。
        身份证号码;1202211987100xxxxx  天津  300052
        摘要:在社会进展的过程中,我国面临频繁的经济变革,交通建设工程规模也在逐渐加大。高速公路工程的建设需求增加,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私家车和重型车辆的需求量逐步增加,在这样的发展前景下,高速公路的路面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在高速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沥青路面的典型病害,一旦出现病害现象,不利于高速公路的长期使用,本文主要根据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病害进行有效分析,并且提出有效的防护措施和预防性养护技术,旨在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面病害;养护措施
        1 引言
        高速公路建设是一个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我们在关注高速公路建设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对公路管理与养护展开深入研究。若没有对路面初期病害及时控制,将会大大缩短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沥青路面的最主要受损形式是开裂,车荷载是导致沥青路面开裂的主要原因,并针对这一因素制定了防控措施。但这一观点忽略了天气、温度变化等因素对沥青路面产生的影响,使得防控效果不够理想。基于此,本文分析不同形式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裂缝的开裂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以期为实现对沥青路面开裂的有效防控提供借鉴和参考。
        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开裂原因分析
        2.1 温差影响
        公路裂缝是一种常见的路面病害,不利于高速公路的正常应用。裂缝可根据具体走向,分为横向裂缝和纵向裂缝,具体成因有很大的差别,横向裂缝通常为温度裂缝,在极大的内外温差下,会导致裂缝恶化。在高速公路的应用过程中,混凝土路面会逐渐老化,抗腐蚀能力减弱,受到温度差异的变化影响,会出现横向裂缝。纵向裂缝一般起源于错误的施工操作,比如填土不均匀。在进行旧路路基的改造工作时,如果没有采用合适的方式处理土地,在铺设路面的过程中,技术操作不到位,就容易出现纵向裂缝。
        2.2 施工技术不到位
        近年来,我国道路路面凹陷等问题多是由于接缝处出现裂缝造成的,根本原因是未能及时处理沥青路面裂缝问题,导致裂缝进一步发展成为凹陷,从而引发交通事故。在沥青路面铺设过程中,因搅拌不均、混合料配比不足、铺设不均匀造成的沥青路面不平整而引发的断层现象,加剧了道路通行安全隐患,无法保证沥青路面的整体平整性与连续性,因此,加大了交通运输风险。此外,在沥青摊铺工作完成后未能及时碾压路面,使沥青在逐步凝固的过程中受外界气体涌入而发生膨胀,进而导致接缝处出现裂缝。
        2.3 不均匀沉降
        1)人为因素。高填方路段出现的不均匀沉降,很大程度上与填筑材料有关。例如,填筑土中存在较多的粒径较大的石块,且各类土质混杂其中,因此也就出现了碾压难以达到均匀标准以及压实不严谨等不良情况。2)外界因素。高速公路区域所开展的地基深挖或打桩等施工,同样会对高速公路的运行造成不良影响,路面出现的沉降就是由地基受到扰动所引起,因此,这点应做精细分析和重点防控。
        3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开裂的防控措施
        3.1 选择合适的接缝施工处理方式
        施工中针对不同等级的道路工程施工进行合理分析,因其选用接缝施工处理方式存在较大区别,例如在处理高等级公路下面层横向接缝时多以斜接缝处理为主,以发挥自然碾压方法效果;而在处理上层接缝时多以垂直平接缝为主。针对其所选用接缝处理方法的不同,可以查验现场施工效果,对接缝混合料的摊铺与碾压过程进行优化,满足实际施工要求,进而提升路面的平整度与连续性。为铲除横缝处理后多余的沥青混合料,在摊铺结束时应铺设牛皮纸,并依据当前施工温度选择洒水或其他方式,以此降低沥青混合料与基层的黏结概率。

机械操作应用即加强现有碾压的压实度,保证其在冷却后能够对沥青混合料摊铺位置进行准确切割。
        3.2 封层技术
        封层技术又称为含砂雾封层技术,这种技术有严格的温度要求,就要在20~30℃的的环境中进行应用,要在当天完成沥青材料的搅拌工作,如果沥青材料的搅拌时间过长,且通过初步放置之后不能再投入使用,要做好操作时间的管理工作。应用材料材料在投入使用的前一天,要准备完全,在容器中进行充分搅拌,做好密封处理,避免空气误入。主要利用喷洒车进行喷洒操作。这种喷洒技术能够实现大范围的路面养护工作,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喷洒车的运行速度和喷头的喷雾大小,可以提前设置,要求满足公路养护的技术需要。另外,封层技术也可以通过人工方式进行实际操作,工作人员可手持喷雾器,面对路面进行喷洒操作,可进行小范围的路面养护工作,但控制力度更强,能够实现更为细致的喷洒操作。
        3.3 微表处技术
        微表处技术常常被运用到机场路面、高速公路路面等路面养护当中去,微表处技术主要是将碎渣材料、矿物质填充料、添加剂、水等按照一定的比例融合而成。在实际的沥青路面施工过程当中,用专业的摊铺机将混合料一次性地进行摊铺。如果沥青路面出现损害的程度十分地严重,则可以运用二次摊铺或者多次摊铺的处理方法来对沥青路面进行养护。如果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在使用的过程当中出现了开裂等问题,在运用了微表处技术对其进行养护之后,沥青路面无论是耐磨性质还是平整性都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同时在延长高速公路使用寿命方面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是事有两面性,微表处技术还有一个小小的缺点,那就是施工工艺过于复杂并且需要投入的成本较高,所以微表处技术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的过程当中运用得偏少,但是微表处技术十分适合用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处理当中,在沥青路面还未出现病害之前,运用微表处技术,能够高效地预防沥青路面出现病害等问题。
        3.4 做好混合料的温度控制
        对于沥青混合料的碾压来说,相关的技术规范中有对其温度的明确规定。只有达到了规定的温度,相应的碾压才能更为密实平整。由于混合料的级配以及碾压层厚度等并没有特别的规定,因而这些应根据具体的施工环境进一步确定。随着各类新型材料的应用,此类施工变得更为高效。例如当下应用频率较高的SMA沥青混和料,因其添加了纤维,相应的粘度大大增强,同时通过特定试验其施工温度有了显著的提高。这样的操作方式在某特大桥桥面铺装层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其中的击实温度由通常情况下的110℃~130℃提高到170℃~180℃,不仅如此,出厂、摊铺和碾压等阶段的温度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鉴于以上的分析,具体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施工气温以及下承层温度和铺层厚度等,务必要做到精细严格的控制,同时还应积极引入等粘度的概念以实现对施工温度的有效监测,从而切实地保障混合料施工的稳定和高效。
        4 结束语
        由以上论述可以看出,高速公路工程确实对于经济建设来说意义重大,而要想使其达到较为稳定的运行效果,其中涉及到的病害处理务必要做到精细严格的控制,以切实地保障公路运行的持久稳定。具体来看,前期的沥青路面施工务必要按照既定的技术规范科学实施,同时还应符合工程施工的现实情况,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高速公路的长效稳定运行提供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温照煕.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其治理措施研究[J].山西建筑,2019,45(06):127-128.
        [2]韦祎.梁万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及维修技术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8.
        [3]刘伟.山区高速公路路堑段长寿命路面结构优化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7.
        [4]安朋.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研究[J].交通世界,2017(17):66-67.
        [5]刘宏.广东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使用性能调查与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