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问题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9期   作者:黄锦康
[导读]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政府对电力工程建设的重视下,我国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身份证号码:45250219690915XXXX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政府对电力工程建设的重视下,我国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电力工程在岁月中历经各种洗礼,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各个产业对于电能的需求也增大,电力系统在运营过程中逐渐出现了各式的问题,特别是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安全运行。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是电力系统工程传输电能供应的主要载体,关系着电能能够安全稳健的输送,直接影响到电力企业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笔者结合自身从事电力工程行业多年的工作经验,结合了大量学者的文献知识,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安全运行展开了论述,为电力企业能够更具有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1]希望电力企业面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解决的措施,从而更好的保障电力输送优质、高效和安全,并且促进我国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发展。
        关键词:输配电;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
        前言
        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迅速,工业化的进程更是突飞猛进,对于电力能源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当前国家对于电力工程为基础设施的投资也在加大,电力工程建设的项目和规模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根据我国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电力建设工程质量专项监管报告》显示,我国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存在着安全运行的隐患。面对存在的安全运行隐患,各个区域的电力企业都在想办法如何采取措施面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一般是采用变电站将电能传输到电力系统输配电变压站,接着再通过输配电变压器把电能传输到电力用户中,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只是个电能传输的载体,肩负着高压和低压电的传输。[2]采用科学的发展观,建立和完善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管理的新模式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笔者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进行了探究,对于提高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供电的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
        1.1运行存在的问题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自然环境问题。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都处于室外环境中,还有部分线路设处于极为恶劣的山川树林之间,在恶劣天气环境中,就会出现线路故障,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第二,线路自身问题。如果线路的制作材料质量较差,就会对线路运行造成负面影响,此外,线路本身的性能和适用性也会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第三,运行管理问题。很多供电企业在完成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建设后,没有及时的落实后续的检修维护工作,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线路的绝缘性会随时下降,从而威胁到运行安全。
        2、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可采取对策
        2.1强化维修技术应用
        想要更好的确保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运行安全,应做好电力企业线路维修技术的优化升级操作。站在传统维修操作角度来说,往往是在线路损坏之后,由工作人员深入现场进行检测和修复,从而对人们正常用电产生了极大影响,而且该项修复工作的开展往往伴随着大量的高空作业,危险性极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让信息技术得到了普及应用,在实际电力企业维修操作执行上,同样可以将监控系统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相结合,借助于信息技术实现线路的全面管理。通过对线路运行情况的全天候监测,可以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还能提升线路安全性和稳定性。[3]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还应该在线路上安装相应的传感器,一旦在区域内部出现线路故障,监控设备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准确判定故障位置,并开展断电处理操作,避免故障范围进一步扩大。除此之外,在整个线路日常维护管理操作之中,电力工作人员可以借助于信息管理技术,做好相关电力指标的实施测量操作。例如,在实际工作中,电力人员可以借助于大数据技术,做好历史数据的分析操作,进而对相关管理工作效率进行全面维护。另外,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线路相关数据信息的实时监控操作,强化维修效率。
        2.2强化电力设备检测力度
        电力设备老化和超负荷运行,很容易导致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出现故障问题。所以说,相关电力企业需要强化对电力设备的检测和养护力度,常见的操作方式如下:第一,在实际材料和设备选购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对出厂合格证进行检查,确保其与相关质量和标准相符,只有这样,才能让设备和材料应用与实际要求相符。第二,借助于相关科学手段的应用,让设备检测系统更加完善。

如果设备处于偏远地区,需要借助于监控系统实时远程监控操作,保证设备始终处于一个良好的运行状态之中,并在第一时间内发现设备的故障问题,采取针对性处理操作。第三,如果设备即将到达使用年限,应进行合理的监测和维护保养操作,确保其工作效率和安全性与电力系统运行要求相符,配备专门的维护保养资金。
        2.3全面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
        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工序效率、综合能力、应变能力、安全意识都和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企业要对线路的检修维护工作人员展开全面的业务培训,提高考核标准,严格审查人员资质。要对工作人员展开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意识培训和技能培训,以此强化工作人员意识,提高员工专业技术,要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让工作人员认识到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的重要性,树立风险意识,让其谨慎对待线路的检修维护工作,从而保证工作人员线路维护操作水平和综合能力。此外,还要加强综合素质培训,督促工作人员树立正确态度。在实际调查过程中发现,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事故的发生原因有一部分是因为致员工的安全意识不够,因此公司企业必须要摆正员工的工作态度,促进员工得到全面发展,让员工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从而正确看待线路的检修维护工作作业工作。
        2.4科学设计线路的运行方案。
        科学设计线路运行方案,优化线路布局,在保证线路安全运行上也具有一定的效果。在进行线路布局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到多方面因素,包括:城市交通、建筑物、城市规划,不同城市之间存在极大的不同,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此满足城市的供电需求。传统线路布局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会出现一定的误差,对线路运行造成负面影响,比如:某供电企业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聘请专业的电路设计人员,对线路运行方案进行全面的设计,重点排查安全隐患问题,为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5构建信息化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系统
        在大数据时代,电力企业应注重大数据技术、信息化技术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运行安全保障中的运用。首先,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规划方面,可以采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用电量预测、空间负荷预测、多指标关联分析等。工作人员采用大数据技术,对本地区往年用电量情况、用电结构及用电量变化、经济实力等进行分析,能够实现对本地区用电情况预测。同时,对线路铺设、占地面积、行业负荷等数据的分析,也能够获得本地区线路空间负荷的预测结果。而利用大数据技术抓取所需数据的时间一致性切片,则能够实现对OMS、GIS 等指标的联动分析。通过对这些分析结果的应用,可以大大提升电力资源运用的合理性,减少安全隐患,为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安全运行奠定基础。其次,工作人员可以将自动化技术运用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运行管理模块中,从而实现数据质量分析、历史数据查询、断面预测等功能。系统能够自动收集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实时运行状态信息,并对其状态断面进行整合分析。同时,能够实现对设备以往状态信息以及历史应用情况的查询,并可以对通过对其状态变化的分析,进行智能化演算,有效预测在未来某一时间点可能存在的断面。[4]再者,工作人员可以运用信息化技术,建设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故障远程检测控制系统,建立起庞大的数据库和沟通平台,实现各个电力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通过这一系统,工作人员能够获取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以往的维修记录员,以便在检修工作中进行参考借鉴,确保检修工作效果。同时,这一系统中的远程检测功能,能够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进行自动化远程检测,可以大大提升故障诊断及处理效率。且系统会对检测结果及方法进行记录,并对数据库中的检测数据进行共享,从而实现各种故障的有效检测。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可以对社会安全和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作为电力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人员需要提升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维护的重视程度。除了对维护保养和管理制度进行全面制定之外,企业还应该做到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引进更多科学技术,以此来强化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宜平.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安全运行对策分析[J]. 低碳世界,2018(02):94-95.
        [2]刘建庆.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问题探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7):197.
        [3]李骏.试论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安全运行措施[J].科学技术创新,2019(17):179-180.
        [4]戴大治.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的问题及其技术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9(12):52-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