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管理质量与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6期   作者:彭波
[导读] 目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工程项目正在进行之中。
        彭波
        永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摘要:目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工程项目正在进行之中。随着城市道路,公共照明,桥梁和其他设施的持续改善,区域经济正在发展,城市化进程正在推进。在建设过程中,没有质量管理,基础设施的质量就无法保证。它将严重影响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威胁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要进行全面的施工管理,持续改进施工管理的质量管理体系。
        关键词:市政工程管理;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完善
        1市政工程中质量控制以及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工作人员的素质偏低
        市政工程的建设需要很多的人才。在设计阶段中需要大量的精通工程或相关技术的员工。在施工阶段中,更多的往往是普通工程师。在面临复杂的任务或者技术时,往往难以胜任。因此,为了更好把握工程的质量,需要提高质量管理人员的素质。让质量管理人员能够较完美地完成日常的工作。当质量管理人员足够熟练以后,再去让质量管理人员参与其他的事物。这样做能够充分发动基层员工的积极性。在建设单位员工素质培养过程中,往往对员工的培养不够重视,造成了人才的流失。因此,应该加强对人才的培养,提高员工的素质,提高施工的效率。
        1.2不能严格控制工程材料的质量
        要保证工程的质量,首先要保证工程材料的质量。工程材料是构建市政工程的基石,直接决定了建筑物的质量。因此我们需要对工程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坚决抵制使用劣质的建筑材料。在工程材料采购过程中,极有可能出现暗箱操作的情况,采购人员以次充好吃回扣,采用非常劣质的建筑材料,给工程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施工质量。另外,由于管理的不到位,材料在存储时缺乏科学的依据,各种建筑材料随意堆放,防火防水措施不到位,极易导致材料的变质,质量下降,影响工程的质量。
        2完善以及健全市政工程中质量的控制体系
        2.1加大对体系完善的投入
        市政工程建设需要质量控制体系的约束,要想能让质量得到保证,工程建设单位首先应当加大力度对质量控制体系进行完善,让管理体系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更加充分地发挥作用。尤其对于那些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市政工程来说,更是需要加大投入,对市政工程质量的管理体系进行完善,确保工程施工推进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能得到质量保证。比如,对于市政隧道工程来说,由于施工地点跨度大、施工地上地下环节较多,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在工程建设之前,针对工程的具体情况,加大力度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完善,让它能够在工程建设中切实发挥作用,保证隧道排水、浇筑等一系列影响隧道使用体验甚至安全的施工环节都能按照标准进行施工。
        2.2融合更为先进的管理理念
        先进的理念对于市政工程质量的提升也有非常大的作用。先进的理念意味着效率的提升和质量、安全的保证。工程建设单位应当重视管理理念的完善,积极学习发达国家的市政工程管理理念,针对当前的工程建设需求进行适当调整,让工程质量达到更好的水平。比如,工程建设单位在进行市政工程建设时,可以采取数字化管理的模式,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统一集中到网络平台上进行处理,这样不仅提升了数据处理的效率,还避免了传统人工管理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另外,对于市政工程施工来说,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还能提升施工的效率,让工程建设中的各种问题得以及时发现。比如,BIM技术的应用就可以通过建模来对工程建设进行预演,让工程建设人员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所以,在进行市政工程管理时,应当积极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采取更为科学的管理方法,从整体上保证工程质量。


        2.3充分挖掘管理体系的现有问题
        要想让工程建设的质量得到保证,管理人员应当提高重视,善于发现现行质量控制体系中的各种问题,采取正确的方法予以应对。比如,在进行市政桥梁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现有的管理体系有可能让桥梁加固出现问题,如果这种质量管理体系上的缺陷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很有可能影响桥梁后期使用的效果。所以,管理人员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市政工程建设的具体需求,发掘现行管理体系中的问题,采取科学的方法避免这些问题影响工程质量,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解决,这样才能让工程顺利进行,让市政工程在使用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不仅如此,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中,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也可能出现问题,管理人员应当对其进行完善。比如,管理体系由于缺少监督,可能让施工人员的行为得不到严格的约束,在这种情况下,施工人员自身的素质低下很有可能造成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为了避免这种问题,工程建设单位的管理人员应当提高重视,对现有的管理制度的中的缺失有明确的认识,采取正确的方法对其进行弥补,让施工人员在进行任何一个环节的施工时都能得到严格的约束。
        2.4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
        市政工程施工体量大,要想让工程的质量得到保证,不光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的管理,对施工材料的管理也应得到重视。因为施工材料是工程建设的基础,如果材料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工程的质量也势必会受到影响。所以,工程建设单位应当针对不同类型的市政工程建设,制定不同的材料管理制度,让每一种类型的材料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后,都能尽快投入使用。如果不得不在现场进行保存,应当根据材料的保存条件,对现场的环境进行管理,让材料能够时刻保持较好的状态,避免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在进行桥梁工程建设时,就可以对进入施工现场的钢筋施加科学的保护。具体来说,钢筋由于容易受到潮湿环境的不良影响,所以,如果在运达施工现场、接受验收之后仍然不能及时投入使用,应当将其保存在通风的环境中,避免空气湿度过大对其造成影响。另外,现场的管理人员也要对未来几天内的天气情况有所了解,避免降雨对钢筋的保存造成影响,使得钢筋锈蚀,不能达到预期的使用标准。
        2.5加强监督工作
        对于市政工程来说,监督工作必不可少。而且由于施工人员专业能力和素质参差不齐,如果没有高质量的监督工作,工程质量很难得到保证。所以,工程建设单位在进行市政工程建设时,应当注意严格落实监督工作,让监督工作能够周全地对施工形成约束,尽可能让每一个环节的施工都能达到预期的水平。工程建设单位还应当完善奖惩机制,让监督工作和奖惩机制挂钩,一旦监督人员发现施工人员的错误行为,应当结合奖惩机制对其进行处罚,以儆效尤。另外,监督工作应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交由那些对市政工程建设有充分了解的第三方监督机构进行,让市政工程的每一个细节都能得到很好的质量保障。监督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市政工程质量得到保障的基础。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将责任细化,落实到每一个施工人员的身上,然后再由监督人员来对工程建设进行监督,这样一来,市政工程的质量就能得到更多重的保障。
        3结束语
        总之,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也在持续取得进展,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经过几年的努力,施工质量也得到了提高。同时,中国的质量监督也更加严格。为了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的建设质量,有必要分析影响建设阶段的因素,把握影响因素。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中国的建设水平,使得建设质量得到安全,科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金凤,施立春.市政工程管理质量与控制体系的建立及完善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9):2566.
        [2]赵燕.市政工程管理质量与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1):92-94.
        [3]张涛,邱瑾,韩菲.市政工程EPC工程项目管理质量与施工控制体系的建立及完善对策[J].四川水泥,2019,270(02):220.
        [4]肖龙川.市政工程管理质量与控制体系的建立与完善[J].工程施工技术:引文版,2015(15):0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