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二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28
摘要:目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建筑工程管理问题日趋复杂,由于建筑工程规模较大、工程范围广、施工队伍流动性较强,致使建筑工程管理难度增加。据此,管理类人员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对管理思维有效创新,结合市场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
关键词: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有效策略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建筑企业以往采用的传统保守的规划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建筑工程管理的需要,严重阻碍了我国建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工程企业只有保证施工项目的质量,保证施工安全,控制施工成本,才能获得更好的效益,而良好的经济效益,就取决于施工项目管理。要建设高质量的建设项目,就必须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项目管理,提高建设项目管理水平。建设项目要保持一定的前瞻性和创新性,突出时代特征。为适应新时代建设工程的需要,要求项目管理者积极做好建设工程管理工作,有效控制建设成本、进度和质量,扩大建设的整体利益,促进建设工程的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讨我国新时期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及创新发展对策,在提高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的基础上,推动建筑业迈上新台阶。
1新时期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发展的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建筑行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特别是21世纪以来,建筑业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发挥着不同寻常的作用,行业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如果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应该积极从管理开始,通过创新管理模式重构管理系统,从细节开始,不断改革和完善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流程,降低管理成本,并使企业的管理更加符合时代的特点和需要。目前,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建筑业也迎来了新一代的机遇和挑战。创新项目管理模式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减少人力和物质资源的成本,满足国内生产的全新的需求发展。建筑业虽然已经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在这个漫长的发展阶段并没有形成一种完善的科学管理模式,这使得传统建筑业长期处于粗放型管理模式。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创新的管理模式已成为不可避免的,建筑业必须采取积极措施,促进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发展,加速项目管理系统的改进和升级,以更好地优化资源配置。在当前的建设项目管理中,传统的管理模式存在许多缺点和不足。结合工程特点和企业工作经验,将先进的管理理念深入结合工程建设项目的现状,积极开创科学的管理新模式,为企业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建筑工程管理现状
建筑企业工程管理现状尚不乐观,主要表现在建筑管理人才严重匮乏、工程管理法律法规执行效果差、缺乏健全的建筑工程管理机制、造价控制程序不严格等方面。
2.1建筑管理人才严重匮乏
建筑工程施工涉及内容较多,管理人员自身素质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作为一名优秀的管理人员,不仅应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还应对工程建设流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严格把控建筑工程质量。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建筑企业管理人才十分匮乏,为建筑工程质量埋下隐患。
2.2工程管理法律法规执行效果差
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建筑产业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经济总量中占据较大的比例,有利于我国经济水平的健康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监管力度逐渐增强,相关法律法规日益完善,这也是我国建筑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许多企业部门在工程管理中尚未遵循科学规范,致使施工随意性逐渐增大,对建筑工程管理十分不利。
2.3缺乏健全的建筑工程管理机制
为确保建筑工程管理的有序开展,还需要1套科学健全的工程管理机制,这也是实现预设目标的条件。建筑工程管理机制包括专业技术人员配置以及管理机构设置。
就目前来看,建筑企业的工程管理机制尚不科学健全,导致专业人员配置不到位,使专业人员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长此以往,为建筑工程管理埋下安全隐患。
3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管理是所有参建工作人员需要重视的一点,工程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应从多方面来思考和探索保障施工质量的对策,然后将其渗透到工程质量管理中。另外,为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还需要立足施工质量管理现状,从问题角度来探索工程管理内容与施工质量控制的路径。以下简要阐述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的路径。
3.1 全面提升人员综合素质
建筑工程建设阶段施工人员是保障工程顺利开展的核心,同时也是确保工程整体质量的关键,其作用极大。因此,需要全面提升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这样才可以提升工程施工质量。第一,工程管理人员需要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积极学习先进的管理技术,同时转变以往传统且单一的管理方法,增强责任意识,在管理工作中创新管理模式,这样才可以更好地管理一线施工人员,提升其施工素质与能力,进而强化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第二,需要定期对工程施工人员进行安全质量教育和培训,强化其安全意识和专业能力。另外,还可以引入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吸收其中的精华,然后构建出符合我国建筑工程实际需求的施工管理模式,以此更好地规范施工人员的作业方式,进而实现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目标。
3.2 强化各方协调工作
当前,分包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较为普遍,即将不同的项目分包给不同的施工单位来进行施工,在这一背景下,要想保障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性,就需要合理衔接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将不同项目单位融合到一起,明确不同单位的权利与工作范围以及需要承担的责任等。第一,需要构建完善的工程项目管理结构,在工程项目分包的时候,切不可过度拆解,这样会对协调工作顺利进行造成极大的困难,需要尽可能降低单位与单位之间协调的动机性;第二,应优化施工现场管理,构建严谨的协调管理程序,切不可过于依赖个人,应发挥出组织的优势,健全施工方案,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3.3 进一步强化成本控制
建筑企业要想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就需要对工程成本支出进行全方位控制,有效的成本控制可以使建筑企业更好地应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竞争。第一,在工程成本管理中,建筑企业应树立细节成本控制意识,将成本控制落实到各个环节中,包括细小环节;第二,定期进行工程成本分析,将其作为制度来执行。定期成本分析可以使工程管理人员了解并掌握每一项资金支出,然后将亏损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此为工程施工质量提供全面保障。
结语
通过对建筑企业工程管理现状开展的分析,从中发现了诸多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将会影响企业的发展。为了促进建筑企业更好地发展,应加强对工程的管理力度,对工程施工的进度、质量、造价、安全加以重视,全面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的技术能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创新管理理念,搞好安全管理和人员管理,并严格实施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以提高施工质量的整体水平,实现建设目标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必须创新项目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加强施工队伍的管理,建立合理有效的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可以节约企业资源,保证企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以便更好地发挥项目管理的作用,促进建筑行业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丽.解析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居业,2020(8):151-152.
[2]马小强.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及控制措施研究[J].城市住宅,2019,26(4):118-119.
[3]颜振华.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分析[J].居舍,2020(12):60.
[4]李光.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四川水泥,2020(5):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