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鸿宇
天津滨海新塘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00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有着较多的危险因素,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施工人员和建筑工程的生命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影响。尤其随着我国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在工程规模和难度方面都有提高,为安全管理带来了更大的压力。更需要加大对安全管理的研究力度,并充分应用到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中,使安全管理能够适应危险性增高的施工现场情况,提高安全管理的有效性,更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性,为建筑工程的发展提供更安全的施工环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控制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施工技术与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工程施工的需要,安全隐患问题出现的概率也有所增加。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相关单位及人员需要加强自身安全意识,并结合现代化技术与设备,提高安全施工管理水平,从而保障建筑自身质量与使用寿命,为我国建筑行业及社会整体的进步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加强安全施工管理的意义
1.1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稳定性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建设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与资源,还需要借助大量的施工材料、设备及人员,从而对建筑进行科学管控,避免工程施工进度受到影响。通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开展安全施工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施工进度,促使施工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工作,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与完成,为工程的正常运转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2保障施工管理效率与质量
经过对大量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调查发现,通过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其主要目标是为了对施工人员及设备的安全性进行保障,同时降低风险因素的出现,能够确保实际施工的顺利开展,并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进行科学规划与管理,确保在节省施工成本、资源及人力的同时,避免工程施工管理效率与质量受到影响,以此来促进建筑工程施工效率的提高。
1.3提高工程施工双方效益
加强安全施工管理工作能够促使施工人员在日常工作时严格遵循施工规范与标准,在确保建筑自身施工顺利进行的同时,保障施工双方的经济效益。同时,在对工程施工及管理等工作进行规划设计时,通过对建筑自身特点的了解,对施工管理方法进行科学选择,有效地保障了建筑自身质量与使用寿命。
2新时期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中安全管理的具体策略
2.1加强安全管理意识
提高安全意识,是为了减少和防止我国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这对于国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的发展以及国家的经济都有一定程度的意义和作用。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已经凸显出来,这就要求相关安全管理部门以身作则,不断更新和改善自身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意识,对于安全问题要常抓不懈,时刻进行安全管理工作,带领建筑行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加之,如果相关管理部门的领导层没有形成先进且独立的安全意识,同时也不明确安全管理的基本内涵,这就意味着相关管理部门将面临着更多的安全方面的风险。所以,相关管理部门的管理层要不断加强安全思想和管理意识,力求为相关管理部门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只有相关管理部门的领导拥有了安全意识,才能更好地从上而下贯彻安全意识,并实行具体的管理措施。与此同时,除了相关管理部门的领导层以外,相关管理部门的基层管理人员也同样需要增加安全管理意识,还要具备独特的安全隐患意识,使其自身能够时时刻刻站在管理部门的角度考虑各种安全管理问题,为管理部门排忧解难,促进管理部门的健康发展。
根据我国具体的建筑工程情况,领导要实时关注工程信息,并不断搜集、整理和归纳相关信息,同时定期组织安全会议,检查管理措施的具体落实情况。通过讨论,认清当前的安全形势,同时在会上要不断传达新的建筑行业安全意见。最后,管理部门要注重安全教育问题,并认识和了解宣传的重要性,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安全宣传。与此同时,可以组织培训教育活动,将安全管理作为教育活动的中心,并不断提醒和培训安全操作规程,将培训工作真正落实到每一名安全管理人员的身上,同时让安全管理人员可以从内心深处认识和了解到安全的重要性,只有人员自身提升了安全意识,才能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真正的落到实处,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安全管理开端。
2.2建立完善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能够对施工现场整体的安全情况进行有效管理,主要是设置安全管理部门,由专业安全管理人员对具体的安全管理措施进行制定,并通过对管理措施实施效果的分析总结,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措施的作用和安全管理水平,使安全管理能够更好的满足施工现场的安全需求。在安全管理措施执行的过程中,也会对管理责任进行明确,包括管理职责的划分和管理成效的奖惩等,激励优秀的安全管理人员不断提高,也督促能力不足的管理人员更好的成长。使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形成良好的运作模式,并具有不断成长的管理基础,避免其他因素对安全管理造成的不良影响。
2.3加强设备管理
在建筑生产环节,各种机械设备发挥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筑生产机械化程度的提升,代表了建筑领域的发展,实现了建筑生产力的提升。为了减少设备因素引发的施工风险,企业要重点的加强设备管理,组织专门的设备维修队伍,在施工之前对设备进行统一的检修,排除设备故障,把一些老旧的零件进行更换,保证这些设备都可以处于正常运行的状态。随着施工的深入,设备管理强度不能有丝毫降低,管理人员需要采用定责的方式,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管理,在每天的上下班之前,要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及时的发现设备运行隐患,尤其是一些大型设备,比如塔吊,需要每天对钢丝绳进行检查,发现毛边问题要及时更换,以免发生断裂事故。对于一些老旧的机械设备要进行更换,设备故障不仅会引发的质量问题,影响项目施工进度,而且很容易成为安全事故的诱因,所以,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设备管理要受到管理人员的高度关注,采用各种方式,把设备因素对安全管理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2.4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
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需要注重及时性,这就需要对安全监督的时间进行更加合理的安排,才能够对施工现场的安全因素做到更有效的控制,减少危险因素的产生。通常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措施对安全监督作用进行加强,一是做好对施工现场环境的安全监督,尤其是对潜在危险因素的排除,包括施工材料的不当堆放、警示标志的不当设置等;二是做好对施工人员操作的安全监督,包括施工时的安全防护设备穿戴情况,必须符合施工技术的安全防护要求,未按照要求佩戴安全帽等设备人员不许进入现场,也不许在现场私自摘下安全防护设备。施工操作更需要符合施工技术的安全要求,避免违规操作的问题发生;三是做好对施工过程的安全监督,包括施工材料的运输和存储、施工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施工环节的衔接和协调等,避免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危险因素。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施工安全的管理,将各个层面上的安全管理囊括其中,包含材料设备管理、施工环节安全管理、财务管理等,这就要求相关的管理人员加强安全管理的意识,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更需要奖惩制度,保障安全管理各项规章制度能够贯彻落实,提升建筑施工的安全性,保障建筑工程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张翔.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07):P.32-32.
[2]翟海威,曲荣子.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民营科技,2018(0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