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状况及趋势 耿佳铭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9期   作者:耿佳铭
[导读] 摘要:随着国家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机电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
        身份证号码:13108119890501XXXX
        摘要:随着国家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机电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不一样学科的融合,进一步促进了科学技术的改革与创新,推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进步,为机械工业的发展定下了目标。本文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归纳和发展趋势下手,结合国内外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背景,分析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以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发展情况;发展趋势
        引言
        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中的广泛应用是机电行业的一项重大技术创新。它是指机电一体化通过各种互联网新技术的综合应用和整合而逐步发展壮大起来。这一创新不仅大大提高了机电一体化的生产效率,而且提高了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明显降低了原材料和其它资源的消耗,同时降低了能源消耗,使机械行业的成本大大降低,并且在市场当中占据了较大的份额。伴随着各种技术的不断同时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也进行了自我提升,所涉及领域不断扩大,比如数控机床、机器人、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
        1.机电一体化技术特点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 20 世纪后期兴起的一项多学科融合的技术体系,其重点在于将传统的机械学科和电子学科相融合,并充分结合液压、气动、微电子、信息、计算机、信息传递等技术,多学科的融合体现出了显著的技术优势,对于适应现代化的社会需求创造了良好的技术条件。总体上讲,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具备以下技术优势:一是有效丰富机械产品的功能,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传统的机械产品实现了电气技术的控制功能,通过电路设计和电气控制元件的加入,不仅简化了复杂的机械结构,更使机械产品的功能得到大幅提升;二是机械工作的精确度显著提高,机电一体化设备应用了传感器、数据分析和自动控制技术,对于机械动作的执行能实现检测状态下的补偿与校正,有效降低机械误差造成的影响;三是机械产品工作的可靠性大幅提高,电子控制系统替代了传统的机械控制结构,使机械结构得到了简化,机械零件产生故障的概率随之降低,同时利用电子控制技术实现的自动诊断、故障检测、故障预警、自我保护等功能有效避免了严重机械故障的发生,机械工作过程的安全性也显著提高;四是机械操作变得更加简便,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后,机械产品的很多操作通过预设程序来完成,操作人员可以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和简单的操作来实现对机械产品的控制与调整,与传统的人工作业相比较,操作的便捷度得到了显著提升。
        2.机电一体化技术现状分析
        2.1结合了多种技术的机电一体化,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并不是它独立发展的结果,而是众多领域结合的成果,这其中包括了信息技术、机械技术以及电子技术。基于此机电一体化技术不仅能够适用于传统的机械技术也能够适用于现代新型机器人以及其它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中。它的应用范围有了很大的发展,就拿物流行业来说,快递的挑拣以及分类是一项工作量非常大的活动,要想快速的将快递派送出去对于公司来说需要许多的劳动力,成本非常高。但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让机器人进行这一项工作,不仅效率快,而且成本低,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融合多学科进行发展对于机电一体化技术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机遇,也能够在此推动下不断适应新兴产业的发展。
        2.2机电一体化与可编程控制技术的结合
        可编程技术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将可编程技术运用到机电一体化生产中,可实现产品的智能化、易操作化和精准化。原来因为手测造成的数据差、误差,进而导致的产品质量低下,企业利润率不高等问题,现在由于可编程控制技术的出现已经逐步解决。就拿数控机床来说,之前曲线曲面加工对于相关工作人员来说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但是由于可编程控制技术的出现使得这一操作变成了现实。


        3.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3.1智能化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未来完全取决于它智能化的发展水平。这里讨论的“智能化”是一种对机器行为的描述。它是一种以控制理论为基础的模拟人类智能的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融合了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运筹学、心理学、混沌动力学和生理学等新思想和新方法。这项技术的发展将使机电一体化技术具备逻辑思考、判断推理、自主决策等能力,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机器人和数控机床的智能化是该技术的重要应用,比如扫地机器人、洗碗机等产品,都是智能化的结果。因此将机电一体化运用到生活当中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解决了人们在生活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幸福感。虽然利用智能化的手段不能完全代替人的行为,但是,通过高性能、高速的微处理器,可以制造出低智能水平的机电一体化产品。这种伟大的发明创造就足以让公司的工作效率提高,生产成本降低,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2对农业机械的促进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农业机械领域的应用,对农机化生产的实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农业机械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机电一体化技术有效提升了农业机械各个部件之间的配合与反应速度,并减少人工操作的步骤,且农业机械执行的工作任务更加精细标准,农业机械作业过程具有了更加明显的节能减排和低碳环保的特点;另一方面,农业机械作业过程中的故障发生率显著降低,很多机械异常状态在故障特征出现的第一时间就会被监测系统发现,并得到及时的处理,对于可能造成的重大故障,机具还会自主进行干预,中断危险位置的动力,使机具安全性得到加强,驾驶人员的人身安全也得到进一步保证。此外,利用电子控制技术,农机使用的便捷性提升,对驾驶员的操作技能相应降低,农机作业中的合理性得到提升,驾驶农机的失误明显减少,利用功能齐备的人机交互协同,农业机械的管理与维护保养工作实施也变得更加规范。
        3.3应用在矿山监控系统上
        安全生产是我国所有企业的最基本生产原则,矿山开采也需要以安全生产为第一前提。因此在矿产资源开发中,最大程度的保证施工安全是所有技术的应用前提。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在监控系统上,可有效保证监控系统在复杂的施工环境中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所有设备的运行状态稳定正常。监测主机与被监测设备利用互联网进行有效连接,当监控系统发现设备出现异常时,控制中心要及时作出调整,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与整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最大程度的降低设备故障所带来的影响,保证开采安全。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还可以通过设备之间的网络连接,将机械运行状态实时记录下来并同步上传,从而监控设备即可通过对数据进行比对来及时发现设备是否存在异常,以此来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
        结束语
        因此,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众多科学技术的结合,是多学科相互融合、渗透的结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而不是个人的、独立的。当然,还有许多其他与机电一体化相关的技术等待着人类去探索,随着科学的进步,这些技术的融合将变得更加明显,机电一体化技术预示着更加广阔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卞小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0(12):170-171.
        [2]杨征.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分析[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万知科学发展论坛论(智慧工程三)[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10.
        [3]杨鹏飞.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南方农机,2020,51(04):155.
        [4]周双.机电一体化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J].化工管理,2017(03):1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