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胜相 2、李明叶
1、身份证号:37152219910929****
2、身份证号:37092319890315****
摘要:市政工程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工程,施工细节较多,而且通常施工覆盖面更广,包含地上、地下等多个不同层面的施工。工程建设单位要想让工程质量得到保证,就应当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完善,让它充分发挥作用,对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等形成更加严格的约束,保证市政工程每一个施工环节的质量。本文简单分析了市政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普遍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希望对广大工程建设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市政工程;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完善措施
引言
市政工程是维持城市健康运行的基础保障,也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程项目,对于一些发展快速的城市来讲,其内部市政工程建设作业环境复杂、交叉施工较为频发,如何在恶劣的作业环境下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是一个亟待思考的问题。市政工程施工企业针对存在的质量问题,必须完善企业工程管理制度建设,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工作。市场监督主体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机制,对企业形成一种诚信受奖、失信受罚的机制,保证市政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实现合同及设计规范要求的合格、优良工程。
1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市政工程主要是指维持城市健康运行的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城市道路、地下给排水管道、城市照明等等。由于城市经济发展不同、地区环境不同,市政工程所面临的环境及工程大小也存在一些差别,但不管如何其对于城市各方面产生的作用都是不容忽视的。由于市政工程涉及的内容较多,工程建设程序相对复杂,在建设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些工程质量问题,特别是针对一些隐蔽工程,比如:地下管线、电缆敷设、通信管道等等。面对市政工程诸多因素引起的质量问题,施工企业必须加强重视,在施工开始前就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掌握施工重点、要点及作业流程,以高质量的市政工程推动城市的健康发展。
2市政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市政工程管理自身存在缺陷
施工企业是市政工程管理的主要单位,其对于工程质量负有一定的责任,作为现场施工的主要执行者,施工企业的整体情况对工程管理产生直接影响。从当前工程管理的现状来看,大部分市政工程施工企业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工程项目承包制度不合理,为了获取较高的经济利润,一些企业存在挂靠、非法承包、超资质承包等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水平。
2.2施工材料存在质量问题
市政工程施工材料是工程项目建设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材料从采购到使用经历了多个程序内容,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材料质量不合格,从而给市政工程建设埋下风险隐患。相比于其他工程项目而言,市政工程施工材料种类繁多,以管道工程为例:在材料价格、规格、尺寸、性能等方面都有着很大差异,材料种类丰富多样。市政工程建设对材料需求量大,一些单位为了眼前利益不惜购买一些质量差、价格低的材料,由于质量参数、指标存在隐藏风险,这些不合格材料应用于市政工程建设增加了工程质量问题及后期二次施工、维护的成本费用。
2.3工程监理单位监督职能不到位
市场经济发展下,工程项目建设中监理单位也是非常重要的参与方,其主要承担着为建设投资单位进行项目监督管理的责任。但是,由于市场中对于市政工程相关规范与质量标准有待完善,监理人员素质水平参差不齐,给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埋下严重的风险隐患。与此同时,一些监理单位在工作中制度不完善、责任意识不强,甚至将工程现场管理主体位置交付给施工单位,各方面工作受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的限制,甚至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同时承接多个项目的监理责任或与施工单位交往过密,无法发挥应有的监督管理职责,最终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
3市政工程质量控制体系的完善方法
3.1加大对体系完善的投入
市政工程建设需要质量控制体系的约束,要想能让质量得到保证,工程建设单位首先应当加大力度对质量控制体系进行完善,让管理体系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更加充分地发挥作用。尤其对于那些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市政工程来说,更是需要加大投入,对市政工程质量的管理体系进行完善,确保工程施工推进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能得到质量保证。比如,对于市政隧道工程来说,由于施工地点跨度大、施工地上地下环节较多,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在工程建设之前,针对工程的具体情况,加大力度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完善,让它能够在工程建设中切实发挥作用,保证隧道排水、浇筑等一系列影响隧道使用体验甚至安全的施工环节都能按照标准进行施工。
3.2融合更为先进的管理理念
先进的理念对于市政工程质量的提升也有非常大的作用。先进的理念意味着效率的提升和质量、安全的保证。工程建设单位应当重视管理理念的完善,积极学习发达国家的市政工程管理理念,针对当前的工程建设需求进行适当调整,让工程质量达到更好的水平。比如,工程建设单位在进行市政工程建设时,可以采取数字化管理的模式,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统一集中到网络平台上进行处理,这样不仅提升了数据处理的效率,还避免了传统人工管理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另外,对于市政工程施工来说,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还能提升施工的效率,让工程建设中的各种问题得以及时发现。
3.3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
市政工程施工体量大,要想让工程的质量得到保证,不光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的管理,对施工材料的管理也应得到重视。因为施工材料是工程建设的基础,如果材料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工程的质量也势必会受到影响。所以,工程建设单位应当针对不同类型的市政工程建设,制定不同的材料管理制度,让每一种类型的材料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后,都能尽快投入使用。如果不得不在现场进行保存,应当根据材料的保存条件,对现场的环境进行管理,让材料能够时刻保持较好的状态,避免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在进行桥梁工程建设时,就可以对进入施工现场的钢筋施加科学的保护。具体来说,钢筋由于容易受到潮湿环境的不良影响,所以,如果在运达施工现场、接受验收之后仍然不能及时投入使用,应当将其保存在通风的环境中,避免空气湿度过大对其造成影响。另外,现场的管理人员也要对未来几天内的天气情况有所了解,避免降雨对钢筋的保存造成影响,使得钢筋锈蚀,不能达到预期的使用标准。
3.4加强监督工作
对于市政工程来说,监督工作必不可少。而且由于施工人员专业能力和素质参差不齐,如果没有高质量的监督工作,工程质量很难得到保证。所以,工程建设单位在进行市政工程建设时,应当注意严格落实监督工作,让监督工作能够周全地对施工形成约束,尽可能让每一个环节的施工都能达到预期的水平。工程建设单位还应当完善奖惩机制,让监督工作和奖惩机制挂钩,一旦监督人员发现施工人员的错误行为,应当结合奖惩机制对其进行处罚,以儆效尤。另外,监督工作应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交由那些对市政工程建设有充分了解的第三方监督机构进行,让市政工程的每一个细节都能得到很好的质量保障。监督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市政工程质量得到保障的基础。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将责任细化,落实到每一个施工人员的身上,然后再由监督人员来对工程建设进行监督,这样一来,市政工程的质量就能得到更多重的保障。
结束语
市政工程施工企业针对存在的质量问题,必须完善企业工程管理制度建设,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工作。市场监督主体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机制,对企业形成一种诚信受奖、失信受罚的机制,保证市政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实现合同及设计规范要求的合格、优良工程。
参考文献
[1]郑希.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质量探索,2020,13(1):68-69.
[2]李如宝.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0(3):112-113.
[3]杨晓文.市政工程管理质量与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J].智库时代,2020(51):273-275.